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聚美麗 謝耳朵
3月25日,廣東省藥監局官網發布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信息公開表,繼去年9月廈門香普爾日化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被終身禁業后,又一家化妝品公司法人被處以“禁業”的罰單。這是新規實施后,業內第二例禁業處罰,也是今年首例。
罰款4萬,禁業10年
據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廣州賽因化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賽因”),于2021年5月生產了批號為JAK030602F的“TOURAN透然凈顏套”,其中所含的單品“透然靚膚液”,被檢出標簽/備案憑證未標識的成分水楊酸,產品的pH值不符合產品標識的執行標準(QB/T2660-2004)的規定。
截自廣東省藥監局官網
同時,據廣東藥監局查明,在新疆有因使用廣州賽因生產的上述涉案產品所引起的不良反應報告。
然而在案件調查過程中,廣州賽因法定代表人邢騰澤,先后于2021年7月2日和8月4日,兩次提交的《情況說明》中均否認生產銷售過涉案產品。六天后,邢騰澤又確認了涉案產品為廣州賽因生產。
廣東省藥監局認為廣州賽因提供的上述《情況說明》與事實不符合,提供虛假證據,妨礙調查。其行為符合《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適用規則》第十二條的規定,第(三)項“違反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生產、銷售醫療器械、化妝品,造成人身傷害后果的”和第(五)項“拒絕、逃避、阻礙監督檢查、調查處理”的規定,具有兩項從重處罰的情形。
同時鑒于廣州賽因生產銷售涉案產品的違法所得,已被廣州市白云區市監局沒收,且該公司持有的《化妝品生產許可證》已過有效期限,未申請延續。因此,廣東藥監局不再對廣州賽因作出沒收違法所得以及吊銷《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行政處罰;另經調查,未發現邢騰澤在2020年度從廣州賽因有取得收入,因此對邢騰澤不作出罰款的行政處罰。
最終,廣東省藥監局對廣州賽因作出罰款4萬元;公司法定代表人邢騰澤處以10年內禁止從事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的處罰。
頂風作案,屢教不改
事實上,在此次處以禁業罰單之前,廣州賽因已是劣跡斑斑。
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去年12月15日,廣州賽因便因上述涉案產品“透然凈顏套”被廣州市白云區市監局處罰。
截自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據悉,該批次產品包裝盒正面宣傳,標有“實用新型專利成分:獐芽菜(SWERTIA BIMACULATA)提取物 實用新型專利成分:龍膽(GENTLANA SCABRA)根提取物 專利號:ZL202020648771.2,專利號ZL202020648345.9”的字樣。但這兩個實用新型專利號所指的是提取、制備的裝置,并不是原料成分的專利。
廣州市白云區市監局認為,廣州賽因在未被授予專利權的產品上標注專利標識的行為,構成了《專利法實施細則》中所指的“假冒專利行為”。
但是由于“透然凈顏套”的外包裝盒是由廣州透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且透然公司已向該專利的權利人支付了費用。廣州賽因違法行為輕微,社會危害性較小,被沒收違法所得9600元。
這也是上文在廣東省藥監局行政處罰中,“廣州賽因其他案例,涉案產品的違法所得已被廣州市白云區市監局沒收”所提及的案件。
此外去年11月,廣東省藥監局發布了廣東省化妝品監督檢查情況通報(2021年第13期),在2021年7月的檢查中,廣州賽因就因為多項不合規,被要求停產整改。
據該通報顯示,廣州賽因在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產品批生產記錄不齊全、無產品放行記錄、不合格品處理記錄、不合格品未專區存放等問題;在廠房與設施方面,存在洗手及消毒設施不能正常使用、人流物流交叉等問題;在物料與產品方面存在不能提供所抽查的供應商檔案、原料存放不規范、原料標簽信息不規范、產品未按照規定留樣等問題;在生產管理方面,存在投料記錄填寫不規范問題;在產品銷售方面存在產品銷售記錄不規范問題。
另據天眼查顯示,早在2016年,廣州賽因就因為涉嫌生產未取得批準文號的特殊用途化妝品案,被處以行政處罰;在2018年6月以及2021年3月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監管抽檢中,廣州賽因也皆被發現存在問題,并被責令改正處理,可謂是屢教不改,頂風作案。
備案人、質量負責人,皆不能幸免
除了法定代表人、生產企業被罰外,聚美麗注意到近段時間還有多個涉及備案人、質量負責人的處罰。
今年3月8日,廣州千尋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千尋)就作為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被罰25萬。
據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廣州千尋于2020年9月16日委托廣州市圣美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圣美”)生產千尋魔術幻變BB霜1號。該產品為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及標簽注明的配方中均不含有水楊酸乙基已酯。然而在抽檢過程中,該產品被檢出標簽未標識的防曬劑:水楊酸乙基已酯。
截自廣州市場監督管理局
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廣州千尋未按照已備案產品的配方組織生產化妝品,被沒收違法所得42301.38元,罰款25萬元。
而在此次案件的聽證會中,廣州千尋認為自己是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但不是“生產企業”。涉案產品均由廣州圣美生產,自己作為委托方承擔的是監督責任和義務,監管過程不存在過錯或者過失。
同時廣州千尋表示在司法實踐中,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化妝品生產委托人的處罰往往是以過錯責任為原則,即委托人在監管生產的過程中不存在過失或過錯的則不需要承擔責任。
不過,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仍認為,廣東千尋違法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維持原擬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
而在此前相關案件被罰的對象多是生產企業方,這個案例也向業內透露出了化妝品注冊人 /備案人承擔主體責任、“誰備案誰負責”的規定已經在監管層面逐步落實。
此外去年5月,廣州騰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涉嫌使用化妝品禁用原料生產化妝品,其質量負責人張燦標,在配合監督檢查期間,提供涉案產品“諾必行 嬰寶幼兒特護霜”的虛假證據材料,被處以2萬元的罰款。這也是新條例后首個處罰到人的案例,亦是首次對質量負責人進行處罰。
珀萊雅首席研發官蔣立剛此前接受聚美麗采訪時就表示,《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及其配套文件,主要特色是強化經營主體責任,全過程管理,強化事后監督和處罰力度,處罰到人。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新規之下,每個人、每個企業都置身其中,沒有誰能夠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