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騰訊toB業務首超游戲,是拐點還是終點?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騰訊toB業務首超游戲,是拐點還是終點?

當下及未來,騰訊準備好了嗎?

文 | 來咖智庫 追辛

編輯 | G3007

騰訊toB業務出現拐點了嗎?

3月23日,騰訊發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21年全年騰訊實現營收5601.18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6%,凈利潤(Non-IFRS)1237.88億元,同比微增1%,是近十年來騰訊凈利增幅最低的一年。

在營收結構方面,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這三大業務板塊整體穩固,并且在營收占比上繼續保持“兩升一降”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Q4,騰訊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板塊收入首度超過游戲板塊,成為騰訊控股營收貢獻最大的業務板塊,這同樣也是成本投入增速最快的業務板塊。

單季ToB業務營收體量超過了游戲業務,這也被業內認為是騰訊營收結構變化的一個重要拐點。但這還需要得到更多的驗證,一方面來自于未來是否具有持續性;另一方面在于除了營收體量,利潤上能否追趕上,畢竟ToB業務仍然處于高投入期,毛利率遠遠低于其它兩大業務。比如騰訊云業務,產品研發投入較多,仍處于相當大的虧損,尤其是行業競爭價格戰日趨白熱化,作為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阿里云,也是在不久前剛剛宣布首次實現盈虧平衡。而金融科技業務,以此前公開業績的螞蟻金服和京東數科為例,目前都仍處虧損階段,而且未來還面臨著金融監管的不確定性,金科業務拆分疑云未解。

當下,騰訊凈利潤增速明顯放緩是外界關注的焦點。但在未來,國內游戲營收增長的見頂以及版號的受限,網絡廣告的持續低迷,還有ToB業務面臨的內外部承壓,也都讓其無法躺贏。

01、營收和凈利增幅創下新低

財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騰訊總收入為1442億元,同比增長8%,這創下了2018年930組織架構調整以來的增幅新低。凈利潤(Non-IFRS)為248.8億元,同比下降25%,這也是繼三季度凈利下跌2%后,騰訊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單季凈利負增長。

在營收板塊變化上,四季度騰訊增值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至719億元,較上個季度增速下滑1%。網絡廣告業務第四季收入同比下降13%至215億元。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480億元,同比增長25%。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這三大業務營收占比分別為50%、15%、33%,較上季度繼續深度調整,其中服務B端為主的數實經濟收入規模首度超越網絡游戲,也成為此次財報騰訊重點強調的信號。

騰訊在財報中表示,2021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騰訊強化了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舉措,但影響了收入增速的放緩。其中增值服務收入來源主要為游戲業務,受未成年保護政策和游戲版號等影響,騰訊游戲收入增速明顯降低,也成為凈利潤承壓的重要原因之一。網絡廣告收入的下降,則反映了教育、游戲及互聯網服務等行業的廣告需求疲軟,部分被合并搜狗所帶來的廣告收入所抵銷。

主要由于移動廣告聯盟及微信朋友圈的廣告收入減少,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下降10%至183億元。媒體廣告收入下降25%至32億元,反映了騰訊視頻和騰訊新聞服務的廣告收入減少。而表現最為穩健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主要反映了商業支付金額的增加,互聯網服務、公共交通和零售行業對騰訊服務的使用增加推動了企業服務收入的增長。

除此之外,騰訊去年第四季度凈利潤的下滑,主要受去年下半年廣告收入倒退以及全年研發投入增加的影響。2021年,騰訊的廣告業務、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等細分業務的收入成本均有所增加,使得全年總體成本同比增加21%。對于廣告業務未來的增長,騰訊管理層表示,經濟下行過程中,教培、游戲、房地產等產業遭受了打擊,新行業成長需要時間,需要時間消化監管更加健康發展的要求,預計在年底會有回暖。

財報還顯示,在毛利潤方面,2021年Q4騰訊為578億元,同比下降1.8%,環比下降7.9%,毛利率為40.1%,同比及環比均下降4個百分點,較彭博一致預期的42.68%低2個百分點。2021年全年公司毛利潤為2459億元,同比增長11%,毛利率為43.9%,較去年同期的46.0%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

02、國內游戲增長艱難競爭加劇

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騰訊將本土市場游戲和國際市場游戲的收入作為增值服務業務下的新增子分部披露,以反映國際市場游戲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

