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倩楠
編輯 | 翟瑞民
在新冠肺炎感染者快速增長的情況下,2020年武漢疫情期間被廣泛應用的方艙醫院,近來又受到多地政府青睞。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其中明確,新冠肺炎無癥狀感染者以及輕癥病例將實行集中隔離管理,不再需要收治到定點醫院。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在3月1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雖然不收治到定點醫院,但這些感染者都是核酸陽性,具有傳染性。而由于現有的隔離點還需要滿足密接人員、入境人員、中高風險地區人員等隔離需求,多地選擇建設方艙醫院用以收治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
焦雅輝3月22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目前,全國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的方艙醫院有33家,分布在12個省的19個地市,其中建成的有20家,在建的有13家,床位總計3.5萬張。這些方艙醫院主要是集中在吉林、山東、云南、河北、福建、遼寧等地。
方艙醫院的概念來自于國外,作為一種應急醫療設施,于20世紀60年代在戰爭中被應用并逐漸發展完善。2020年2月,為了應對武漢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在武漢緊急啟動了方艙醫院建設,臨時征用會展中心、體育館等大型公共活動場所,通過快速改建,并派駐醫療隊,形成了用于收治新冠肺炎輕癥患者的臨時醫院。
據國家衛健委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發表的《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方艙醫院建設管理探討》一文介紹,方艙醫院由一系列具有不同醫療或技術保障功能的方艙組合而成,具有實施早期治療的能力。方艙內不僅具備流動水手衛生設施、藥品及無菌物品存儲、器械消毒滅菌、持續的電源供應等條件,還可開展手術,進行檢驗、彩超、X射線等檢查。
2020年2月5日,武漢第一批三家方艙醫院完成建設開艙收治患者,提供4000張床位。截至2月底,武漢市共建成16家方艙醫院,實際開放床位13000多張,累計收治患者1.2萬人。
“我們在武漢疫情時,對于方艙醫院的建設與管理取得了很多經驗。”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譚曉東教授向界面新聞介紹,考慮到新冠肺炎作為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即使無證癥狀感染者、輕癥患者也存在著傳播風險,為了有效切斷傳播途徑,需要將他們進行集中隔離管理。方艙醫院不僅可以滿足患者的基本醫療需求,還有利于節約定點醫院的醫療資源。
焦雅輝也指出,從收治效果來看,近期各地已經建成的方艙醫院在疫情處置過程中發揮了非常好的快速收治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患者的作用,同時也有效緩解了當地醫療資源緊張以及保證正常醫療服務需求的壓力。
焦雅輝表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要求各省根據疫情形勢建設或者拿出建設方案,保證每個省能夠至少有2-3家方艙醫院,“即便現在沒有建設,也要拿出建設方案,確保在需要啟用方艙醫院時,能夠在兩天之內建成并且投入使用。”
譚曉東對界面新聞強調,現在需要注意的是,武漢疫情方艙醫院與最近建成的方艙醫院相比,性質是完全不同的。
譚曉東表示,此前武漢發生疫情時,雖然方艙醫院的功能也是收治確診輕癥患者,但當時患者感染的是原始毒株,癥狀要比現在的感染者更明顯。近期我國流行毒株主要為奧密克戎,與原始毒株相比更為溫和。此外,武漢疫情時,感染人群并沒有接種過疫苗,而現在絕大多數人已經通過接種疫苗獲得了免疫,無證癥狀感染者和輕型患者比例大大提升。
據了解,目前國內各地建設的方艙醫院空間布局更加合理,設備更加先進,包括采用了一些智能化的設施,使得醫護人員能及時掌握艙內人員生活、治療情況,極大地提高了方艙醫院的運轉效率。而且,方艙醫院運轉體系也比較成熟,據南昌新聞網消息,南昌新建區欣悅湖方艙醫院從19日接到指示啟動建設,到具備投入使用條件,僅用了4天時間。
吉林省目前是本輪疫情的高發地區,吉林省衛健委副主任張力在3月23日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吉林全省已建成方艙醫院13個,其中長春市5個、吉林市7個、琿春市1個;在建方艙醫院4個,其中長春市3個、吉林市1個。方艙醫院共有床位22973張,在建床位7841張。
此前,有專家建議,隔離點應采取單人單間的隔離形式。對此,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興旺在3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因為都是感染者,所以不需要單人單間隔離。在隔離點有很好的隔離設備,同時工作人員都是閉環管理,只要做好個人防護,做好消毒隔離,不必擔心會發生交叉感染。
譚曉東表示,建設方艙醫院并不是疫情嚴重的標志,結合奧密克戎變異株毒性減弱、隱蔽性、傳染性增強的特點,無癥狀感染者與輕癥患者比例上升,建立方艙醫院是一種“未雨綢繆”的措施,有助于提升我們對于疫情的應急處置能力。
界面新聞注意到,方艙醫院已被納入部分地區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中。2021年年初,南昌市就出臺了《關于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 》,其中提到,要在2025年底前,全面建成“省內一流、國內領先”的公衛應急管理體系,要求各縣區至少確定1處方艙醫院建設預留應急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