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根
隨著喜馬拉雅、荔枝FM、懶人聽書等內容平臺對音頻內容的需求爆發,各大平臺的配音、主播供應不求,聲音主播日漸成為一個搶手的副業。為了發展聲音主播的副業,聲音主播的培訓也成為了一門生意。其中,想開拓副業賺錢的職場人士、焦慮的寶媽,都是聲音主播培訓的目標人群。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瀏覽各種互聯網頁面時,總會彈出這樣的廣告:“緊急尋找200位對配音感興趣的普通人”,里面特別強調0基礎報名,寶媽、上班族都可以,變現渠道包含有聲讀物、影視配音、做主播等,按小時計薪,無需出鏡,在家就能接單。那么,這些課程內容怎么樣?當說話變為需要訓練的課程,聲音成為一項賺錢的工具,是套路還是出路?
從賺錢到套路
在一些文章的描述中,聲音變現是如今門檻最低的副業,對文字功底、知識底蘊、學歷背景,幾乎沒有硬性要求。只要你會說話,做到發聲標準、富有情感,就能產生有價值的聲音,開口賺錢。而且,不需要全天候的練習,破鑼嗓子也能變成主播嗓,緊接著就能迅速積累流量和資本,輕松月入過萬。
不可否認,這確實是一個存在的市場需求。如今,視頻、音頻平臺滲透率高,在線音視頻用戶群體數量不斷擴大,催生了大量主播、有聲書朗讀者、配音員等職業需求。許多音頻平臺,都在推有聲書,有聲小說。海量的文字版內容,需要海量的聲音好聽的人,把它轉成音頻版。
顏值之外,聲音在工作生活中的地位似乎也越來越高。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音頻用戶規模達到5.7億人,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6.9億人。從市場規模來看,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市場規模為175.8億元,同比增長55.1%。
于是,很多培訓課程應運而生,各種廣告應接不暇。培訓機構既有老牌的教育機構,也有基于自身需求的互聯網公司,當然,更多的還是各種伴隨著熱潮涌入的創業公司,而由于缺乏監管,這種隨著熱潮涌入的一眾公司也帶來了亂象。
老牌的教育機構包括尚德機構、網易有道等教育機構。過去多年來,尚德機構提供的課程以計算機、英語、各類職業資格證書培訓為主。現在,尚德機構也開展了寫作課、配音課等網上副業培訓課程。網易有道旗下的在線職業教育平臺網易云課堂,從2020年底開始拓展副業培訓,其中就包括了配音課。
基于自身需求,開發出培訓業務的互聯網公司中,以音頻平臺喜馬拉雅為例,喜馬拉雅大張旗鼓地推廣“聲音培訓”業務,推出了“有聲書主播攀登計劃”,聲稱3年培養10萬個有聲主播,其業務模式則包括自有IP和合作IP。這甚至讓一些人把“聲音變現”稱為2021年新崛起的風口行業。
最后,就是隨著熱潮涌入的公司。賽道里頭部的創業公司開課吧在2021年7月11日宣布完成6億元B1輪融資,其業務就包括兼職副業如配音、短視頻等。
無論是怎樣的路徑,這些課程提供的最吸引人的權益就是:報了課之后,可以幫學員直接對接企業端的副業兼職機會。五花八門的廣告把課程效果宣傳得天花亂墜。給人們一種不需要什么體力,只需要貢獻自己動聽的聲音,就能變現的幻覺,就是這樣的幻覺,才導致了陷阱和騙局的隨處可見。
聲音變現,如何入套?
