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發錢、減稅、暫停棄煤:沒有了俄氣的德國怎么辦?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發錢、減稅、暫停棄煤:沒有了俄氣的德國怎么辦?

絕大部分德國民眾將于夏季起享受到如下優惠政策,以減輕由能源價格飆升造成的生活影響。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作為對俄烏沖突帶來的能源價格飛漲的回應,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度超過55%的德國在本周末(3月24日至26日)宣布并細化了一攬子救濟計劃(Entlastungspaket)。

這也是德國政府繼2月23日公布第一批次救濟計劃之后的第二批次計劃。

兩批次的救濟計劃囊括了發放現金、燃油減稅、電費減免、交通補貼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并預計將耗費290億至310億歐元的財政收入。此外,柏林方面還在棄煤路線、天然氣法案等多個能源領域做出了重大調整。

針對個人與家庭的救濟計劃 I + II

3月24日的布魯塞爾扎堆舉辦了七國集團峰會、北約峰會以及歐盟峰會,但是在開幕式上唯獨缺少了德國總理朔爾茨的身影。

朔爾茲遲到的原因是忙著在柏林討論德國第二批次救濟計劃的方案。雖然目前該方案的部分具體細節仍未敲定,但根據已經公布的內容,絕大部分德國民眾將于夏季起享受到如下優惠政策,以減輕由能源價格飆升造成的生活影響:

- 所有在德納稅雇員均將一次性收到300歐元的現金補貼,并將以工資形式打入個人銀行賬戶。該筆收入仍需要繳稅,而包括退休人員在內的非納稅群體則不在補貼范圍內。

- 所有有孩家庭均將在每月219歐元的兒童金之外,另一次性收到100歐元的現金補貼。

- 所有在德領取社會救濟金群體將一次性收到200歐元現金補貼。其中100歐元在第一批次救濟計劃中已經確定,第二批次救濟計劃另行追加100歐元。

- 即日起全德所有能源稅(即燃油稅)降低至歐盟規定的最低下限,為期至少三個月。汽油價格每升將下降0.3歐元,柴油價格每升將下降0.14歐元。

- 全德所有城市的公交交通系列將推出9歐元的公交月票,為期至少三個月,以吸引更多通勤人群使用公共交通系統。以法蘭克福為例,目前現行的公交月票價格為94.5歐元。

此外,一個月前公布第一批次救濟計劃還囊括了以下的優惠措施:

- 此前計入電費的新能源附加費(EEG)將于7月起徹底取消,屆時電費將下降3.7歐分/千瓦時。不過,德國目前36.2歐分/千瓦時的電價仍是歐盟最貴之一。

- 年度個人所得稅免稅額將提高563歐元。此外對于長距離通勤雇員,通勤成本能夠以每公里38歐分的額度進行抵稅。

- 對于貧困有孩家庭每月將另行發放20歐元的現金補貼。

目前兩輪救濟計劃中大部分補貼的發放時間仍未最終敲定,但預計最遲將于夏季之前發放完畢。

出臺兩輪救濟計劃的直接原因依然是由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價格以及一系列上游物資價格的飛漲。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Ifo的預估,該國今年的通脹率將高達5.1%至6.1%,相當于全德居民部門的購買力縮水300億歐元。

其中燃油領域的價格上漲尤為明顯,目前德國的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達平均2.06歐元/升和2.21歐元/升,而該價格在疫情爆發初期僅為1.17歐元/升和1.05歐元/升。此外由于天然氣緊缺造成的氨產能受限還導致了物流必須的AdBlue(即車用環保尿素液)也從每百升13歐元一路上漲至76歐元。

另一方面,由于莫斯科已于3月16日下達了谷物出口禁令,包括面粉、意大利面、奶酪、食用油等基本民生物資也均出現了20%以上的漲幅。尤其是德國對外依存度達94%的主要食用油葵花籽油在半年時間內價格幾乎翻倍,已上漲至每升2.3歐元以上,直接導致德國各大城市均出現類似疫情初期搶購衛生紙的食用油搶購潮。

國家層面逆轉天然氣依賴

雖然說若以最為常見的德國兩孩雙職工家庭為例,兩個批次的救濟計劃預計將給該家庭帶來共計約一千歐元的額外收入,但是針對個人和家庭的補貼依然無法解決德國能源、尤其是天然氣緊缺的核心問題。

