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吉偉
業務流程驅動的數字化轉型,中小微企業開啟轉型的最簡單方法論
RPA、低代碼等技術發展迅速,業務流程驅動的數字化轉型漸成主流
一文講透什么是業務流程驅動的數字化轉型
要了解一個企業是做什么的,通常我們會問:你們是做什么業務的?
要了解一個組織的性質,最簡單的就是了解它的業務屬性。業務對外能夠向人們傳達企業價值所在,對內則通過業務流程去實現提供價值的過程。因此,業務是一個組織能夠做什么,能夠為客戶以及社會帶來什么的價值體現。
業務對組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業務的數字化變革對數字化轉型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些年來,很多研究都證明了業務變革對數字化轉型的影響。
埃森哲《2021中國企業數字轉型指數》報告顯示,即便數字化進程明顯加快,2021年也只有16%的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中國企業在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中遇到的三大挑戰為:戰略缺位-轉型缺乏方向;能力難建-轉型難深入;價值難現-投入無法持續。
該報告給出的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七大行動建議,第一條就是“戰略為先,緊握業務?!眻蟾嬲J為,企業應以業務發展戰略為先導,基于業務設計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并需要對整個集團的數字化進程進行跟蹤,并制定合適的考核評估體系,把整個轉型過程管控起來,持續優化。
在數字化的認知上,Gartner與埃森哲不謀而合。Gartner總結的數字化轉型三大關鍵點中,第一點也是數字化技術與業務場景的深度融合。這個說法簡單地講即是,通過數字化技術變革與優化各個業務場景中的業務流程,進而促進數字化轉型。
業務是組織經營的根本,流程則是業務運行的核心。組織對外提供的業務通過內部各種作業流程來實現,并且沒有一個組織能夠通過單一的業務為用戶創造價值。就像快遞業務的包裝、收貨、揀貨、分配,只有通過這一系列的工作,才能體現真正的價值。
傳統的數字化轉型,多是自上而下的戰略推動。但能夠直接體現轉型成果的,卻是戰略架構最底層的業務流程優化。在很多組織的數字化戰略推行折戟沙灘之后,自下而上的數字化轉型策略重新被重視。
尤其是人工智能、RPA、低代碼能夠更簡單的應用之后,業務流程自動化(BPA)在數字化領域也火熱起來。由此,業務流程驅動的數字化轉型方法也越發受關注。
本文,王吉偉頻道就為大家解析什么是業務流程驅動的數字化轉型。
業務數字化開啟數字化轉型第一步
關于數字化轉型的定義很多,但不管是從技術、組織等哪個角度進行闡述,最終都是指企業從業務、管理,到運營的全面信息化。信息化在當代升級為數字化,代表著融合、高效、具備洞察力的新型企業運營模式。
數字化的體現形式,是將各種行業管理軟件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數位技術串聯起來,通過一定的解決方案融合應用于企業業務、管理和運營。因此,數字化轉型可以系統地分為業務數字化、管理數字化和運營數字化。
在這其中,業務數字化是重中之重,因為企業每個業務單元的運營都需要相應的業務流程來支撐。
業務數字化,是指技術和數據驅動的業務創新,通過數據驅動企業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基于技術實現高效、多渠道交互,典型場景是業務在線化、移動化、電商商務以及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業務中的運用。
業務數字化的智能分析離不開數據流通,而大量傳統的業務流程都存在數據孤島,因為業務流程優化是業務數字化的前提。
很多組織尤其是傳統企業業務數字化的第一步,往往是通過流程自動化等解決方案優化業務流程,等到打通數據孤島實現數據流通之后方能實現業務數字化。
業務數字化會進一步革新管理數字化,管理數字化實際上就是流程信息化,以ERP、OA、HR的應用為代表。過去幾十年,咨詢公司幫企業做的基本都是管理信息化與流程再造,所以業務流程優化也是管理數字化的基礎。
運營數字化,是指企業通過沉淀數據資產,依靠數據和技術驅動營銷獲客和客戶運營。目的是為了提高獲客效率、降低獲客成本,并構建極致的客戶體驗,提升客戶忠誠度,挖掘客戶的長期價值。
雖然多年來技術變更的很快,但該領域的核心解決方案依然是源自西方的CRM、ERP等管理系統?,F在,這些管理軟件都在通過自研及投資引入RPA等技術,業務流程自動化等能夠提高系統運行效率的技術與工具,正在成為主流解決方案。
總結起來,把數字化轉型解構為業務數字化、管理數字化及運營數字化三部分,每個部分的數字化過程都離不開業務流程優化與再造。因此組織只需要將業務、管理、運營的業務進行精簡優化,就能更快速地實現數字化轉型。
同時,業務流程驅動也是一種更簡單的數字化轉型方法論。為什么這么說?不要著急,下文我們會講到。
業務流程普遍性為驅動數字化轉型打下基礎
業務驅動還是流程驅動,是一個經常被探討的問題。在組織的數字化建設上,一直有業務驅動和流程驅動兩個派別。業務驅動派認為有業務需求才會有進一步的業務流程,流程驅動派則認為詳盡的流程能夠催生更多業務需求。
事實上,業務與流程是不分家的。流程都是業務衍生出來的流程,業務不基于分解設計后流程也無法完成。在技術上,流程按照面向服務的架構進行設計,也可以耦合業務組件(外部系統)。
面向外部客戶,業務流程是連接用戶需求與企業服務的橋梁,沒有業務流程也就無法達成彼此供需。所以,業務驅動與流程驅動無需分開看,有業務就會有業務流程,業務流程整體驅動了組織的各種內部與外部活動。
業務流程,是為達到特定的價值目標由不同的人分別共同完成的一系列活動。更多的時候,組織們會將業務流程視作與客戶價值的滿足相聯系的一系列活動。所以,一個組織中凡是過程節點及執行方式有序組成的工作過程,都可以看作是業務流程。
