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從疫苗到口服藥,復星醫藥的新冠漂流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從疫苗到口服藥,復星醫藥的新冠漂流

疫苗的故事不再,資本市場又盯上了新冠特效藥。

文 | 盒飯財經 高達

編輯 | 王靖

經歷了近一年頹勢的復星醫藥久違地迎來了好時光。

自上周起,受到藥品專利池組織(MPP)授權國內5家醫藥公司生產輝瑞新冠仿制藥等消息影響,復星醫藥連續幾個交易日大漲,多家證券公司在調研報告中給出利好評價,看好復星醫藥未來前景。

而在此之前,這家醫藥公司自去年8月股價達到歷史高點以來,此后7個多月的時間中一直處于不斷下跌的狀態,港股及A股股價均跌去了六成左右,郭廣昌的個人身家較去年高點縮水了至少10億美元。

復星醫藥在資本市場上遭遇的冷暖與疫苗緊緊相連,人們對疫苗的關注程度遠大于這家公司本身的業績情況。

疫情之前,它一直被人們詬病為投資公司而非一家真正的醫藥公司,股價常年低迷。疫情之初,它因為引進德國BioNTech的mRNA新冠疫苗而受到追捧,股價隨著疫苗生產的推進而不斷攀升,4個月內股價翻倍,2021年8月達到歷史新高。

但在此后,復星醫藥的mRNA疫苗復必泰在國內市場卻再無更進一步動作,于是股價一路下滑,2個月內暴跌50%。郭廣昌也很少在公開場合談論mRNA疫苗進展,他關于疫苗國內進展的表態是,“看復星醫藥,千萬不要只看疫苗,我們還有好多好產品?!?/p>

他呼吁大家多關注關注復星醫藥的其他業務,疫苗不是他們的全部——但無論是一年前復星醫藥的暴漲,又或是前兩天復星醫藥的強勢反彈,無一例外均和疫苗或新冠特效藥有關。

昨日晚間,復星醫藥公布了2021年業績報告。復星醫藥去年營收390.05億元,同比增長28.7%;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47.35億元,同比增長29.28%;歸屬于上市公司扣非凈利潤32.77億元,同比增長20.6%。

復星醫藥將營收增長一部分歸功于包括新冠疫苗復必泰在內的新品及次新藥品貢獻,稱包括復必泰在內的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藥業務中收入占比超過25%。去年至今,復必泰已經在港澳臺地區接種,截至今年2月末三地累計接種超2000萬劑。復星醫藥未透露復必泰的具體銷售規模,但表示其銷售規模已超10億元。

與2021年3季度業績公布的情況類似,復星醫藥的股價同樣在財報發布后下跌。A股及港股股價均在早間開盤后大幅回撤,截至收盤,A股跌去了6.77%,港股跌去了5.92%。

復星醫藥董事長兼CEO吳以芳在財報后的媒體溝通會上說,“復必泰在內地的申請還在審批當中,目前沒有更多的消息可以分享。”

1、

國內一眾醫藥公司中,郭廣昌是最早認識到疫苗商業前景的企業家之一。

他沒有選擇像其他一樣自行研發mRNA疫苗,而是與德國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技術均來自于BioNTech,復星醫藥僅負責疫苗在國內的本地化生產及銷售,這讓它得以在早期領先大部分國內醫藥公司。

按照復星醫藥自己的表述,復星醫藥在2020年1月與BioNTech首次接觸,僅用6周時間雙方就達成合作,獲得其mRNA新冠疫苗在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內獨家開發及商業化權益,甚至搶在了國外藥企輝瑞之前,輝瑞一直是BioNTech的合作伙伴。

“大家都認為我們比輝瑞快”,吳以芳稱,他們早在武漢封城當天就確定了疫苗為集團主要任務之一,當他們開始布局疫苗、挑選合作方案時,還沒有其他企業競爭。

當年7月,復星醫藥引進的BNT162b1疫苗獲得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注冊審評受理;次月,復星醫藥開始臨床I期試驗。

11月,輝瑞與BioNTech在國外宣布BNT162b2(BNT162b1的姊妹款,中文名“復必泰”)III期臨床測試取得突破進展,有效率達到95%,遠超美FDA定下的50%有效率的要求,這是世界上首款公布III期臨床測試結果的新冠疫苗產品,同時也是當下使用最廣泛的mRNA疫苗。

