文|餐飲界
昨日的茶飲界,被古茗炸翻了天!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顯示,古茗奶茶關聯公司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被臺州市稅務局罰款1161萬余元。
3月28日,#古茗因偷逃稅被罰1161萬#的話題登頂熱搜榜第一名。一向低調的古茗,沒想到以這種方式“問鼎”熱搜。
偷逃稅款2322萬古茗6000+門店或將受到影響
天眼查顯示,這次處罰發生于2021年12月29日。違法事實是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在賬簿上不列或少列收入,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被查出偷逃稅款2322萬余元,處以1161萬余元的罰款。
消息被曝光后,古茗幾乎以“火箭速度”沖上了熱搜。
截至目前,#古茗因偷逃稅被罰1161萬#的相關話題在微博上達到5億+的閱讀量,引發數萬人加入大討論。
評論下,一片“不喝古茗”的聲音。此次偷逃稅款被罰事件給古茗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有意思的是,在話題評論中,還出現幾波明星粉絲。當下,明星因偷逃稅款被封殺的熱度未褪,古茗恰好趕上這樣的風口浪尖。某些明星“粉絲”認為,古茗沒有被封殺,又憑什么封殺明星?這樣的“無腦”爭議,這無疑為古茗該事件的熱度又添了一把猛火。
事件的高熱度,還來自于一種“反差感”。就如同明星人設塌房一樣,古茗一貫低調、務實的形象,也在此刻瞬間塌房,不少網友直呼“意想不到”。
古茗官網信息顯示,古茗目前在全國已有6000+門店。此外,古茗還拿到過兩輪融資,其中,今年1月,古茗剛完成由Coatue Management、紅杉資本中國、美團龍珠參投的A輪融資,古茗水果茶、奶茶等產品在消費者中間的口碑也一直不錯。
但古茗卻鮮少在媒體前曝光,這在擅于營銷的新茶飲領域多少顯得特立獨行。也正因如此,古茗在業內有著“隱形王者”之稱。
此次塌房,古茗6000+加盟門店將受到影響??诒浪?,門店的生意或將因此下降。
針對此次事件,古茗目前還未給出統一的官方回復。古茗官方客服表示,稅款已經補繳完成,古茗奶茶的加盟、店鋪均不受影響。古茗內部則表態,公司一直高度重視企業合規問題,會積極妥善處理此次事件,同時要求員工在各大公開平臺上不進行轉發評論等操作,避免增加輿情熱度;不發表涉及友商的公開評論,避免勢態復雜化。還有“內部人員”回應,稱處罰針對的是2019年的稅務問題,公司當年已主動向相關政府部門進行補繳,且公司早已整改全面依法納稅。
“翻車”的古茗,“躺槍”的新茶飲
古茗翻車,整個新茶飲品類“躺槍”了!
當下,正處新茶飲的多事之秋,前有茶顏悅色閉店,高層與員工“內訌”,后有喜茶裁員,奈雪虧損,消費界對新茶飲的信心大減。
古茗事件,正在將新茶飲推進新的低谷。新茶飲,今年的一片唱衰與頭兩年的風頭無兩形成鮮明對比,那么,到底是什么在一點點消耗掉整個新茶飲品類的“好感度”?
