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侃見財經
又到了上市公司“交卷”季。
3月25日,美團發布了2021年四季度財報以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21年全年美團實現營收1791億元,同比增長56%;經調整后,凈虧損為156億元,其中四季度虧損額度為39億元。
美團為什么會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現象?這是行業的現狀還是只此美團一家?
過去的一年里,互聯網行業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政策面以及資本面兩個方面,而頭部的企業感受則是最明顯的。
首先,從資本面而言該行業原來“燒錢——圈用戶——漲價”的邏輯已經被顛覆,因此,行業的估值方式也就發生了改變,以往互聯網的模式可以吸引大量的資本去參與,但現在資本的參與程度確實普遍不高。
以美團為例,2021年之初,美團的整個發力的側重點實際上是在社區團購板塊。在此之前,王興曾在一場內部會議中還稱,美團優選、美團買菜的生鮮零售業務是一場必須要打贏的戰,定位為全公司的"一級戰略"。為此,美團還曾提出了"千城計劃",本來依托美團強大的流量入口,以及不計成本地投入,社區團購完全可以成為其第二增長點。但是由于政策發生了變化,原本眾多資本參與的“盛況”也急轉直下,所以美團今后也很難再打類似社區團購這種“規模級”的商戰了。
根據財報顯示,2021年美團在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的經營虧損高達384億元,而2020年這一虧損額度是109億元。
其次,要求降低傭金的呼聲越來越高,為騎手繳納社保的聲音也此起彼伏,美團該如何平衡這件事情對于公司的未來具有直接影響。
財報顯示,2021年美團收入構成當中,餐飲外賣的為963億元,到店、酒旅325億元、新業務及其他收入約503億元。其中,餐飲外賣的增幅為45.3%,到店、酒旅的增幅為53%,其他新業務的增幅為84%。
乍一看,其他新業務的增幅遠遠地甩開了餐飲外賣業務,但實際上外賣業務才是美團的“現金奶牛”。財報顯示,餐飲外賣業務中,外賣配送服務收入為542億元,傭金收入為286億元,在線營銷服務114億元,除去新業務虧損的384億元,美團的餐飲服務板塊賺錢能力一目了然。
如果美團一旦開始按照比例下調傭金,那么對于美團來說這才是最致命的打擊。
最后,美團之所以在當下大力地拓展新業務,就是想為其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這點對于當下的美團而言尤為重要。
在美團的三大板塊之中,到店、酒旅完全跟市場掛鉤,只有疫情得到緩解,旅游業開始復蘇到店、酒旅板塊才能強勁發展,而這一點美團只能依靠市場的變化;而餐飲外賣有政策壓頂,未來變量比較大,因此,美團只有趁著資本還未完全退潮,去大力投資新業務。
綜合而言,從今年互聯網的整體形勢而言,其行業的紅利期正在結束,行業已經開始由高估值的水平走向合理的估值前進,對于互聯網企業而言,“燒錢”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其在發展的同時,要更加注重現金流水平,如果現金流斷裂,那么之前的一切努力都會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