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查沁君
3月24日,智聯研究院發布《2022上市公司人才需求及發展環境報告》,從人才需求、福利待遇、員工體驗等方面,分析國內上市公司當前的招聘現狀。
Wind數據顯示,2019年到2021年間,上市公司從3996家發展至4965家,三年間增加969家,年均增速約11%。企業總市值分別增長15.46萬億元和14.7萬億元,目前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104.89萬億歷史最高水平。
2021年1-2月,上市公司招聘規模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但總體招聘規模比2019年同期低8%。2022年1-2月,上市公司招聘規模已超出2019年同期46%。
上市公司在疫情下的薪資表現同樣堅挺。2020年前兩季度,其走勢依然保持平穩增長,三季度微跌,四季度繼續增長。長期來看,上市公司招聘薪資領先全平臺總體水平10%以上。
上市公司超六成職位集中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分別占31.1%和33.9%。二線和三線以下城市各占不到兩成。

上市公司招聘更集中在互聯網和高精尖行業。招聘需求前四行業分別為互聯網/電子商務、計算機軟件、物流/倉儲、集成電路。今年1-2月,其招聘職位數占比分別是16.4%、13.7%、8.4%、5.2%。教育/培訓/院校排名第九,占比2.7%。
智聯研究院認為,這些技術壁壘高的行業,更容易在市場優勝劣汰下形成大型上市公司,或本身需要強大的資本和技術投入,因此天然產生巨頭企業。
從招聘要求看,相比經驗,上市公司招聘對學歷要求較高,34.4%職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不限經驗的崗位占比達44.3%,高于全平臺總體水平。

“對于多數發展成熟的上市公司,在完善的培訓體系及晉升制度下,經驗似乎只是時間問題,上市公司將更多目光聚焦在學習能力上。”智聯研究院解釋,技術密集型行業也決定其對人才的知識技術要求更高,因此學歷門檻較高。同時,上市公司大規模招聘應屆生,因此經驗要求不高。
調研顯示,上市公司公積金覆蓋率比非上市公司高22%。各類商業保險覆蓋率也明顯高于非上市公司。其中,補充醫療保險的優勢突出。
54.7%的上市公司為員工提供股票期權,92%提供餐費等補貼。八成上市公司有食堂、幼兒園、圖書館、母嬰室等福利設施,比非上市公司高20%。此外,法定節假日和帶薪休假是標配,88%上市公司可享男士陪產假。
上市公司員工穩定性高,平均在職時長4年11個月,比于非上市公司長13個月。上市公司也更加注重人才培養,其職業培訓的覆蓋率為100%。
上市公司女性的晉升通道相比更為順利。去年上市公司晉升員工中,女性占42.4%,比非上市公司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