作為BioNTech相關疫苗在大中華區的獨家授權代理商,復星醫藥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者。郭廣昌當日晚在自己的個人微信公眾號同步了這一喜訊,稱期待疫苗能今早在中國上市使用。復星醫藥兩地市值在一天之內暴漲230億元。

之后,復星醫藥放棄了BNT162b1疫苗的后續臨床試驗,轉而積極推進BNT162b2。復星醫藥在當月的電話會議上稱,上述疫苗進入中國市場,僅需要開展橋接試驗,相當于涵蓋Ⅰ期、Ⅱ期臨床試驗,而不需開展漫長的三期臨床試驗,上市速度將大大加快。

此后復星醫藥的相關疫苗推進工作不可謂不快。11月13日復星宣布BNT162b2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批準,僅12天后就宣布將在江蘇開展II期臨床試驗。復星醫藥一位高管曾對外表示,試驗用疫苗在報關后,“連夜”送往試驗地點。

國外,美國于12月宣布批準緊急使用BNT162b2疫苗,并在月底成為世界衛生組織首款核準使用的新冠疫苗。次年1月,中國香港批準BNT162b2疫苗在港的緊急使用,預計3月初開始接種。

這讓復星醫藥成為國內一眾mRNA疫苗選手中的領跑者,它的一些競爭者甚至還未啟動臨床試驗。當年12月,財新在報道中稱,復星醫藥在上海建立的mRNA疫苗冷庫即將啟用,該冷庫將用于存放從國外進口的BNT162b2疫苗。同時,復星醫藥擬在國內建設mRNA疫苗產業化基地,一期項目建成后將達產2億支。

當時復星醫藥對復必泰在國內的獲批上市保持著極樂觀的態度,前述高管彼時已經對外透露,稱未來新冠疫苗上市后價格不會太高。他稱,復必泰的II期試驗中的960名受試者在接受了2劑接種并隨訪半個月后,未出現不良反應,“說明我們這塊疫苗是非常安全的,中國和海外的數據是一致的。”

2021年5月,復星醫藥與BioNTech宣布在國內成立合資公司,進行復必泰疫苗的本地生產及商業化,合作再進一步。當時媒體報道稱,復星醫藥在一次投資者電話會議上透露當前上海的疫苗生產線已經準備就緒,年產能在3.5億到4.2億劑,未來可擴大至10億劑。

2、

彼時外界都認為,復星醫藥的mRNA疫苗有望年中在國內實施接種?!敦斀洝冯s志援引復星醫藥內部人士說法,稱他們已經做好一切準備,只要批文下發即可上市。BioNTech的CEO Ugur Sahin也對外稱,預計復必泰疫苗最晚將于當年7月前在中國獲批。

一些投研機構已經開始估測復必泰上市后將會給復星帶來的利潤規模。東吳證券給予復星醫藥買入評級,稱參照輝瑞2021年1季度確認的34.62億美元的疫苗收入,預計mRNA疫苗上市后,“將給復星醫藥帶來巨額業績彈性”。

6月的股東大會上,復星醫藥對外透露,除復必泰仍在等待審批外,關于藥學的審批流程已基本完成,后續要開展的審批要求和資料也基本都梳理清楚。他們預計,合資協議能在當月落實,8月建成本地化生產線,開始正常生產。與此同時,復星醫藥也開始大量招聘疫苗相關的銷售人員。

7月14日,復星醫藥再度更新疫苗進展,稱國家藥監局對復必泰疫苗的審定工作基本完成,已通過專家評審,進入行政審批階段。“我們和藥監局等部門的溝通很順暢,有關部門對疫苗審批也是一分一秒抓得很緊”,吳以芳說。

此后半個月復星醫藥兩地股價不斷上漲,并在8月上旬達到歷史最高點,股價較年初已經翻了超過一倍。但人們卻沒有等來復必泰疫苗的如期上市。

8月23日,復星醫藥公布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復必泰疫苗仍處于II期臨床階段,“II期臨床試驗等工作亦在有序推進中”。當日,美國FDA正式批準復必泰疫苗在美上市,可為美16周歲及以上人士施打。