2021年Q4,騰訊來自本土市場游戲收入達296億元,增長1%,主要受《王者榮耀》、最近推出的《金鏟鏟之戰》及《英雄聯盟手游》等游戲推動,部分被《天涯明月刀手游》及《和平精英》的收入下降所抵銷。而來自國際市場游戲收入達132億元,增長34%,反映出《Valorant》及《皇室戰爭》的新內容、在定期審閱收入遞延期間后對Supercell收入進行調整的影響,及合并Digital Extremes的影響。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大陸游戲行業收入達460億美元,貢獻了亞洲游戲收入的一半,同時也達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4%,雖然收入依然保持增長,但在“宅經濟”效應逐漸衰減、爆款產品數量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下,增幅較去年同比縮減近15%。除此之外,國內游戲用戶規模達到6.66億,同比增長0.22%,用戶數量漸趨飽和,增速首次跌破1%。伴隨防沉迷新規落地和未成年保護工作逐漸深化,國內游戲用戶增長之路將更為艱難,甚至可能轉為負增長。

與此同時,仍未解凍的國內版號,也是懸在游戲廠商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如果說2018年的游戲版號停發只是為了剔除粗制濫造的“氪金”游戲,恢復游戲市場正常秩序,那么2021年版號停發則不僅是為了整治游戲行業亂象,更是為了配合“雙減政策”和“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戲”而打出的政策“組合拳”。

近年來緊縮游戲行業的政策帶來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單就資本市場來看,騰訊作為游戲行業的老大,一個月前,其股價還在480元港元左右,但3月14日,騰訊股票下跌9.79%,3月15日,再度暴跌10.19%,收報298港元。相比去年2月750港元的高點,騰訊股價已跌近60%。

其他涉足游戲類的公司,如網易、完美世界、嗶哩嗶哩、三七互娛等股價也在過去幾周有不同程度的波動。窺一般而見全貌,整個游戲市場悲觀蔓延,游戲上市公司市值“腰斬”甚至“腳斬”的情況,也不在少數。“裁員”、“市值腰斬”是去年年末到年初,在各大游戲公司身上揮之不去的關鍵詞。

市場空間增長受限,再加上緊縮游戲版號發放,頭部企業加速擴張,一些平臺渠道型公司也加速進入游戲自研領域,更是加劇了行業競爭態勢。同時,版號縮減促使游戲越來越精品化,游戲產品開發成本提高,給中小型游戲企業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在政策收緊的情況下,要想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游戲公司能做的只有兩點:一是自研精品游戲,打造獨創IP;二是探索出海道路,推進海外業務。

若游戲公司在此前已經成功申請到版號,則應當著重優化已有版號游戲的內容、玩法,并進一步探求新的盈利渠道;如公司目前尚無游戲產品獲得版號,則應注重開發中游戲產品的合規設置,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積極推進游戲出海業務。

03、toB業務的內外部承壓

騰訊此次財報中,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營收增速、營收規模成為一大亮點。2021年全年,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4%至1722億元。根據財報披露,金融科技服務收入的增長主要反映了商業支付金額的增加。

企業服務收入同比快速增長,乃由于傳統產業的數字化及互聯網行業的視頻化趨勢,以及自2020年11月合并易車的企業服務收入的貢獻。

盡管toB業務發展勢頭不錯,但騰訊也并非高枕無憂。比如,在金融科技業務發展上,最近有關互聯網金融平臺監管的消息也越來越多。

面對騰訊相關金融科技業務是否會分拆成控股公司的問題,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表示,確實在與監管方探討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行性,監管方顯然是希望通過金融控股公司來監督系統性風險,能夠獲得一張金融控股公司的執照,對于行業和公司而言都是積極的。如果騰訊能夠達到相關標準并獲得這樣一張執照,某些組織架構方面的變化,對于公司業務不會造成實質性影響,影響偏中性和短期,長期來看依然是積極的。

金融科技面臨外部的不確定性,而云業務則已經開始步入調整期。上周,有媒體報道騰訊多個事業群正在進行人員縮減,其中CSIG(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是一個重災區,由于去年教育行業“雙減”影響,騰訊云2部(教育)被縮減得非常厲害,之后會和其他部門合并。另外還有“銷售助理”這樣較為邊緣的崗位會被裁掉或調往地方子公司。這些系列動作也被業內解讀為騰訊急于在toB業務實現盈利目標。

