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崔鵬
3月23日晚間,騰訊控股(0700.HK)發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四季度及年度業績報告。
去年第四季度,騰訊依然處于快速增長通道中,但利潤表現在持續下滑。單季營收1442億元,同比增長8%,調整后的凈利潤為248.80億元,同比下滑25%。
從全年數據看,騰訊總營收為5601.2億元,剔除處置京東股票影響的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凈利潤為1237.88億元,這也是五年來騰訊凈利潤增速最慢的一年。
馬化騰表示,中國互聯網行業正在遭遇結構性的挑戰和改變,邁向更健康的模式,“我們正在積極適應新環境,降本增效,聚焦重點戰略領域,爭取長期可持續增長?!?/p>
在業務層面,從財報公開信息看,海外游戲拓展(騰訊并未將其定義為“游戲出?!保?、短視頻和企業服務將成為騰訊未來重點投入的業務板塊。
而短期內廣告、投資、數字內容和社交平臺業務都將繼續承壓,隨之而來的是持續人員優化與組織調整。
監管廣告庫存對騰訊影響更大
去年全年騰訊的網絡廣告業務收入為886億元,同比上漲8%。騰訊廣告業務在上半年增長強勁,但下半年受到監管環境影響,收入大幅放緩。
具體到第四季度,騰訊的網絡廣告業務收入為215億元,同比下降4%。
騰訊公司首席戰略官James Mitchell認為,影響騰訊廣告收入最大的因素是對廣告庫存的監管。在過去幾個季度中,相較于整個互聯網廣告行業,騰訊的廣告業務受到的影響更大。
主要原因是在騰訊的廣告客戶構成中,包含很多受到監管影響很大的行業,比如教育、游戲和房地產等公司。這些廣告客戶的競價受到直接影響,貢獻的廣告收入下降。比如在線教育行業的客戶,2020年在騰訊廣告營收中的占比為10%-15%,但2021年四季度這個占比只有1%-3%左右。
而其它監管因素例如限制預載廣告以及《個人信息保護法》等,雖然降低了廣告投放的精度,但并沒有壓減廣告庫存,只是對廣告庫存的使用方面有限制,所以對騰訊的影響相對較小。
此外,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在溝通會上還透露,2022年晚些時候騰訊將開啟短視頻(微信視頻號)信息流廣告的測試,這對于騰訊廣告業務來說,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利好消息。
金融科技和游戲監管壓力較大
騰訊的游戲業務、數字內容服務和社交平臺產品由于監管因素和高度行業競爭,都出現了營收增速放緩的情況。
James Mitchell表示,目前國內游戲產業的情況尚不明朗,從過往經驗來看,如果新游戲上市斷檔,那舊游戲的創收能力就非常重要。
去年騰訊游戲的業績亮點在于海外市場,全年國際市場游戲收入增長31%至455億元,主要得益于《PUBGMobile》、《荒野亂斗》及《部落沖突》等游戲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統計數據離不開騰訊對被投公司Supercell遞延營收的操作,這部分營收前幾個季度都有,但在四季度被一次性計入損益表之中。
此前市場曾有傳聞稱,游戲產業的未成年人保護政策將進一步延伸至成年人。劉熾平對此表示,騰訊和行業一直在積極配合監管進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但無法預測是否會有進一步的監管政策延伸。
海外游戲業務拓展也會受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監管周期的影響,但暫時并未出現增速放緩的情況。
至于傳聞中的金融控股公司,劉熾平表示,騰訊確實在與監管方探討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行性,監管部門希望通過金融控股公司來監督系統性風險,而獲得一張金融控股公司的執照對行業和公司而言都是積極的。
“監管方此前確實在市場上發了兩張這樣的執照,所以說架構和標準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如果騰訊能夠達到相關標準并獲得這樣一張執照,公司會欣然接受,當然這意味著某些公司組織架構方面的變化,但對公司的影響將是中性和短期的,長期來看依然是積極的?!眲肫秸f。
云業務仍處于凈虧損狀態
2021全年,騰訊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3%至518.8億元,騰訊官方表示投入主要集中在服務器、操作系統、芯片和SaaS等領域。
當下云服務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各家廠商為了取得更大的市場規模,獲取更多客戶,需要提供更大力度的價格折扣,以及更多定制化服務,這些都會導致利潤率的下降,甚至出現負利潤率。
再加上巨大的市場營銷和渠道投入,導致騰訊的云業務(包括IaaS和PaaS),目前還處于凈虧損的狀態,而SaaS業務目前的營收規模也較小,所以都在虧損。
劉熾平表示,當這部分業務達到一定規模時,騰訊就可以將自己研發的產品重復提供給不同客戶,以提高利潤率,同時向既有客戶推薦騰訊的平臺服務(PaaS),其利潤率高于基礎設施服務(IaaS)。
持續退出投資項目 收益將用于新的投資
年報顯示,騰訊2021年處置及視同處置收益約為1180.51億元,其中包括處置京東集團股份收益780億元,對旗下一家游戲公司的會計政策變更產生收益116億元,對搜狗的私有化產生的收益38億元,以及其他價值變動等。
在過去幾年,騰訊每年都會減持幾十億美元的投資公司持股,其中尤以過去四個月對京東和SEA進行的減持最被二級市場關注。
去年12月23日騰訊曾宣布,計劃將所持有的4.57億股京東集團股份作為中期股息派發給股東。派發完成后,騰訊持有京東股份占比將從17%降至2.3%,不再為第一大股東;劉熾平同時將卸任京東董事。以實物分派京東集團股份的股票,預期將于今年3月派發給合資格股東。
本次減持帶來的780億元收益,更多被市場看做一次性因素而并非正常經營利潤增長。
James Mitchell認為,總體來看騰訊減持股票的速度,跟投資新公司的速度基本持平,“也會抓住某些公司,包括騰訊自己股價回調的機會進行投資?!?/p>
從賬面數據看,目前騰訊核心業務的現金流表現平穩,能夠支持包括視頻號、企業服務以及海外游戲拓展等內部業務的投資。
非核心業務繼續精簡 人員持續優化
劉熾平在電話會議中解釋稱,騰訊過去幾年的員工高增速主要原因是行業競爭加劇、騰訊對某些領域的戰略投資以及公司業務拓展的需求。
今年騰訊將針對某些非核心業務做精簡,“每年都有員工離職,有時候我們也會控制員工離職的數量?!眲肫皆谪攬箅娫挄h上表示,在某些非核心業務中,騰訊的員工數變動將不斷趨于合理。
過去兩年互聯網行業對人才的爭奪、大力進行市場營銷,都極大壓縮了騰訊的利潤率空間,這也是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
“我們強調了人員、成本和運營方面的優化,”劉熾平預計,“2023年起騰訊將形成更為穩定的成本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