吳以芳在當時對媒體說,美國FDA的完全批準表示從法律上認可這款mRNA疫苗的技術路線,認可BioNTech的生產技術和生產質量,同時也認可這款疫苗的療效和安全性。

他針對國內市場的表態已經沒有此前樂觀,他說,后續他們會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路徑,適時向港澳監管部門提出注冊申請,同時也將按內地要求推進mRNA新冠疫苗的注冊工作,希望能將該疫苗早日推向市場。

郭廣昌則開始呼吁說,疫苗不是復星的全部,它只是復星醫藥的一個產品。他說,復星當初與BioNTech合作研發疫苗是最不確定、最不靠譜的一個投資,他們的初心是為國家抗疫多一種選擇,“我們沒有要靠疫苗來提升復星醫藥的價值,復星未來的發展也不是疫苗就是我們的全部,無論結果如何都會這么做”。

11月,市場上開始流傳復星醫藥疫苗事業部的裁員消息,相關報道稱裁員是由于疫苗遲遲未能上市,因此通過裁員節約成本。界面新聞稱,裁員計劃在11月中旬提出,全疫苗事業部提出了10%的優化指標,但相關計劃還存在變數。復星醫藥對外否認裁員。

直至當下,復星的復必泰疫苗仍然處在II期臨床試驗中。在國內疫苗接種率已超過87%的情況下,復必泰在國內市場前景有限。復星醫藥相關負責人向字母榜表示,復必泰國內審批情況以公告內容為準,沒有更多消息透露。

目前,復星醫藥從復必泰疫苗中獲得的收入均來自于其在港澳臺地區的銷售。財報顯示,它在2021年上半年從中確認了5億余元的收入,2021年全年從中獲得了超過10億元的銷售收入。

復星醫藥未透露復必泰帶來的利潤情況,不過由于復必泰的采購成本、與BioNTech的分成以及7000萬美元的授權里程碑費用,拉低了復星醫藥整體的毛利率,2021年前三季度復星醫藥的毛利率下降了5.3%。

3、

疫苗的故事不再,資本市場又盯上了新冠特效藥。

3月18日,復星醫藥對外確認了MPP向其授權輝瑞口服新冠治療藥物奈瑪特韋(nirmatrelvir)仿制藥生產,以及向覆蓋全球約53%人口的95個中低收入國家供應奈瑪特韋/利托那韋組合包裝簽訂《分許可協議》。

復星醫藥是此次MMP授權的5家中國藥企之一,其他4家為華海藥業、普洛藥業、九洲藥業及上海迪賽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除九洲藥業僅被授權生產原料藥外,包括復星醫藥在內的其他4家藥企可同時生產“原料藥+制劑”。

此前,國家藥監局已于今年2月附條件批準輝瑞生產的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進口注冊,這是第一個獲的國內批準的外國新冠治療藥物,也是國家藥監局批準的首款治療新冠肺炎的口服藥物。

相關消息見報后,幾家公司股價紛紛強勢上漲,復星藥業及普洛藥業均在21日實現漲停,他們被統稱為“新冠口服藥概念股”。

不過,他們獲得銷售的許可范圍并不包括中國(中國醫藥負責輝瑞新冠口服藥在大陸市場的商業運營)。一些醫藥行業人士認為由于該仿制藥授權主要供給中低收入國家,其售價偏低,利潤空間有限。加之該藥品生產過程需從全球采購38種不同的原料和試劑,相關原料藥企業或許受益更大。

國金證券在其研報中稱,獲得MPP 授權的企業需要自行解決聯合包裝中的利托那韋的來源,因此他們看好相關上游原料藥及中間體企業。天風證券同樣表示,未來隨著Paxlovid的全球范圍獲批與MPP協議的全球銷售,相關供應鏈訂單需求量可觀且有望保持擴張。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從長遠戰略上看,對展示負責任大企業形象和影響力會帶來正效應。

復星醫藥亦在公告中稱,鑒于本次許可旨在幫助中低收入國家可負擔地獲取相關藥品,因此定價將低于原研產品或在其他中高收入國家的售價。他們稱對公司業績影響無法預計。

這不是復星醫藥及國內藥企第一次獲得MPP仿制藥授權。今年1月,包括復星醫藥在內的5家中國藥企同樣獲得了默沙東新冠口服藥Molnupiravir的仿制授權。當時獲得授權的石家莊龍澤制藥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說,藥品主要銷往第三世界國家,預計銷售價格不會太高。

