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曾仰琳
“目前,光大銀行業務轉型正處于最吃勁的階段,也是最為關鍵的時候。”3月28日,光大銀行執行董事、行長付萬軍在業績發布會上介紹財富管理業務時如是說。
近年來,股份制銀行的發展戰略多強調輕型化,財富管理也成為高頻詞匯之一。在2018年初,光大銀行確立了“打造一流財富管理銀行”的戰略愿景。2022年是光大銀行成立的第30周年。時至今日,光大銀行財富管理業務轉型有何突破?在此過程中,該行有何戰略性投入?未來有何計劃?
從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突破來看,據該行年報披露,光大銀行2021年零售AUM規模(資產管理規模)2.12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68%;理財管理規模和零售信貸規模大幅增加;代理公募基金資產規模突破千億元,代理私募凈值型產品規模增加、占比提升。
與此同時,光大銀行云繳費便民服務累計接入繳費項目1.23萬項,服務活躍用戶5.65億戶,直聯客戶突破1億戶。發揮協同優勢,光大集團E-SBU協同業務總額、協同營收、客戶遷徙數量均持續增長。統籌構建數字化場景經營體系,建立場景網點化試點機制,新增9個規模場景。
在戰略資源投入方面,據付萬軍介紹,零售信貸投入上,對個人消費貸、經營貸、信用卡透支等零售非房類貸款,設立了專項信貸額度。在相關措施下,2021年末,該行零售信貸占比達到了43.3%,比上年提升了0.6個百分點。此外,該行在財務資源投入、人力資源投入和組織架構上均有所投入。以組織結構為例,2021年光大銀行專門成立了零售信貸部,整合了數字金融部和云生活事業部,調整了公司金融板塊相關部門的職能架構。
“預計2022年零售信貸在信貸結構中的占比,按照我們今年預定的目標,爭取再提升1個百分點?!备度f軍介紹,光大銀行還將繼續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加大人力財力投入,充分利用光大集團綜合化經營平臺,不斷提升自身的經營管理能力,特別是要加快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的發展,努力做大零售AUM和公司FPA規模(客戶融資總量),提高代理、資管、投行、托管、結算等“綠色中收”業務收入貢獻,加快輕型化轉型步伐,不斷打造和呈現該行的財富管理特色。
從總體上看,光大銀行2021年業績表現較為亮眼。
盈利能力方面,2021年,光大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527.51億元,同比增長7.14%;歸該行股東的凈利潤為434.07億元,同比增長14.73%。

在資產規模方面,截至2021年末,光大銀行總資產為5.90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95%,其中,貸款總額3.3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90%;總負債為5.4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27%,其中,存款余額3.6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61%。

在資產質量方面,該行不良率和不良貸余額呈現“雙降”,其中,不良貸款率為1.25%,較上年末減少0.13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余額413.66億元,較上年末減少3億元。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據銀保監會2月公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股份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37%。這也意味著光大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在投資者較為關注的現金分紅方面,據光大銀行年報披露,該行董事會建議,以該行截至年報披露日股本540.32億股計算,每10股派發普通股股息2.01元(稅前),現金股息總額合計108.60億元,占歸屬于該行普通股股東凈利潤28.13%。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光大銀行發行的可轉債處于轉股期,若總股本在實施權益分派的股權登記日前發生變動,該行將維持分配現金股息總額基本不變,以最新股本總額作為分配基數,相應調整每股分配金額,并將另行公告具體調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