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鋒出行
碳達峰、碳中和等環保關鍵詞近年來已經成為了被全球各界所關注的關鍵詞。為達成這一目標,各國各地都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然而,除了消費層面之外,生產層面的環保問題卻鮮少被人關注。
寧德時代作為全球新能源領域巨頭,它在近十年在汽車領域的環保問題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從2012年開始為新能源汽車配套動力電池開始到2021年,全球已經有近400萬輛新能源汽車搭載了由寧德時代提供的動力電池,實現了年減碳超過1000萬噸。
如今,它又將環保目光放到了電池的生產層面。2022年3月,全球知名認證機構SGS為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四川時代旗下的宜賓工廠頒發了PAS2060碳中和認證證書。值得一提的是,寧德時代宜賓工廠是全球首家獲得SGS認證的新能源產業零碳工廠。
四川時代,全球首家零碳鋰電工廠
四川時代成立于2019年10月,總投資超過了500億元,項目規劃為10期,總占地面積超過了6000畝。項目全部建成達產之后,年產能將突破200GWh,是世界級鋰電池制造基地。
200GWh年產能大概是什么規模呢?調研機構SNE Research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為296.8GWh。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動力電池總產量為219.7GWh。
這也就意味著,四川時代宜賓工廠項目全部投產運行之后,它的產能將達到2021年全球67.38%的裝機量,達到同年中國動力電池產量的91%以上。
盡管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飛速發展,未來汽車領域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只會越來越高,用以后的產能與如今的需求作對比并沒有太多實際性的意義。但是,我們要知道,四川時代宜賓工廠的200GWh電池年產能是在零碳排放的基礎上生產出來的。
未來寧德時代還將復制和推廣燈塔工廠的相關經驗,陸續實現寧德時代在全球十大生產基地的碳中和。由此可見,四川時代宜賓工廠能夠成為被SGS認證的全球首家零碳鋰電工廠,對寧德時代而言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要知道,SGS是一家具有140多年檢驗、測試和認證經驗的權威機構,它在全球擁有超過2600個分支機構和實驗室。而PAS2060碳中和認證則要求企業在量化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努力節排,實現低碳生產模式或生活、消費方式。
寧德時代宜賓工廠成為全球首家電池零碳工廠,是寧德時代向碳中和目標邁進的重要里程碑。它為電池生產制造環節碳中和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并且為市場帶來了電動+零碳的全新解決方案。
由此可見,想要獲得SGS的RAS2060碳中和認證著實不易。那么,四川時代又是如何將宜賓工廠零碳化的呢?
廢物利用才是四川時代的王牌?
四川時代總經理朱云峰表示,四川時代從籌備就開始規劃零碳工廠路徑,通過在能源利用、交通和物流、生產制造等環節不斷改造和創新,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用更少的原材料做出更多、更好的產品,零碳已經成為四川時代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顯然,為了全力減少碳排放,讓工廠達到零碳排放的目標,四川時代可謂是多措并舉。
事實上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指示下,制造業低碳化、零碳化已經是大勢所趨。寧德時代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領軍企業,它旗下的鋰電工廠零碳化可謂是在行業內作出了表率。然而,在優化產線、提倡物流新能源化方面,其它企業都可以進行優化。在小雷看來,四川時代宜賓工廠最大的亮點在于鎳、鈷、錳等貴金屬的廢料利用。
四川時代搭建了數字化生產中控管理系統,該管理系統的全局化目視管理可以大幅降低工序損失,并且通過AI視覺檢測系統自動學習和提取缺陷特征,在模切分條、卷繞等多環節提升檢出率。
在數字化生產中控管理系統的作用下,宜賓工廠在生產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將全部都會被投入回收利用。其中,鎳、鈷、錳等貴金屬的回收率能夠達到99.3%。
要知道,鎳、鈷、錳是三元鋰電池正極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鈷是名副其實的稀有金屬,它不但價格昂貴,而且行情波動較大。截止至2022年1月份,全球LME鈷合計庫存水平僅有250萬噸。行情方面,截止到2022年3月25日,鈷的含稅價已經上漲到了57萬元/噸。
除了鈷這樣的稀有金屬之外,鎳、錳這兩種三元鋰電池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行情也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而水漲船高。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截止到3月25日,鎳的含稅價已經漲到了26萬元/噸,即便是錳這種隨處可見的金屬元素,行情也上漲到了2.4萬元/噸。
為了緩解動力電池原材料的成本壓力,以寧德時代為首的動力電池廠商早在數年前就開始了它們低鈷化動力電池研發,鎳、鈷、錳這三種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比例從最初的1:1:1時代進入了8:1:1時代,部分動力電池廠商甚至已經開始著手研發起了無鈷電池。
然而,隨著鎳的行情水漲船高,三元鋰電池依舊徹底擺脫產能緊缺,價格暴漲的困境。為此,頭部動力電池廠商為了進一步控制成本與產能,又開始在原材料領域展開了競爭。
為此,寧德時代旗下子公司加拿大時代早在2018年4月份就斥資1500萬加元,收購了北美鎳業25.38%的股權。9月份,寧德時代又通過與格林美、青山控股聯手投資了18.5億元人民幣,用于建設印度尼西亞年產5萬噸的高鎳動力三元材料用前驅體原料,以及2萬噸三元正極材料。
在小雷看來,寧德時代收購北美鎳業25.38%的股份,直接涉足動力電池原材料開采領域,可以視作是開源,優化調整正極材料稀有貴金屬使用比例,可以視作為節流,但是這樣的“節流”進行得還不夠徹底。
要知道,獲取動力電池原材料不止是從礦產開采這么一條渠道可走。鋰電池工廠當中剩余的“邊角料”、報廢的動力電池回收,都能夠回收回來大量的動力電池原材料。
顯然,在如今動力電池原材料緊缺,并且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每提升1%的電池原材料回收利用率,對于降低每一顆動力電池的生產成本、提升每一座電池工廠的產能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在小雷看來這大概也是寧德時代針對動力電池原材料產能緊缺,價格暴漲的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