除此之外,藥企在獲得授權后,仍需進行相關試驗及在當地注冊申報上市工作,也需一定時間才能推向市場。按照MPP的說法,第一批藥物Paxlovid藥物可能將在今年12月前供應,分析公司Airfinity預計到明年5月仿制藥才會大規模面向市場。

吳以芳在業績會上說,復星醫藥在獲得授權仿制后,還需進行新冠口服藥的的研發,考慮到制劑的等效、原料成本的競爭力等問題,仍需要一定時間去進行工藝開發和工藝驗證。他預計年底復星醫藥將向WHO提交相關仿制藥的申請。

復星醫藥的股價在消息傳出后短暫地漲了幾日,之后再度轉跌。負責輝瑞新冠口服藥在大陸市場商業化運營的中國醫藥,在14個交易日內經歷了230%的非理性上漲之后,終于出現回撤,兩日跌去了11.64%。

1. 《國產mRNA新冠疫苗,為何遲遲難問世?》 財經雜志

2. 《直擊復星醫藥股東大會:mRNA新冠疫苗審批進展成焦點》 每日經濟新聞

3. 《從整合者轉型進入創新無人區,復星醫藥蛻變底氣從何而來,萬字長文詳解復星醫藥創新版圖》 復星醫藥

4. 《復星醫藥國產mRNA疫苗來了!最快月底上市,月產能可達1-2億劑》財經雜志

5. 《新冠疫苗獲批在即,復星醫藥“趕進度”:工廠已落地,3.5億劑產能已就緒》經濟觀察報

6. 《復星醫藥吳以芳回應新冠疫苗上市:會與監管部門溝通》 第一財經

7.《復星醫藥一年凈賺47億,120萬元/針抗癌藥售出超百份,預計新冠仿制藥年底報批》時代財經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從疫苗到口服藥,復星醫藥的新冠漂流

疫苗的故事不再,資本市場又盯上了新冠特效藥。

文 | 盒飯財經 高達

編輯 | 王靖

經歷了近一年頹勢的復星醫藥久違地迎來了好時光。

自上周起,受到藥品專利池組織(MPP)授權國內5家醫藥公司生產輝瑞新冠仿制藥等消息影響,復星醫藥連續幾個交易日大漲,多家證券公司在調研報告中給出利好評價,看好復星醫藥未來前景。

而在此之前,這家醫藥公司自去年8月股價達到歷史高點以來,此后7個多月的時間中一直處于不斷下跌的狀態,港股及A股股價均跌去了六成左右,郭廣昌的個人身家較去年高點縮水了至少10億美元。

復星醫藥在資本市場上遭遇的冷暖與疫苗緊緊相連,人們對疫苗的關注程度遠大于這家公司本身的業績情況。

疫情之前,它一直被人們詬病為投資公司而非一家真正的醫藥公司,股價常年低迷。疫情之初,它因為引進德國BioNTech的mRNA新冠疫苗而受到追捧,股價隨著疫苗生產的推進而不斷攀升,4個月內股價翻倍,2021年8月達到歷史新高。

但在此后,復星醫藥的mRNA疫苗復必泰在國內市場卻再無更進一步動作,于是股價一路下滑,2個月內暴跌50%。郭廣昌也很少在公開場合談論mRNA疫苗進展,他關于疫苗國內進展的表態是,“看復星醫藥,千萬不要只看疫苗,我們還有好多好產品。”

他呼吁大家多關注關注復星醫藥的其他業務,疫苗不是他們的全部——但無論是一年前復星醫藥的暴漲,又或是前兩天復星醫藥的強勢反彈,無一例外均和疫苗或新冠特效藥有關。

昨日晚間,復星醫藥公布了2021年業績報告。復星醫藥去年營收390.05億元,同比增長28.7%;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47.35億元,同比增長29.28%;歸屬于上市公司扣非凈利潤32.77億元,同比增長20.6%。

復星醫藥將營收增長一部分歸功于包括新冠疫苗復必泰在內的新品及次新藥品貢獻,稱包括復必泰在內的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藥業務中收入占比超過25%。去年至今,復必泰已經在港澳臺地區接種,截至今年2月末三地累計接種超2000萬劑。復星醫藥未透露復必泰的具體銷售規模,但表示其銷售規模已超10億元。