劉熾平此次也回應稱,“目前,互聯網行業正在遭遇結構性的挑戰和改變,騰訊作為其中參與者也會主動進行調整。過去,行業是競爭驅動型,投入較大;現在,相比短期收益大家更關注長線業務發展,更健康地投入,尤其是對營銷成本、運營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優化。我們也對虧損業務進行了成本優化動作,以便保持更加健康的增長。”

騰訊方面還指出,云服務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有時候為了取得更大的市場規模,獲取更多客戶,需要提供更大力度的價格折扣,更優質的客制化服務,這些可能都會導致利潤率的下降,甚至出現負利潤率,此外當然還有巨大的市場營銷和渠道投入。當業務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就可以將自己研發的產品重復提供給不同客戶,從提高利潤率,同時向既有客戶推薦我們的平臺服務(PaaS),其利潤率高于基礎設施服務(IaaS)。 我們的云業務,包括IaaS和PaaS,目前還處于凈虧損的狀態,而SaaS業務一直都有成本,但是還沒有產生很多營收,所以都是虧損業務。未來我們會不斷提升云業務的盈利水平,也不斷提高SaaS業務的變現能力。

騰訊在財報中表示,目前將優先考慮擴大SaaS的業務規模,而非追求顯著的收入,國際市場上核心企業服務SaaS商業化的成功經驗,以及本土PaaS支出的重大規模及高速增長,印證了核心企業服務SaaS在中國的商業化潛力。

鑒于市場環境的變化,我們正重定IaaS及PaaS的發展重心,從單純追求收入增長,轉向以為客戶創造價值及實現高質量的增長為目標。相信從長遠來看,這些重心的改變將使我們的客戶受惠,并改善我們的利潤率。

(黎虹豆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騰訊

7.3k
  • 科技早報 | Temu、Shein提示美國消費者將漲價;阿里國際站沖進120國App下載榜
  • 騰訊高管披露騰訊云2025年海外投入規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騰訊toB業務首超游戲,是拐點還是終點?

當下及未來,騰訊準備好了嗎?

文 | 來咖智庫 追辛

編輯 | G3007

騰訊toB業務出現拐點了嗎?

3月23日,騰訊發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21年全年騰訊實現營收5601.18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6%,凈利潤(Non-IFRS)1237.88億元,同比微增1%,是近十年來騰訊凈利增幅最低的一年。

在營收結構方面,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這三大業務板塊整體穩固,并且在營收占比上繼續保持“兩升一降”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Q4,騰訊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板塊收入首度超過游戲板塊,成為騰訊控股營收貢獻最大的業務板塊,這同樣也是成本投入增速最快的業務板塊。

單季ToB業務營收體量超過了游戲業務,這也被業內認為是騰訊營收結構變化的一個重要拐點。但這還需要得到更多的驗證,一方面來自于未來是否具有持續性;另一方面在于除了營收體量,利潤上能否追趕上,畢竟ToB業務仍然處于高投入期,毛利率遠遠低于其它兩大業務。比如騰訊云業務,產品研發投入較多,仍處于相當大的虧損,尤其是行業競爭價格戰日趨白熱化,作為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阿里云,也是在不久前剛剛宣布首次實現盈虧平衡。而金融科技業務,以此前公開業績的螞蟻金服和京東數科為例,目前都仍處虧損階段,而且未來還面臨著金融監管的不確定性,金科業務拆分疑云未解。

當下,騰訊凈利潤增速明顯放緩是外界關注的焦點。但在未來,國內游戲營收增長的見頂以及版號的受限,網絡廣告的持續低迷,還有ToB業務面臨的內外部承壓,也都讓其無法躺贏。

01、營收和凈利增幅創下新低

財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騰訊總收入為1442億元,同比增長8%,這創下了2018年930組織架構調整以來的增幅新低。凈利潤(Non-IFRS)為248.8億元,同比下降25%,這也是繼三季度凈利下跌2%后,騰訊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單季凈利負增長。

在營收板塊變化上,四季度騰訊增值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至719億元,較上個季度增速下滑1%。網絡廣告業務第四季收入同比下降13%至215億元。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480億元,同比增長25%。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這三大業務營收占比分別為50%、15%、33%,較上季度繼續深度調整,其中服務B端為主的數實經濟收入規模首度超越網絡游戲,也成為此次財報騰訊重點強調的信號。

