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雪豹財經社 高旭洋
騰訊音樂獨家版權堡壘被打碎的第二個完整季度,營收、利潤雙降。
2022年3月22日,騰訊音樂發布2021年Q4及全年財報,四季度營收76.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8.7%,這是騰訊音樂自2018年上市以來單季營收首次同比負增長。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6億元,同比大幅下滑55.33%。
騰訊音樂四季報中,兩大業務板塊——社交娛樂服務占比62.16%、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占比37.84%。作為“現金奶牛”的社交娛樂業務,收入47.3億,同比下滑15.2%,成為拖累本季度營收同比下滑的主因;而作為騰訊音樂的起家業務,在線音樂服務收入28.8億,僅增長4.3%。
在失去獨家版權護城河、廣告監管風聲鶴唳、各方泛娛樂平臺爭搶用戶的當下,騰訊音樂只能在風暴中改變,嘗試守住王座。
殺兵四起
去年8月底一紙放棄獨家版權的公告,讓騰訊音樂多年的“強護城河”悄然崩塌。
隨即而來的是來自四面八方的風暴。
從四季報來看,拖累在線音樂板塊業績下滑的主因,是獨家音樂再授權、數字專輯銷售和廣告業務的下降。四季度,上述業務同比下降21%至9.4億元,上一季度這一板塊同比增速還保持在15%左右。
對于用戶來說,失去了獨家版權優勢的騰訊音樂平臺不再是唯一選擇。此前,騰訊音樂通過收購實現了獨家曲庫資源市占率超過80%,是在線音樂版權領域的絕對王者。但也因“經營者集中”引來監管。
2021年,騰訊音樂不僅丟失獨家音樂版權優勢,而且開屏廣告治理、飯圈文化監管也影響了騰訊音樂其他在線業務收入。去年7月,監管部門對開屏廣告等進一步規范,一定程度上對QQ音樂等廣告收入造成了影響。同年8月底,網信辦發文要求進一步加強“飯圈”治理,QQ音樂、網易云音樂等平臺為限制粉絲刷數據,均對數字專輯的重復購買做出限制,默認每個用戶僅可購買1張,數字專輯銷售受到影響。
城內根基動搖,城外殺兵四起。騰訊音樂的“現金奶牛”業務板塊也受到直接打擊,面臨著音樂娛樂品類迭代的消解。
季報顯示,2021年Q4騰訊音樂社交娛樂業務的MAU(月活躍用戶數)為1.75億人,同比減少4800萬人。社交娛樂移動月活用戶數已經連續七個季度同比下滑。這直接導致了“現金奶牛”營收的縮水:社交娛樂業務及其他業務營收47.3億元,同比下降15.2%。
公司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解釋,四季度用戶量同比下滑,主要原因是輕度用戶流失到了其他泛娛樂平臺。
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已經成為華語流行音樂創作、宣發的新前線。中信證券在研報中稱,短視頻應用、垂直類直播應用等對于用戶娛樂時間的競爭仍在持續,抖音、快手等平臺對騰訊音樂社交娛樂用戶造成一定分流。
從財報看,面對音樂娛樂服務品類迭代對護城河的消解,騰訊音樂在打防守戰,試圖穩住在線音樂收入,做好存量用戶的沉淀和變現。在線音樂付費率從去年同期9%漲至12.4%。完成了2020 年底公司提出的每季度新增400萬-500萬訂閱用戶的目標。
騰訊音樂管理層還在財報電話會中表示,過去3年公司將用戶增長的目標放在了ARPPU(每付費用戶平均收益)之前,但從今年開始會關注用戶增長質量。即正在調整與競爭品類之間“搶人大戰”的策略。
不過,在用戶增長乏力的情況下,騰訊音樂為提升現有用戶付費率也付出了不少代價:選擇了最簡單粗暴的促銷手段。
在四季度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量增加了36.1%的情況下,音樂訂閱的收入僅增長23.5%。這主要由于四季度額外的促銷活動,使得在線音樂業務ARPPU同比減少了9.6%至8.5元人民幣。
監管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短視頻競品來勢洶洶,騰訊音樂亟需重建護城河。
穿越風暴
面對護城河的消解,對內,騰訊音樂選擇了“以長補短”的對策。
據Q4財報,騰訊音樂長音頻MAU超過1.5億,同比增長65%。有聲書、博客等長音頻,即是騰訊音樂為主業尋找到的補充,與音樂均屬于“耳朵經濟”。這一板塊帶來的提升,成為騰訊音樂四季報少有的亮點。
這與長音頻的優勢不無關系,相較于視頻,長音頻有著更強的陪伴屬性,且消費場景更為多元化,開車、步行時均能夠收聽。
騰訊音樂在長音頻領域布局已久。2019年底,旗下酷我音樂發布“百億聲機”計劃,投入百億扶持長音頻內容創作。2021年1月,騰訊音樂以27億收購懶人聽書,同年4月推出新品牌“懶人暢聽”,不斷加碼長音頻領域。閱文集團在版權上游的優勢,則為騰訊音樂在長音頻領域的布局提供了造血能力。這些布局的成果,在2022年四季報體現了出來。
對外,騰訊音樂則在利用騰訊生態找突破口。
四季度財報顯示,騰訊音樂與微信視頻號合作的五月天除夕音樂會直播,共吸引了微信生態內的1400萬人觀看。2021年12月,騰訊音樂與視頻號合作的西城男孩直播演唱會,更是成為騰訊生態的現象級創新。截至演唱會結束,直播間共有2121.5萬人觀看,1.4億點贊量。
此外,騰訊音樂的現金流,給重建護城河提供了彈藥。四季報顯示,騰訊音樂賬面上依然有近250億元的現金。
四季度,騰訊音樂一般及行政開支1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8%,全年一般及行政開支同比增長29.3%,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對研發的投資。
研發開支的增加落在產品端,即為去年下半年推出的TME數字藏品、TME LAND等。
2021年12月31日,騰訊音樂推出首個虛擬音樂嘉年華TME LAND,本季度財報電話會即在TME LAND舉行。公司管理層稱,TME LAND將融入到元宇宙的應用中,用于虛擬音樂會、虛擬K歌房、虛擬展廳等。
長音頻、騰訊生態、元宇宙研發,是當下騰訊音樂重建護城河的重點。但短期內,騰訊音樂依然要面臨又一場風暴:管理層預計2022年營收將同比下降5%左右,其中一季度最為艱難,預計營收同比下降15%-17%左右。
總體來看,放棄獨家音樂版權、音樂娛樂品類迭代,都是騰訊音樂面臨的時代性沖擊,再筑護城河之路雖然已經啟程,但依然在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