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席菁華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網)開建兩項特高壓工程,成為今年首批啟動的特高壓項目。
3月24日,國家電網宣布開工建設福州-廈門、駐馬店-武漢特高壓工程,總投資109億元,均計劃2023年建成投運。
這兩項工程分別位于中國華東和華中地區。
其中,福州-廈門特高壓輸電工程起于榕城1000千伏變電站,途經長泰1000千伏變電站,止于集美500千伏變電站。
該工程將新建長泰1000千伏變電站,擴建榕城1000千伏變電站、集美500千伏變電站,新建兩回1000千伏線路238千米,新增變電容量600萬千伏安,總投資71億元。
駐馬店-武漢特高壓工程起點為已建駐馬店1000千伏交流變電站,終點為在建武漢1000千伏交流變電站。
該工程將新建同塔雙回1000千伏線路287公里,總投資38億元。
福建電源分布與用電需求呈逆向分布,隨著南部負荷增長和北部規劃電源投產,北電南送規模將進一步加大。預計2021-2030年,福建北部風電、核電等電源裝機在全省占比約80%。
福州-廈門特高壓工程將完善福建電網主網架結構,保障福建北部電源外送和福建南部負荷中心受電,提升沿海地區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解決福建中西部現有網架薄弱問題。
該工程還能將華東特高壓主網架延伸至福建南部負荷中心地區,增強福建電網外受電能力400萬千瓦,提高廈門、漳州、泉州等地供電可靠性。
駐馬店-武漢特高壓工程則將改善華中主網架結構,提升華中電網安全穩定水平和湖北、河南省間電力交換能力,保障青海至河南等特高壓工程穩定輸送清潔電力。
加強新型電力系統頂層設計,實現路徑之一是完善適應可再生能源局域深度利用和廣域輸送的電網體系。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日前發布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明確,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
特高壓電網持續迎來增量需求。國家電網也增加了今年的電網投資,大規模啟動新一輪特高壓建設。
國家電網在2022年度工作會議中表示,計劃2022年電網投資達5012億元,這是其年度電網投資計劃首次突破5000億元,同比增長8.84%。
《中國能源報》此前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十四五”期間,國家電網規劃建設特高壓工程“24交14直”,涉及線路3萬余公里,總投資3800億元。其中,2022年國家電網計劃開工“10交3直”共13條特高壓線路。
3月3日,國家電網董事長辛保安發文稱,將國家電網跨區跨省輸電能力由目前2.4億千瓦提高到2030年的3.7億千瓦以上,增長54.17%。
國家電網已累計建成29項特高壓工程,在運在建工程線路長度約4.6萬公里,累計送電超過2.5萬億千瓦時。
除加強清潔能源主干道建設外,國家電網今年還計劃推進地區網架優化和配電網建設改造,建設堅強智能城市配電網,實施農網鞏固提升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