騰訊在財報中表示,2021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騰訊強化了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舉措,但影響了收入增速的放緩。其中增值服務收入來源主要為游戲業務,受未成年保護政策和游戲版號等影響,騰訊游戲收入增速明顯降低,也成為凈利潤承壓的重要原因之一。網絡廣告收入的下降,則反映了教育、游戲及互聯網服務等行業的廣告需求疲軟,部分被合并搜狗所帶來的廣告收入所抵銷。

主要由于移動廣告聯盟及微信朋友圈的廣告收入減少,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下降10%至183億元。媒體廣告收入下降25%至32億元,反映了騰訊視頻和騰訊新聞服務的廣告收入減少。而表現最為穩健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主要反映了商業支付金額的增加,互聯網服務、公共交通和零售行業對騰訊服務的使用增加推動了企業服務收入的增長。

除此之外,騰訊去年第四季度凈利潤的下滑,主要受去年下半年廣告收入倒退以及全年研發投入增加的影響。2021年,騰訊的廣告業務、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等細分業務的收入成本均有所增加,使得全年總體成本同比增加21%。對于廣告業務未來的增長,騰訊管理層表示,經濟下行過程中,教培、游戲、房地產等產業遭受了打擊,新行業成長需要時間,需要時間消化監管更加健康發展的要求,預計在年底會有回暖。

財報還顯示,在毛利潤方面,2021年Q4騰訊為578億元,同比下降1.8%,環比下降7.9%,毛利率為40.1%,同比及環比均下降4個百分點,較彭博一致預期的42.68%低2個百分點。2021年全年公司毛利潤為2459億元,同比增長11%,毛利率為43.9%,較去年同期的46.0%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

02、國內游戲增長艱難競爭加劇

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騰訊將本土市場游戲和國際市場游戲的收入作為增值服務業務下的新增子分部披露,以反映國際市場游戲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

2021年Q4,騰訊來自本土市場游戲收入達296億元,增長1%,主要受《王者榮耀》、最近推出的《金鏟鏟之戰》及《英雄聯盟手游》等游戲推動,部分被《天涯明月刀手游》及《和平精英》的收入下降所抵銷。而來自國際市場游戲收入達132億元,增長34%,反映出《Valorant》及《皇室戰爭》的新內容、在定期審閱收入遞延期間后對Supercell收入進行調整的影響,及合并Digital Extremes的影響。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大陸游戲行業收入達460億美元,貢獻了亞洲游戲收入的一半,同時也達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4%,雖然收入依然保持增長,但在“宅經濟”效應逐漸衰減、爆款產品數量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下,增幅較去年同比縮減近15%。除此之外,國內游戲用戶規模達到6.66億,同比增長0.22%,用戶數量漸趨飽和,增速首次跌破1%。伴隨防沉迷新規落地和未成年保護工作逐漸深化,國內游戲用戶增長之路將更為艱難,甚至可能轉為負增長。

與此同時,仍未解凍的國內版號,也是懸在游戲廠商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如果說2018年的游戲版號停發只是為了剔除粗制濫造的“氪金”游戲,恢復游戲市場正常秩序,那么2021年版號停發則不僅是為了整治游戲行業亂象,更是為了配合“雙減政策”和“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戲”而打出的政策“組合拳”。

近年來緊縮游戲行業的政策帶來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單就資本市場來看,騰訊作為游戲行業的老大,一個月前,其股價還在480元港元左右,但3月14日,騰訊股票下跌9.79%,3月15日,再度暴跌10.19%,收報298港元。相比去年2月750港元的高點,騰訊股價已跌近60%。

其他涉足游戲類的公司,如網易、完美世界、嗶哩嗶哩、三七互娛等股價也在過去幾周有不同程度的波動。窺一般而見全貌,整個游戲市場悲觀蔓延,游戲上市公司市值“腰斬”甚至“腳斬”的情況,也不在少數。“裁員”、“市值腰斬”是去年年末到年初,在各大游戲公司身上揮之不去的關鍵詞。

市場空間增長受限,再加上緊縮游戲版號發放,頭部企業加速擴張,一些平臺渠道型公司也加速進入游戲自研領域,更是加劇了行業競爭態勢。同時,版號縮減促使游戲越來越精品化,游戲產品開發成本提高,給中小型游戲企業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在政策收緊的情況下,要想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游戲公司能做的只有兩點:一是自研精品游戲,打造獨創IP;二是探索出海道路,推進海外業務。