與2021年3季度業績公布的情況類似,復星醫藥的股價同樣在財報發布后下跌。A股及港股股價均在早間開盤后大幅回撤,截至收盤,A股跌去了6.77%,港股跌去了5.92%。

復星醫藥董事長兼CEO吳以芳在財報后的媒體溝通會上說,“復必泰在內地的申請還在審批當中,目前沒有更多的消息可以分享。”

1、

國內一眾醫藥公司中,郭廣昌是最早認識到疫苗商業前景的企業家之一。

他沒有選擇像其他一樣自行研發mRNA疫苗,而是與德國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技術均來自于BioNTech,復星醫藥僅負責疫苗在國內的本地化生產及銷售,這讓它得以在早期領先大部分國內醫藥公司。

按照復星醫藥自己的表述,復星醫藥在2020年1月與BioNTech首次接觸,僅用6周時間雙方就達成合作,獲得其mRNA新冠疫苗在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內獨家開發及商業化權益,甚至搶在了國外藥企輝瑞之前,輝瑞一直是BioNTech的合作伙伴。

“大家都認為我們比輝瑞快”,吳以芳稱,他們早在武漢封城當天就確定了疫苗為集團主要任務之一,當他們開始布局疫苗、挑選合作方案時,還沒有其他企業競爭。

當年7月,復星醫藥引進的BNT162b1疫苗獲得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注冊審評受理;次月,復星醫藥開始臨床I期試驗。

11月,輝瑞與BioNTech在國外宣布BNT162b2(BNT162b1的姊妹款,中文名“復必泰”)III期臨床測試取得突破進展,有效率達到95%,遠超美FDA定下的50%有效率的要求,這是世界上首款公布III期臨床測試結果的新冠疫苗產品,同時也是當下使用最廣泛的mRNA疫苗。

作為BioNTech相關疫苗在大中華區的獨家授權代理商,復星醫藥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者。郭廣昌當日晚在自己的個人微信公眾號同步了這一喜訊,稱期待疫苗能今早在中國上市使用。復星醫藥兩地市值在一天之內暴漲230億元。

之后,復星醫藥放棄了BNT162b1疫苗的后續臨床試驗,轉而積極推進BNT162b2。復星醫藥在當月的電話會議上稱,上述疫苗進入中國市場,僅需要開展橋接試驗,相當于涵蓋Ⅰ期、Ⅱ期臨床試驗,而不需開展漫長的三期臨床試驗,上市速度將大大加快。

此后復星醫藥的相關疫苗推進工作不可謂不快。11月13日復星宣布BNT162b2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批準,僅12天后就宣布將在江蘇開展II期臨床試驗。復星醫藥一位高管曾對外表示,試驗用疫苗在報關后,“連夜”送往試驗地點。

國外,美國于12月宣布批準緊急使用BNT162b2疫苗,并在月底成為世界衛生組織首款核準使用的新冠疫苗。次年1月,中國香港批準BNT162b2疫苗在港的緊急使用,預計3月初開始接種。

這讓復星醫藥成為國內一眾mRNA疫苗選手中的領跑者,它的一些競爭者甚至還未啟動臨床試驗。當年12月,財新在報道中稱,復星醫藥在上海建立的mRNA疫苗冷庫即將啟用,該冷庫將用于存放從國外進口的BNT162b2疫苗。同時,復星醫藥擬在國內建設mRNA疫苗產業化基地,一期項目建成后將達產2億支。

當時復星醫藥對復必泰在國內的獲批上市保持著極樂觀的態度,前述高管彼時已經對外透露,稱未來新冠疫苗上市后價格不會太高。他稱,復必泰的II期試驗中的960名受試者在接受了2劑接種并隨訪半個月后,未出現不良反應,“說明我們這塊疫苗是非常安全的,中國和海外的數據是一致的?!?/p>

2021年5月,復星醫藥與BioNTech宣布在國內成立合資公司,進行復必泰疫苗的本地生產及商業化,合作再進一步。當時媒體報道稱,復星醫藥在一次投資者電話會議上透露當前上海的疫苗生產線已經準備就緒,年產能在3.5億到4.2億劑,未來可擴大至10億劑。