對于沒有任何基礎,想要通過“聲音變現”的人們來說,培訓課似乎是個必要的選擇,更何況“零基礎學配音,挑戰高薪副業”“學配音,月賺四萬”等廣告文案看著實在激動人心。而課程價格同樣感人,“手把手教你塑造有價值的聲音”——張弛梨花聲音大學配音課,僅需9.9元。喜馬拉雅名師指導的系統配音課,同樣僅需9.9元。甚至,抖音等各大平臺還有1元配音課。
并且,培訓班廣告里還會貼心地安撫你,即使你普通話不標準、說話帶方言口音,甚至嗓音嘶啞都沒有關系。此外,培訓班廣告里還宣稱,不分男女老少、不用出門上班,在家就能干、時間完全自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行,堪稱社畜福音。各樣的廣告——不到10元的試錯成本,與動輒月入二三萬的宣傳文案形成鮮明對比,給人一種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的踏實感。
于是,在“不妨一試”的想法下,用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9.9元的課時,這個時候,頁面就會提示用戶去關注某個公眾號,或者被拉入某個群聊,在這里用戶就能領取相應的課程,并成為學員。但事實上,這不過是一套勸人們報班的宣傳話術,其目的不過是為了賣更貴的課。
其中,低額課程通常都只是一些聲音基礎課程,比如糾正方言發音、學會正確的發聲技巧、讓聲音更有感染力等。此外,這些課程還會教學員們如何用聲音變現,如何尋找可以賺錢的平臺。
當然,幾個小時的課程視頻看下來,不能說一無所獲,但依然是似懂非懂。而唯一記住的,就是老師不停的在強調“配音賺錢”。這時候,培訓老師就上線了,他們會苦口婆心地和你講配音兼職的大好前景,只要培訓一兩個月,就能上手做兼職賺錢,但需要繼續花錢買他們的課。
這個時候的心動,雖然意味著更高階、專業的培訓,但接下來的課程可就不是9.9元這么簡單的。這些“專業課程”一般會分好幾期,從初級到高階,每個檔次都得幾千起步,價格高的甚至一萬多元。許多培訓機構還會拉來幾個配音圈內小有名氣的大佬站臺,讓課程的可信度更高,以此來打消學員顧慮。但據報名學員反饋來看,高階課程也只是反復在教氣息和發音技巧。
并且,培訓班老師會承諾學員,課程通過后免費、無限次地安排試音機會,幫助學員匹配到合適的有聲書,保證一定能讓學員靠著配音掙錢。但實際上,在配音市場上,試音本來就是人人都能參與且免費的,只是被強行包裝成了培訓班優勢,其實賺的就是信息差。
不僅如此,此前,還有媒體報道,湖南的一家培訓機構將專業配音員的配音作品造假成學員聲音用來打廣告,誘導學員報名、甚至做培訓貸等詐騙陷阱。在多個投訴平臺,課程質量參差不齊、未經同意擅自修改課程表、霸王條款、退費難、配音版權被盜、騙取錄音資源等,網友們關于聲音培訓的投訴也有幾百條。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說到底,想要靠低成本獲得高收益,只是一廂情愿的幻想,正如俗語所言: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盡管據艾媒咨詢預測稱,未來5-10年配音行業會出現近30萬人的缺口,配音市場規模到2023年預測可以超過300億元。但即便如此,想要靠聲音變現,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以有聲書配音為例,有聲書配音的時薪雖然800元甚至2000元的有,但都是鳳毛麟角,大部分配音主播的時薪在100到300元之間。并且,配音是個體力活,即使對著書逐字逐句地念下去,也難免有嘴瓢和出錯的時候,這就不得不花更多時間重新配。也就是說,六個小時的內容,可能最后完成要用八個小時甚至更多,而甲方是根據完成量付款的。
配音演員季冠霖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真正想要進入到配音行業的新人來說,通過培訓班打下基礎后,還要有機會成為工作室的儲備人才,跟棚學習實踐兩到三年。在起步階段,新人的機會不多,收入也比較低。
除了量上的難度,質上的難度更是具有門檻的。一位在高校播音主持藝術專業任教多年的老師認為,配音員一般都在幕后,一些人對播音配音行業缺乏了解,看到宣傳就誤認為可以輕松拿高薪,盲目報課意義不大。
這位老師還表示,播音配音的門檻并不低,進入這個行業需要有一定的嗓音基礎、濃厚的興趣和長期辛苦的練習。“把播音主持幾年的課程訓練濃縮進十幾節在線課程里,只能講講技巧。”說到底,網上一搜一大堆的基礎配音課,能帶來的無非是口腔和發聲的訓練,真正讓聽眾癡迷的配音氛圍和情感代入效果等,需要的不僅僅是日以繼夜的揣摩,還包括領悟上的天賦。
這兩年,人們對于那些“天上掉餡餅”的高薪副業早已提起警惕。沒人再提起的打字和刷單,十有八九都是注了水的詐騙廣告。打字錄入不過就是想要拿到押金和培訓費,當目標交了押金和會費,以為能真正打字賺錢時,才發現打字任務還分等級。作為初級新手的普通人最多打個驗證碼,大約十幾個才能賺一分錢。即便真有那個的能力,那也是賺個辛苦錢,需要聚精會神的干上幾個鐘頭。而刷單就更不靠譜了,代付的錢常常有去無回。
但人們卻忘了,“餡餅”也會升級,也會被包裝,重要的是我們要有識破這層包裝的能力,真才實學才是可持續變現的底氣。在自媒體大行其道的今天,或許我們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成功,但是這些成功都是少數的,我們所看不見的失敗有千萬計。可以說,當前大部分的這些所謂的教授技巧的培訓,只是為了賺取你的錢,而你或許連學費都很難賺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