若游戲公司在此前已經成功申請到版號,則應當著重優化已有版號游戲的內容、玩法,并進一步探求新的盈利渠道;如公司目前尚無游戲產品獲得版號,則應注重開發中游戲產品的合規設置,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積極推進游戲出海業務。

03、toB業務的內外部承壓

騰訊此次財報中,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營收增速、營收規模成為一大亮點。2021年全年,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4%至1722億元。根據財報披露,金融科技服務收入的增長主要反映了商業支付金額的增加。

企業服務收入同比快速增長,乃由于傳統產業的數字化及互聯網行業的視頻化趨勢,以及自2020年11月合并易車的企業服務收入的貢獻。

盡管toB業務發展勢頭不錯,但騰訊也并非高枕無憂。比如,在金融科技業務發展上,最近有關互聯網金融平臺監管的消息也越來越多。

面對騰訊相關金融科技業務是否會分拆成控股公司的問題,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表示,確實在與監管方探討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行性,監管方顯然是希望通過金融控股公司來監督系統性風險,能夠獲得一張金融控股公司的執照,對于行業和公司而言都是積極的。如果騰訊能夠達到相關標準并獲得這樣一張執照,某些組織架構方面的變化,對于公司業務不會造成實質性影響,影響偏中性和短期,長期來看依然是積極的。

金融科技面臨外部的不確定性,而云業務則已經開始步入調整期。上周,有媒體報道騰訊多個事業群正在進行人員縮減,其中CSIG(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是一個重災區,由于去年教育行業“雙減”影響,騰訊云2部(教育)被縮減得非常厲害,之后會和其他部門合并。另外還有“銷售助理”這樣較為邊緣的崗位會被裁掉或調往地方子公司。這些系列動作也被業內解讀為騰訊急于在toB業務實現盈利目標。

劉熾平此次也回應稱,“目前,互聯網行業正在遭遇結構性的挑戰和改變,騰訊作為其中參與者也會主動進行調整。過去,行業是競爭驅動型,投入較大;現在,相比短期收益大家更關注長線業務發展,更健康地投入,尤其是對營銷成本、運營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優化。我們也對虧損業務進行了成本優化動作,以便保持更加健康的增長。”

騰訊方面還指出,云服務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有時候為了取得更大的市場規模,獲取更多客戶,需要提供更大力度的價格折扣,更優質的客制化服務,這些可能都會導致利潤率的下降,甚至出現負利潤率,此外當然還有巨大的市場營銷和渠道投入。當業務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就可以將自己研發的產品重復提供給不同客戶,從提高利潤率,同時向既有客戶推薦我們的平臺服務(PaaS),其利潤率高于基礎設施服務(IaaS)。 我們的云業務,包括IaaS和PaaS,目前還處于凈虧損的狀態,而SaaS業務一直都有成本,但是還沒有產生很多營收,所以都是虧損業務。未來我們會不斷提升云業務的盈利水平,也不斷提高SaaS業務的變現能力。

騰訊在財報中表示,目前將優先考慮擴大SaaS的業務規模,而非追求顯著的收入,國際市場上核心企業服務SaaS商業化的成功經驗,以及本土PaaS支出的重大規模及高速增長,印證了核心企業服務SaaS在中國的商業化潛力。

鑒于市場環境的變化,我們正重定IaaS及PaaS的發展重心,從單純追求收入增長,轉向以為客戶創造價值及實現高質量的增長為目標。相信從長遠來看,這些重心的改變將使我們的客戶受惠,并改善我們的利潤率。

(黎虹豆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溧水县| 屯昌县| 砚山县| 常山县| 华蓥市| 沙坪坝区| 固始县| 得荣县| 上杭县| 石城县| 湄潭县| 毕节市| 横山县| 梓潼县| 台东县| 西平县| 莆田市| 昭通市| 顺平县| 永顺县| 龙胜| 合山市| 威信县| 永寿县| 忻州市| 武宣县| 曲水县| 奉新县| 岫岩| 封开县| 丰城市| 齐齐哈尔市| 余江县| 三江| 息烽县| 开阳县| 黄骅市| 宣恩县| 石渠县| 从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