1、頭部動蕩
2021年11月,茶顏悅色宣布臨時閉店78家,并稱“做最壞的打算,存最好的希望”,引來不少網友在線加油。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閉店帶來的連鎖反應再次將茶顏悅色送上了熱搜。
時隔一個月,某茶顏悅色員工在社交平臺爆料稱月薪到手不到3000元,且有員工將問題發到了工作群中,由此引發高層與員工的互懟,甚至吸引創始人加入這場口水戰??谒畱鸷螅桀亹偵斋@了15億的微博閱讀量和網友的一片討伐,最終以品牌方道歉收尾。
今年2月8日,奈雪的茶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集團預計2021年取得收入約人民幣42.8億-43.2億元,經調整凈虧損約1.35億元-1.65億元。
今年2月,喜茶內部人士向媒體爆料,喜茶內部已啟動裁員,總體涉及30%員工,年終獎延期發放,有部門被全部裁掉。喜茶對此回應相關傳聞皆為不實信息,公司不存在大裁員的情況,年前少量的人員調整為基于年終考核的正常人員調整和優化。
戰略失誤、連年虧損、裁員……頭部品牌的表現,讓新茶飲原本明朗的未來蒙上了陰霾。
2、快招橫行
2021年5月,上海警方破獲茶芝蘭涉嫌詐騙案,被騙人員超千人,總涉案金額超7億。
7億的驚天大案,只掀開了茶飲行業快招的冰山一角。隨后,茶主播、快樂方程式、茶顏光年等茶飲品牌,均被曝出通過“非常規”快招手段,割加盟商韭菜賺快錢。
2021年后,快招茶飲品牌的接連被查,讓茶飲行業的加盟亂象得到一定的扼制,但痼疾仍在,不少創業者談茶飲加盟色變。
3、食安事件頻發
古茗偷逃稅款被曝光后,網友還扒出就在1個月前,古茗因使用腐爛水果、篡改牛奶日期、抹布沒有分類管理等食品安全問題被曝光。
近兩年的新茶飲品牌,在暴踩食品安全紅線,此前,奈雪的茶、蜜雪冰城、書亦燒仙草等品牌均曾被曝光食品安全問題。
從品牌人設塌房到產品塌房,再到如今直接觸碰法律法規的底線,近兩年的新茶飲越走越偏。長此以往,翻車的不只是某一個品牌,而是整個品類。
新茶飲相對較低的進入門檻,以及較短的發展歷程,決定了整個行業都處在摸索的過程中。多事之秋,幾乎每一個品牌都如履薄冰。此時“出事”,輿論熱度翻倍,對品牌乃至整個行業的影響也翻倍。
一朝重回“解放前”,新茶飲離高規范化還有多遠?
古茗該事件,讓新茶飲運營的合法合規化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去年,在幾個快招品牌接連被端掉,鹿角巷因“打假”被央視報道后,新茶飲業內一片叫好之聲,業內也因此達成共識,新茶飲正在高速挺進高規范化的新階段。
然而,古茗偷逃稅款事件,仿佛一夜之間又將新茶飲的“高規范化”運營打回了“合法合規”運營的起點。
在當前不利的輿論環境下,新茶飲的“人設”,需要重塑。
1、要前進,也要穩健
茶顏悅色閉店78家,是在為其密集開店策略買單;蜜雪冰城高居茶飲行業食品安全問題榜單榜首,是其萬家門店的規模增加了品控難度……
近幾年的新茶飲,一直呈現出突飛猛進的勢頭,頭部品牌風光上市,超高估值,瘋狂擴張…… “預示”著行業前景的一片大好。但作為一個“年輕”的餐飲品類,新茶飲還需要積累更多的運營經驗,朝著更穩健的方向發展。
2、要創新,也要沉淀
無論是在產品還是營銷上,新茶飲的“新”都有目共睹。
按照幾大品牌的出新速度,茶飲行業幾乎每天都有新品誕生;茶飲品牌的新奇營銷玩法更是層出不窮,不斷創新迭代的新茶飲,吸引了年輕人的目光,卻也導致品牌與產品忠誠度極低,同時也增加了運營成本。
新茶飲品牌,需要通過創新保持活力,也需要不斷沉淀,強化品牌特色,畢竟,埋頭創新的最終目的不在于短期引流,而在于長期創收。
3、要流量,也要底蘊
幾乎每一個茶飲品牌都被稱為“網紅”,新茶飲的“造星傳奇”堪稱餐飲業的引流模版。但太多的案例證明,靠流量火起來的品牌,終究要靠“底蘊”才能實現長紅,而品牌“底蘊”形成的根本支撐,在于產品。
產品為核,營銷為環,才是茶飲品牌長足發展的標配。
古茗偷逃稅款的事件,又雙叕一次為茶飲業乃至整個餐飲業敲響了警鐘,不要試圖挑戰法律法規的底線,食品安全的底線,因為,企業終將會為自己的行為買單,不知道什么時候,這些違規、擦邊球行為,會為品牌帶來沉重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