2021年德國全年一次能源消耗之中的26.7%來源于天然氣,遠遠超過德國引以為傲的可再生能源的16.1%,且天然氣的占比在過去數年之中連續攀升(2018年宣布棄核棄煤之前天然氣占比為23.5%,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之前天然氣占比為21.1%,2010年歐債危機期間天然氣占比僅為13.6%)。

與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之中的占比愈來愈大形成對比的,則是德國的天然氣進口來源極其單一,其中俄羅斯(55.2%)、挪威(30.6%)、荷蘭(12.7%)占據了絕對大頭,來自其余歐洲國家的天然氣占比僅不足1.6%,來自包括卡塔爾、美國、東地中海等域外國家的天然氣則為零。

為了應對俄羅斯天然氣可能產生的能源缺口,柏林方面在推出兩輪救濟計劃的同時,還宣布將暫緩原先關停燃煤(褐煤)發電計劃,煤電廠作為儲備機組將被允許更長期地運行。

早在2019年德國就激進地宣布將徹底放棄煤電,去年年末新搭建的本屆政府更是將棄煤時間表從2038年進一步提前至2030年,即便德國406億噸的豐富煤炭儲量位居世界第七。目前德國已有1.9GW的燃煤機組已轉入儲備單元并預定于2023年初徹底退網,該部分機組正是如今將被延長運營的發電單位。綠黨掌控的德國經濟部亦表示,2030年的棄煤目標在“理想情況”下仍能完成。

至于同樣被詬病已久的棄核令則預計不會被推翻。

德國在過去兩年之內已經激進地將四座核電站退網,目前僅剩三座核電站仍在運行之中。由于棄核令的存在,核電站運營商自2009年之后就沒有再進行過任何安全檢查,安全系統備件產線同樣已經被拆除。此外延長核電站運行所需的燃料棒采購尚需一年半以上的時間,且燃料棒采購國依然為俄羅斯或哈薩克斯坦。

作為對最壞情況的應急預案的預演,德國政府已于3月25日夜間邀請各大工業企業和天然氣管道運營商對天然氣斷氣方案(Abschaltungsplan)進行了協商。

目前德國所有天然氣的31%流向居民部門,37%則流向工業部門。根據2019年制定的天然氣斷氣方案,德國政府將實施價格調控、市場干預直至配給制的三步走方案。在緊急情況下依據行業重要性逐步勒令企業斷氣以確保居民部門供氣穩定。

與此同時,聯邦議院還在3月25日火速通過了《天然氣儲備法》,以法律形式規定所有儲氣設施運營商必須在每年10月1日和12月1日確保儲氣量分別達到80%和90%,次年2月1日的儲氣量至少需滿足40%。

由于當前的德國儲氣市場已經完全自由化,柏林政府并不對儲氣量做出任何監管。去年冬季之前由于俄羅斯天然氣集團在德國運營的儲氣設施并未加滿天然氣,直接導致年初德國天然氣存儲量下降至30%的歷史低點,并間接導致3月7日歐洲天然氣TTF價格暴漲至340歐元/兆瓦時。

此外,天然氣進口來源多元化也被柏林方面提上日程。

為了填補每年458億方俄羅斯天然氣的缺口,德國經濟部兩周之前已訪問卡塔爾、阿聯酋等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大國。雙方已經簽訂LNG長期合作協議,但尚未就合同細節以及出口額度進行協商。卡塔爾目前年出口液化天然氣超過1050億方,其中超過70%流向亞洲市場。卡塔爾已計劃將LNG年出口量提升至1700億方,但需至2026年方能完成該目標。

另一方面,美國與歐盟也在3月25日夜間達成了每年至少300億方的LNG供應協議。不過,這部分天然氣即便歸德國所有,也依然無法完全替代俄羅斯天然氣。

德國過去十年以來過于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并且押寶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另一個惡劣影響,則是德國至今沒有任何一座液化天然氣再氣化終端。這也意味著德國沒有任何技術能力以自主吸納卡塔爾或美國LNG。

為此柏林方面將目光瞄準了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卸裝置(即FSRU)。目前全球市場上大約有48艘FSRU在運營之中,雖然FSRU市場完全是賣方市場,但德國政府已經出面求租其中三艘,預計其中兩艘將在年末之前抵達北海海岸,并在兩年之內達到200億方的年處理能力。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發錢、減稅、暫停棄煤:沒有了俄氣的德國怎么辦?

