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倩楠
編輯 | 翟瑞民
“企業負責人只顧賺錢、不管安全,對企業存在的重大隱患不管不顧。” 2022年2月23日,在對河南亞新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亞新鋼鐵”)進行督導檢查后,國務院安委會第六督導檢查組如此評價。
近期,國務院安委會組織16個督導檢查組,從春節前至3月底,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安全生產督導檢查,推動各地進一步強化重大風險防控,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界面新聞跟隨第六督導檢查組來到河南,直擊重點行業領域風險隱患。
亞新鋼鐵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于2003年9月動工建設,2005年10月建成投產,注冊資金31000萬元,占地面積1500余畝,工程投資22億元,2010年再次進行了擴建,設計年生產能力200萬噸。督查發現,該公司存在18項安全生產違法違規問題,其中7項構成重大隱患。
鐵水吊運“S型”經過主控室,安全通道不安全
“主控室該不該在這個位置?”國務院安委會第六督導檢查組專家站在亞新鋼鐵煉鋼廠爐前主控室旁,詢問企業相關負責人。
“按照《鋼鐵企業安全生產執法檢查重點事項表》,主控室就不應該在這里出現。”督導檢查組專家抬頭看去,頭頂上方就是吊運裝有上千度高溫鐵水的天車行走路線。“你們上面吊運的鐵水,居然需要通過一個‘S’型路線,繞過主控室、避開混鐵爐才能進入爐前區域,這吊運鐵水的路線真是聞所未聞,風險極大。”專家表示。
煉鋼廠負責人慌忙解釋,“此處生產區域是多年前建造,可能有的地方不符合現在的規定,其實我們也考慮了安全問題,在主控室面對鐵水的方向都做了擋板。”對此,專家表示,“加裝擋板是20多年前的老做法,按照當時要求也要安裝防爆墻、厚鋼板的觀察窗,你們這里用普通鋼板和玻璃做擋板,能擋住上千度的鐵水和轉爐噴濺嗎?”
督導檢查組發現,吊運鐵水路線的下方不僅有爐前主控室,還有一條安全通道。專家表示,此處安全通道形同虛設,“安全通道不安全”。此外,天車運行路線還需S型繞行經過一個裝有350噸鐵水的混鐵爐,“這里現場、室內作業人員一共有十余人,如果鐵包砸下來導致混鐵爐傾翻,大量上千度鐵水涌出,下面的人一個都跑不了。”督導檢查組專家對企業負責人說。
在該煉鋼廠熱修工位也出現了類似問題。督導檢查組在現場發現一處剛傾倒完液態鋼渣準備熱修的鋼包,正后方的鑄余渣盆中裝滿了剛傾倒下來燒得火紅的鋼渣,盆內熔融液渣幾近裝滿,距邊緣只有不足10厘米。
督導檢查組專家注意到,在這些危險區域右側就設有一間熱修車間職工休息室,經現場測量,二者僅有3.4米距離,而休息室內還有7名員工正在休息。

督導檢查組專家表示,《鋼鐵企業安全生產執法檢查重點事項表》第三項明確規定,操作室、會議室、休息室等場所不得設置在鐵水、鋼水和液渣吊運影響的范圍內,包括熔融金屬罐冷、熱修區域不應設在高溫熔融金屬吊運路線波及范圍內。若鋼水罐發生墜罐傾翻,極易對附近大范圍人員造成生命威脅,導致重大傷亡事故發生,是一項重大隱患。
地面挖溝當“溢流槽”,5噸渣盆要裝65噸鋼水
督導檢查組來到該煉鋼廠連鑄生產區域,地面上一條溝槽吸引了專家的目光。“這就是你們的溢流槽?在地面隨便挖一個溝,萬一鋼包漏鋼了,就靠這條溝引過來?”據悉,這條溢流槽是為一個65噸的鋼水罐發生緊急排放而準備的,但溢流槽另一端連接的是一個容量僅有5噸的渣盆。
值得注意的是,5噸渣盆一旁還放置了一個容量65噸的鋼包,但并未與溢流槽連接。“廠長,你自己也知道這個5噸的渣盆裝不下事故鋼水,在旁邊還放置了一個大鋼包,這是準備有人來檢查時再把大的換上嗎?”面對專家的詢問,企業負責人支支吾吾。

專家表示,該企業違反了《鋼鐵企業安全生產執法檢查重點事項表》第四項,未規范設置鋼水罐、溢流槽等高溫熔融金屬緊急排放和應急儲存設施,易導致鋼水外泄造成爆炸事故。
“企業負責人完全沒有吸取此前山東臨沂三德特鋼‘4.1’較大事故的經驗教訓,安全生產意識極其薄弱。”專家表示。2016年4月1日,山東臨沂三德特鋼有限公司二號煉鋼廠混鐵爐在出鐵過程中發生鐵水外溢,外溢鐵水接觸受鐵坑內潮濕地面后發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3人受傷。
隨后,督導檢查組來到亞新鋼鐵50000m3轉爐煤氣柜值班室,本應是雙人雙崗的重要崗位,當天只有一位員工在崗。督查組要求該名員工當場演示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該員工用了將近3分鐘才完成佩戴。
“面罩沒有緊貼面部,還有這么大縫隙,如果發生煤氣泄露,別說救別人了,你連自己都救不了。”督導檢查組專家對該員工說。企業負責人解釋,“如果發生事故,該名員工是負責聯絡的,不負責救援,所以操作不熟練。”
專家表示,“如果發生事故,這名員工連自身安全都保障不了,如何去負責通知其他人呢?” 企業負責人無從回答。
評價機構使用模糊結論、出具虛假證明
在亞新鋼鐵,督導檢查組除了在生產現場發現安全生產隱患外,還發現該企業的安全評價報告存在弄虛作假的情況。
因《鋼鐵企業安全生產執法檢查重點事項表》共包含“八項”重點隱患問題,冶金行業稱為“鋼八條”。督導檢查組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亞新鋼鐵存在眾多安全生產違法違規問題,僅對照“鋼八條”,就涉及其中的六條重大隱患。
但在2018年8月,河南鑫利安全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對該企業出具的《河南亞新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安全現狀評價報告》(簡稱《安全評價報告》)中,評價結論為:“......企業對評價項目組提出的問題能夠積極認真的整改,存在的重大危險隱患已基本整改到位,......當前的風險可接受,安全生產條件基本滿足安全生產的需求。”
此外,《安全評價報告》顯示,“對照《工貿行業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版)》,該企業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已基本整改到位,關于澆鋼跨天車吊運空包下線倒液態鋼渣的整改方案已經專家論證,企業應嚴格按照專家意見進行整改。”
不過,經督導檢查組核實,《煉鋼廠澆鋼跨天車吊運空包下線倒液態鋼渣專項整改方案專家論證意見》為2018年9月29日出具,即在專家結論出具之前,該評價機構就出具了評價結論。
對于在亞新鋼鐵督導檢查發現的安全生產問題隱患,第六督導檢查組專家表示,讓人“觸目驚心”,作業現場隨時可能發生事故。
第六督導檢查組要求,當地必須高度重視、切實整改、舉一反三,落實好“鋼八條”;同時,企業要認真組織自查,對照法律法規進行整改。當地監管部門要對亞新鋼鐵依法嚴格處罰。
界面新聞獲悉,2月23日19時,湯陰縣應急管理部門已向亞新鋼鐵依法下達《現場處理措施決定書》,責令其立即停產停業整頓,并對其涉嫌違反安全生產法的行為予以立案調查。同時,當地連夜組織專家制定停工停產方案,經論證后立即實施,并指派專人在現場值守,嚴防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