在這個定義下,支持組織經營的管理、戰略、人力、業務、運營等活動都可以看作是業務流程。事實也是如此,很多組織為了保證一個復雜業務流程的正常運行,往往還會在其中設置管理、監測、安全等職能性的業務單元。
業務流程具備普遍性,它存在于組織經營的方方面面,也是各個職能部門業務運行的主要體現。每一項業務需求都可以設計相應的業務流程,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業務流程并不一定就是最精簡的。因為業務理解角度、技術局限性、歷史遺留問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組織不同業務單元業務流程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隨著新技術的出現與新商業環境的影響,以前的業務流程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優化空間。所以業務流程優化與再造,這些年來一直都是企業信息化在做的。而不斷迭代技術以保持業務流程最優進而實現降本增效,也是很多組織一直在踐行的。
大量組織都存在業務流程冗余繁雜的情況下,顯然通過優化業務流程就能實現企業效益提升。而優化業務流程一般都會伴隨技術引入、管理革新,這樣也就順其自然地實現數字化轉型。這個過程,也就是業務流程驅動組織變革的過程。
過去十幾年,這個變革過程是漫長而艱巨的,事實證明任何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組織的中途擱置。
好在,多年信息化建設讓很多組織有了清晰的業務流程,這些普遍存在的業務流程在今天為它驅動數字化轉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業務流程驅動的數字化轉型
由業務流程驅動的數字化轉型,本質也是因需求而生。需求分為外部與內生,外部需求多來自于“以客戶為中心”的連接對象變化,內生需求則更多地源自于提效降本。其實本質上仍舊遵循外部環境影響內部生產的基本邏輯,路徑則為客戶需求刺激上云模式轉變,繼而催生業務形態變化,然后帶動業務流程優化,最終促就數字化轉型。
需要注意的是,這條路徑仍然存在一定的被動屬性。雖然組織主動進行了模式轉變,但沒有客戶需求的變化也就沒有業務形態的變化。
這種方式,經常存在于企業的營銷數字化、辦公智能化等業務線上。業務流程驅動要求企業不只是被動適應外界變化才去優化流程,更要主動去發現不規范業務流程并隨時進行優化,最終目標是創建任何新的業務流程都能實現最優化。
王吉偉頻道在《從業務、組織、戰略三個層面,聊聊RPA在數字化轉型中的應用》一文中也提到過,業務流程之所以能夠驅動數字化轉型,在于業務流程的精簡與優化能夠帶來組織變革。
業務流程優化會造成人力資源的崗位變動,比如實施RPA以后一些中小企業的財務及人力資源部門通常只剩下幾個人。這是RPA將人力資源從簡單、重復的工作中解放出來的必然結果,同時這些被釋放的人力資源也有機會去從事更有價值的決策性工作。
隨著更多的業務流程被優化,更多的人會被調崗。一些崗位會消失,一些部門也會被合并或者撤除,所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組織的變更與調整。組織的變革會進一步帶來企業架構的變化,進而影響企業戰略的調整。由局部實施業務流程優化,最后帶動組織整體的戰略規劃,這就是業務流程驅動了數字化轉型。
因此業務流程驅動的數字化轉型,有兩個驅動引擎:一個是持續的流程優化,另一個是不斷的流程再造。
流程優化就是通過BPM、BPA等數字技術手段實現業務流程的自動化、智能化與精簡化;流程再造則是將原本不合理、不規范的流程進行標準化,并將已經優化的流程進行定義、固化與封裝,以實現對新流程的最優化做到監測與保障。
業務流程驅動的數字化轉型的優點在于,自下而上的實施能夠保障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定成效。業務流程優化與精簡能夠快速為組織帶來可觀的降本增效,解決了自上而下實施數字化戰略多造成的長期投入不見成果的難題。
這是一種比較務實的數字化轉型方法,并且業務流程優化也能夠融入組織的長期數字化戰略之中。
而隨著RPA、低代碼等技術的平民化與大眾化,業務流程驅動已經成為最簡單的數字化轉型切入方式。
后記:最簡單的業務流程驅動實現路徑
如果一直關注數字化轉型,你會發現近些年來數字化轉型的路徑與方法越發簡單化。從互聯網+,到企業上云,到工業互聯網,到業務流程自動化,再到現在的RPA,你也會發現數字化轉型越來越逼近業務流程層面。
這種演變的直接結果就是推動了業務流程驅動,使得數字化轉型的操作方法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容易出成果。
數字化轉型可以有很多驅動因素,架構能夠驅動,技術能夠驅動,組織變革也能驅動,還有技術與業務同步的雙輪驅動。
但是轉一圈看下來,所有的驅動邏輯里面,業務流程是最重要的部分。因為組織進行數字化轉型最直接的驅動力,主要還是來自于業務創新或者說是業務需求。從業務創新的層面實施數字化轉型,往往可以切實快速地看到轉型成效。
在當下相關技術應用越發簡單的情況下,以業務流程驅動數字化轉型,對廣大中小微企業而言是最容易實現的。甚至一個學會使用RPA的業務人員,用免費的RPA工具將其所在部門的業務流程實現自動化,就可以驅動一個部門乃至整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以業務流程驅動數字化轉型,不需要搞什么戰略架構,也不需要考慮組成層面,只看現在的業務流程是否存在簡單重復的工作,能否實現業務流程優化,能不能通過流程自動化實現增效降本,能不能通過業務優化釋放寶貴的人力資源,能不能讓人力資源發揮更大的價值。
如果你的企業已經通過RPA等工具做到了這些,那么恭喜,你已經走在業務流程驅動數字化轉型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