2、

彼時外界都認為,復星醫藥的mRNA疫苗有望年中在國內實施接種。《財經》雜志援引復星醫藥內部人士說法,稱他們已經做好一切準備,只要批文下發即可上市。BioNTech的CEO Ugur Sahin也對外稱,預計復必泰疫苗最晚將于當年7月前在中國獲批。

一些投研機構已經開始估測復必泰上市后將會給復星帶來的利潤規模。東吳證券給予復星醫藥買入評級,稱參照輝瑞2021年1季度確認的34.62億美元的疫苗收入,預計mRNA疫苗上市后,“將給復星醫藥帶來巨額業績彈性”。

6月的股東大會上,復星醫藥對外透露,除復必泰仍在等待審批外,關于藥學的審批流程已基本完成,后續要開展的審批要求和資料也基本都梳理清楚。他們預計,合資協議能在當月落實,8月建成本地化生產線,開始正常生產。與此同時,復星醫藥也開始大量招聘疫苗相關的銷售人員。

7月14日,復星醫藥再度更新疫苗進展,稱國家藥監局對復必泰疫苗的審定工作基本完成,已通過專家評審,進入行政審批階段?!拔覀兒退幈O局等部門的溝通很順暢,有關部門對疫苗審批也是一分一秒抓得很緊”,吳以芳說。

此后半個月復星醫藥兩地股價不斷上漲,并在8月上旬達到歷史最高點,股價較年初已經翻了超過一倍。但人們卻沒有等來復必泰疫苗的如期上市。

8月23日,復星醫藥公布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復必泰疫苗仍處于II期臨床階段,“II期臨床試驗等工作亦在有序推進中”。當日,美國FDA正式批準復必泰疫苗在美上市,可為美16周歲及以上人士施打。

吳以芳在當時對媒體說,美國FDA的完全批準表示從法律上認可這款mRNA疫苗的技術路線,認可BioNTech的生產技術和生產質量,同時也認可這款疫苗的療效和安全性。

他針對國內市場的表態已經沒有此前樂觀,他說,后續他們會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路徑,適時向港澳監管部門提出注冊申請,同時也將按內地要求推進mRNA新冠疫苗的注冊工作,希望能將該疫苗早日推向市場。

郭廣昌則開始呼吁說,疫苗不是復星的全部,它只是復星醫藥的一個產品。他說,復星當初與BioNTech合作研發疫苗是最不確定、最不靠譜的一個投資,他們的初心是為國家抗疫多一種選擇,“我們沒有要靠疫苗來提升復星醫藥的價值,復星未來的發展也不是疫苗就是我們的全部,無論結果如何都會這么做”。

11月,市場上開始流傳復星醫藥疫苗事業部的裁員消息,相關報道稱裁員是由于疫苗遲遲未能上市,因此通過裁員節約成本。界面新聞稱,裁員計劃在11月中旬提出,全疫苗事業部提出了10%的優化指標,但相關計劃還存在變數。復星醫藥對外否認裁員。

直至當下,復星的復必泰疫苗仍然處在II期臨床試驗中。在國內疫苗接種率已超過87%的情況下,復必泰在國內市場前景有限。復星醫藥相關負責人向字母榜表示,復必泰國內審批情況以公告內容為準,沒有更多消息透露。

目前,復星醫藥從復必泰疫苗中獲得的收入均來自于其在港澳臺地區的銷售。財報顯示,它在2021年上半年從中確認了5億余元的收入,2021年全年從中獲得了超過10億元的銷售收入。

復星醫藥未透露復必泰帶來的利潤情況,不過由于復必泰的采購成本、與BioNTech的分成以及7000萬美元的授權里程碑費用,拉低了復星醫藥整體的毛利率,2021年前三季度復星醫藥的毛利率下降了5.3%。

3、

疫苗的故事不再,資本市場又盯上了新冠特效藥。

3月18日,復星醫藥對外確認了MPP向其授權輝瑞口服新冠治療藥物奈瑪特韋(nirmatrelvir)仿制藥生產,以及向覆蓋全球約53%人口的95個中低收入國家供應奈瑪特韋/利托那韋組合包裝簽訂《分許可協議》。

復星醫藥是此次MMP授權的5家中國藥企之一,其他4家為華海藥業、普洛藥業、九洲藥業及上海迪賽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除九洲藥業僅被授權生產原料藥外,包括復星醫藥在內的其他4家藥企可同時生產“原料藥+制劑”。