絕大部分德國民眾將于夏季起享受到如下優惠政策,以減輕由能源價格飆升造成的生活影響。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作為對俄烏沖突帶來的能源價格飛漲的回應,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度超過55%的德國在本周末(3月24日至26日)宣布并細化了一攬子救濟計劃(Entlastungspaket)。

這也是德國政府繼2月23日公布第一批次救濟計劃之后的第二批次計劃。

兩批次的救濟計劃囊括了發放現金、燃油減稅、電費減免、交通補貼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并預計將耗費290億至310億歐元的財政收入。此外,柏林方面還在棄煤路線、天然氣法案等多個能源領域做出了重大調整。

針對個人與家庭的救濟計劃 I + II

3月24日的布魯塞爾扎堆舉辦了七國集團峰會、北約峰會以及歐盟峰會,但是在開幕式上唯獨缺少了德國總理朔爾茨的身影。

朔爾茲遲到的原因是忙著在柏林討論德國第二批次救濟計劃的方案。雖然目前該方案的部分具體細節仍未敲定,但根據已經公布的內容,絕大部分德國民眾將于夏季起享受到如下優惠政策,以減輕由能源價格飆升造成的生活影響:

- 所有在德納稅雇員均將一次性收到300歐元的現金補貼,并將以工資形式打入個人銀行賬戶。該筆收入仍需要繳稅,而包括退休人員在內的非納稅群體則不在補貼范圍內。

- 所有有孩家庭均將在每月219歐元的兒童金之外,另一次性收到100歐元的現金補貼。

- 所有在德領取社會救濟金群體將一次性收到200歐元現金補貼。其中100歐元在第一批次救濟計劃中已經確定,第二批次救濟計劃另行追加100歐元。

- 即日起全德所有能源稅(即燃油稅)降低至歐盟規定的最低下限,為期至少三個月。汽油價格每升將下降0.3歐元,柴油價格每升將下降0.14歐元。

- 全德所有城市的公交交通系列將推出9歐元的公交月票,為期至少三個月,以吸引更多通勤人群使用公共交通系統。以法蘭克福為例,目前現行的公交月票價格為94.5歐元。

此外,一個月前公布第一批次救濟計劃還囊括了以下的優惠措施:

- 此前計入電費的新能源附加費(EEG)將于7月起徹底取消,屆時電費將下降3.7歐分/千瓦時。不過,德國目前36.2歐分/千瓦時的電價仍是歐盟最貴之一。

- 年度個人所得稅免稅額將提高563歐元。此外對于長距離通勤雇員,通勤成本能夠以每公里38歐分的額度進行抵稅。

- 對于貧困有孩家庭每月將另行發放20歐元的現金補貼。

目前兩輪救濟計劃中大部分補貼的發放時間仍未最終敲定,但預計最遲將于夏季之前發放完畢。

出臺兩輪救濟計劃的直接原因依然是由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價格以及一系列上游物資價格的飛漲。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Ifo的預估,該國今年的通脹率將高達5.1%至6.1%,相當于全德居民部門的購買力縮水300億歐元。

其中燃油領域的價格上漲尤為明顯,目前德國的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達平均2.06歐元/升和2.21歐元/升,而該價格在疫情爆發初期僅為1.17歐元/升和1.05歐元/升。此外由于天然氣緊缺造成的氨產能受限還導致了物流必須的AdBlue(即車用環保尿素液)也從每百升13歐元一路上漲至76歐元。

另一方面,由于莫斯科已于3月16日下達了谷物出口禁令,包括面粉、意大利面、奶酪、食用油等基本民生物資也均出現了20%以上的漲幅。尤其是德國對外依存度達94%的主要食用油葵花籽油在半年時間內價格幾乎翻倍,已上漲至每升2.3歐元以上,直接導致德國各大城市均出現類似疫情初期搶購衛生紙的食用油搶購潮。

國家層面逆轉天然氣依賴

雖然說若以最為常見的德國兩孩雙職工家庭為例,兩個批次的救濟計劃預計將給該家庭帶來共計約一千歐元的額外收入,但是針對個人和家庭的補貼依然無法解決德國能源、尤其是天然氣緊缺的核心問題。

2021年德國全年一次能源消耗之中的26.7%來源于天然氣,遠遠超過德國引以為傲的可再生能源的16.1%,且天然氣的占比在過去數年之中連續攀升(2018年宣布棄核棄煤之前天然氣占比為23.5%,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之前天然氣占比為21.1%,2010年歐債危機期間天然氣占比僅為13.6%)。

