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功夫財經
瑞幸咖啡又回來了,而且還是“滿血復活”。
3月24日,瑞幸咖啡發布2021年財報,財報顯示,2021年瑞幸咖啡收入79.653億元,同比增長97.5%。此外,瑞幸咖啡2021財年GAAP經營虧損為5.391億元人民幣,與2020財年的25.87億元相比,經營虧損大幅減少。
這家極具話題性的企業,股東沖突及內部傾軋都可以拍電視劇的公司,這個財務報表不但表明其馬上擺脫長期虧損的局面,并且其門店數量還超過了星巴克。
截至2021年底,瑞幸咖啡門店總數已達到6024家,其中自營門店4397家,聯營門店1627家,成為中國門店最多的連鎖咖啡品牌,超過星巴克中國5557家的數據。這一總門店數比2020年增加了1200家。
那瑞幸是真活了嗎?沒有這么簡單,只能說,搶救中,還沒有死。
01
瑞幸不是一個活生生的自然人,但它是一個法人。在現代公司法律架構中,法人,是一種可以長生不老的人,這種制度安排,可以使得公司更容易融資,更容易產生信譽,更容易持續創造價值。
法人欺詐,是通過管理層中的自然人來完成的,比如瑞幸的董事長陸正耀,CEO錢治亞。
但管理層的作為一樣會給法人帶來巨大的商譽損失。瑞幸這個名字,在資本市場上,信譽已完全喪失,要想重新找回商譽,那是千難萬難的。
瑞幸作為市場中的法人,先不說重獲資本市場的信任,哪怕是他要持續生存,就必須清除主導進行欺詐的企業管理者。
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事件發生后,錢治亞在2020年5月被停職,陸正耀亦在不久后離任董事長職務。
2022年1月,大鉦資本宣布其牽頭的買方團完成了對瑞幸咖啡部分股東股權的收購,這是在股權上也與陸正耀這些騙子進行了切割。
新的董事會,對這兩位遺留下來的管理團隊,也進行了全面的清洗。
當然,僅僅做到這些還不夠,因為投資者的損失需要負責。
2022年2月,瑞幸咖啡支付了12億元的賠償款,數月前,瑞幸咖啡與美國集體訴訟的原告代表簽署了1.8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1228億元)的和解意向書。
在市場中,一個法人要持續生存下去,這些都是必然要進行處理的。
走到這一步,只能說瑞幸現在完成了對欺詐者的切割,并不代表著他已經重建了商譽。
2021年12月1日,瑞幸咖啡宣布2025年到期的4.6億美元可轉換優先票據重組計劃獲得債權人會議投票通過。當時,郭謹一表示,重組計劃已經生效。
沒過多久,這一計劃便遭遇來自畢馬威的阻礙。據報道,該會計師事務所要求終止執行清盤程序,導致瑞幸咖啡債務重組進程不得不大幅延后。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犯過錯,哪怕你做了全面切割,市場也很難相信你。
所以,只能說,當下的瑞幸在原股東的挽救下,保住了一條命。
未來,他還有可能重返納斯達克嗎?很難很難,近三年來,從納斯達克退市的企業重返市場的沒有成功案例。
資本市場就是這么冷血,一次欺詐,就很難取信于人。眼下,瑞幸還僅僅是減少了虧損,并沒有真正向市場證明企業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即使將來產生了盈利,作為一家有過造假劣跡的公司,也會被市場反復用放大鏡檢視,他一點錯都不能出,哪怕輕微的不透明,也會導致信心的崩塌。
02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信用經濟,法人雖然不是具體的人,但也要概括承受不同管理層帶來的對法人信譽的破壞,誠信不欺詐。這是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的基本要求,破壞這一準則的企業,翻身是非常困難的。
而他的創始人陸正耀從此與瑞幸一毛錢關系都沒有了,他冤嗎?當然不。
陸正耀,是一個先后創辦了三家上市公司,同時又讓其相繼退市的人,如果說他是傳奇,那只能說是騙子界的傳奇。
繼瑞幸退市后,神州租車同樣因為難以融資,逐漸被安博凱收購,最終以62.28億港元進行私有化。此后神州租車因為未發布財報同樣被摘牌。陸正耀創辦的三家企業均落得退市的下場。
陸正耀先后創辦了神州優車、神州租車和瑞幸咖啡三家上市公司,現在,這三家公司全部退市,但據渾水的做空報告 ,陸正耀把這三家公司做上市后,個人套現超過百億。
的確,當企業有機會上市,欺詐有可能帶來巨額利益時,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企業家們有一些就忍不住開始翻江倒海了。
就是3月21日,神州優車新增一則限制消費令,當事對象就是陸正耀。
因為一筆10億元的款項沒有按合同支付,陸正耀又上了限高黑名單。為什么說又,因為早在2021年上半年,他就因為旗下另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的執行案件兩次被限高。
可以說,他是個老油子啦。
這又要回到公司的制度上來,陸正耀是妥妥的百億富豪,但這些錢與他名下的公司無關,他名下的公司欠的錢,他并不需要用個人財產償還。
因為法人的債務與股東的債務,這是兩回事。
現代有限公司的定義就是股東只對出資額負責,也就是我投資一家公司,最大的損失就是我資的所有的錢,即使這家公司未來出再大的事、欠再多的錢,他與我也沒有一毛錢關系。
這一制度設計是革命性的,因為這會讓無數普通人都可以參與企業投資。
你無法想象,你今天只是買了一張上市公司的股票,然后就導致你傾家蕩產,那誰還敢投資呢?
但這也為騙子們預留了操作空間,利用虛假的數據,將公司的股票炒高,然后高位套現,爛攤子交給公司,個人則全身而退。
03
陸正耀在被瑞幸股東掃地出門后,又開啟了創業之旅。
陸正耀啟動了第一個新項目叫趣小面,一年就在全國開出106家店,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他將這個項目估值十億,欲再次融資,結果失敗,然后門店全部關閉。
但陸正耀比你想象中更有能耐,不多久他又瞄準了最熱的預制菜賽道,公司改名舌尖工坊,主攻預制菜領域,采取的方法還是店鋪模式,店鋪名稱叫舌尖英雄,據稱現在已經有2500家加盟意向店了,并且成功融資16億。
作為一個在資本市場上知名的老賴、欺詐者,作為一個傷害過瑞幸投資人和全體小股東的一個騙子,居然又能在中國搞出這么大的動靜,不得不說,中國市場太魔幻了。
這會給到很多的企業家不好的預期,認認真真做企業不一定有前途,但欺詐一下,就可以搞大錢,搞完了還可以繼續搞下一個項目,那我為什么要這么辛苦?
市場經濟并非自由放任,更不是少數人在股市割韭菜的世界。
市場經濟發達社會一定是一個法治社會,有能力對一切侵犯他人、欺詐他人的罪犯進行懲罰,如若放任有些人的欺詐行動,那人人的行動都會短期化,這樣的社會不是市場,而是叢林。
市場經濟發達的社會還是一個商譽社會,一個人失信一次,永無翻身可能,市場不是親朋好友關系,市場是大規模的陌生人的協作,只要你失信一次,那市場就將永不信任你,陌生人之間沒有人對某一個人的改變有耐心。
只有這樣,誠實才會成為美德,誠實才會成為每一個家庭教育的重點,因為失信的代價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