此前,國家藥監局已于今年2月附條件批準輝瑞生產的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進口注冊,這是第一個獲的國內批準的外國新冠治療藥物,也是國家藥監局批準的首款治療新冠肺炎的口服藥物。

相關消息見報后,幾家公司股價紛紛強勢上漲,復星藥業及普洛藥業均在21日實現漲停,他們被統稱為“新冠口服藥概念股”。

不過,他們獲得銷售的許可范圍并不包括中國(中國醫藥負責輝瑞新冠口服藥在大陸市場的商業運營)。一些醫藥行業人士認為由于該仿制藥授權主要供給中低收入國家,其售價偏低,利潤空間有限。加之該藥品生產過程需從全球采購38種不同的原料和試劑,相關原料藥企業或許受益更大。

國金證券在其研報中稱,獲得MPP 授權的企業需要自行解決聯合包裝中的利托那韋的來源,因此他們看好相關上游原料藥及中間體企業。天風證券同樣表示,未來隨著Paxlovid的全球范圍獲批與MPP協議的全球銷售,相關供應鏈訂單需求量可觀且有望保持擴張。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從長遠戰略上看,對展示負責任大企業形象和影響力會帶來正效應。

復星醫藥亦在公告中稱,鑒于本次許可旨在幫助中低收入國家可負擔地獲取相關藥品,因此定價將低于原研產品或在其他中高收入國家的售價。他們稱對公司業績影響無法預計。

這不是復星醫藥及國內藥企第一次獲得MPP仿制藥授權。今年1月,包括復星醫藥在內的5家中國藥企同樣獲得了默沙東新冠口服藥Molnupiravir的仿制授權。當時獲得授權的石家莊龍澤制藥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說,藥品主要銷往第三世界國家,預計銷售價格不會太高。

除此之外,藥企在獲得授權后,仍需進行相關試驗及在當地注冊申報上市工作,也需一定時間才能推向市場。按照MPP的說法,第一批藥物Paxlovid藥物可能將在今年12月前供應,分析公司Airfinity預計到明年5月仿制藥才會大規模面向市場。

吳以芳在業績會上說,復星醫藥在獲得授權仿制后,還需進行新冠口服藥的的研發,考慮到制劑的等效、原料成本的競爭力等問題,仍需要一定時間去進行工藝開發和工藝驗證。他預計年底復星醫藥將向WHO提交相關仿制藥的申請。

復星醫藥的股價在消息傳出后短暫地漲了幾日,之后再度轉跌。負責輝瑞新冠口服藥在大陸市場商業化運營的中國醫藥,在14個交易日內經歷了230%的非理性上漲之后,終于出現回撤,兩日跌去了11.64%。

1. 《國產mRNA新冠疫苗,為何遲遲難問世?》 財經雜志

2. 《直擊復星醫藥股東大會:mRNA新冠疫苗審批進展成焦點》 每日經濟新聞

3. 《從整合者轉型進入創新無人區,復星醫藥蛻變底氣從何而來,萬字長文詳解復星醫藥創新版圖》 復星醫藥

4. 《復星醫藥國產mRNA疫苗來了!最快月底上市,月產能可達1-2億劑》財經雜志

5. 《新冠疫苗獲批在即,復星醫藥“趕進度”:工廠已落地,3.5億劑產能已就緒》經濟觀察報

6. 《復星醫藥吳以芳回應新冠疫苗上市:會與監管部門溝通》 第一財經

7.《復星醫藥一年凈賺47億,120萬元/針抗癌藥售出超百份,預計新冠仿制藥年底報批》時代財經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宾市| 雷波县| 延长县| 大港区| 临湘市| 武威市| 海淀区| 左云县| 开鲁县| 邯郸市| 拜城县| 类乌齐县| 黄山市| 宣城市| 肇东市| 长岛县| 滁州市| 三穗县| 泌阳县| 莆田市| 怀柔区| 湖口县| 西城区| 莲花县| 黔江区| 南城县| 资阳市| 九江市| 遵义市| 于都县| 汕尾市| 西峡县| 清水河县| 玉田县| 甘南县| 城固县| 全椒县| 巨野县| 湾仔区| 襄城县| 河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