與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之中的占比愈來愈大形成對比的,則是德國的天然氣進口來源極其單一,其中俄羅斯(55.2%)、挪威(30.6%)、荷蘭(12.7%)占據了絕對大頭,來自其余歐洲國家的天然氣占比僅不足1.6%,來自包括卡塔爾、美國、東地中海等域外國家的天然氣則為零。

為了應對俄羅斯天然氣可能產生的能源缺口,柏林方面在推出兩輪救濟計劃的同時,還宣布將暫緩原先關停燃煤(褐煤)發電計劃,煤電廠作為儲備機組將被允許更長期地運行。

早在2019年德國就激進地宣布將徹底放棄煤電,去年年末新搭建的本屆政府更是將棄煤時間表從2038年進一步提前至2030年,即便德國406億噸的豐富煤炭儲量位居世界第七。目前德國已有1.9GW的燃煤機組已轉入儲備單元并預定于2023年初徹底退網,該部分機組正是如今將被延長運營的發電單位。綠黨掌控的德國經濟部亦表示,2030年的棄煤目標在“理想情況”下仍能完成。

至于同樣被詬病已久的棄核令則預計不會被推翻。

德國在過去兩年之內已經激進地將四座核電站退網,目前僅剩三座核電站仍在運行之中。由于棄核令的存在,核電站運營商自2009年之后就沒有再進行過任何安全檢查,安全系統備件產線同樣已經被拆除。此外延長核電站運行所需的燃料棒采購尚需一年半以上的時間,且燃料棒采購國依然為俄羅斯或哈薩克斯坦。

作為對最壞情況的應急預案的預演,德國政府已于3月25日夜間邀請各大工業企業和天然氣管道運營商對天然氣斷氣方案(Abschaltungsplan)進行了協商。

目前德國所有天然氣的31%流向居民部門,37%則流向工業部門。根據2019年制定的天然氣斷氣方案,德國政府將實施價格調控、市場干預直至配給制的三步走方案。在緊急情況下依據行業重要性逐步勒令企業斷氣以確保居民部門供氣穩定。

與此同時,聯邦議院還在3月25日火速通過了《天然氣儲備法》,以法律形式規定所有儲氣設施運營商必須在每年10月1日和12月1日確保儲氣量分別達到80%和90%,次年2月1日的儲氣量至少需滿足40%。

由于當前的德國儲氣市場已經完全自由化,柏林政府并不對儲氣量做出任何監管。去年冬季之前由于俄羅斯天然氣集團在德國運營的儲氣設施并未加滿天然氣,直接導致年初德國天然氣存儲量下降至30%的歷史低點,并間接導致3月7日歐洲天然氣TTF價格暴漲至340歐元/兆瓦時。

此外,天然氣進口來源多元化也被柏林方面提上日程。

為了填補每年458億方俄羅斯天然氣的缺口,德國經濟部兩周之前已訪問卡塔爾、阿聯酋等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大國。雙方已經簽訂LNG長期合作協議,但尚未就合同細節以及出口額度進行協商。卡塔爾目前年出口液化天然氣超過1050億方,其中超過70%流向亞洲市場。卡塔爾已計劃將LNG年出口量提升至1700億方,但需至2026年方能完成該目標。

另一方面,美國與歐盟也在3月25日夜間達成了每年至少300億方的LNG供應協議。不過,這部分天然氣即便歸德國所有,也依然無法完全替代俄羅斯天然氣。

德國過去十年以來過于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并且押寶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另一個惡劣影響,則是德國至今沒有任何一座液化天然氣再氣化終端。這也意味著德國沒有任何技術能力以自主吸納卡塔爾或美國LNG。

為此柏林方面將目光瞄準了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卸裝置(即FSRU)。目前全球市場上大約有48艘FSRU在運營之中,雖然FSRU市場完全是賣方市場,但德國政府已經出面求租其中三艘,預計其中兩艘將在年末之前抵達北海海岸,并在兩年之內達到200億方的年處理能力。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黎县| 北海市| 安化县| 定西市| 深州市| 井研县| 梨树县| 金山区| 长宁区| 佳木斯市| 化隆| 衡山县| 高州市| 广水市| 宜春市| 黑龙江省| 乌拉特中旗| 宜川县| 扎囊县| 东乡族自治县| 赣州市| 沈阳市| 石河子市| 施甸县| 峡江县| 铅山县| 屏东县| 盐边县| 仙游县| 凯里市| 进贤县| 苗栗市| 钟祥市| 徐水县| 巧家县| 龙泉市| 靖州| 商水县| 左云县| 衡东县| 华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