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妝品觀察
3月22日,杭州海關發布的一則行政處罰顯示,義烏市南洋進出口有限公司以跨境電商方式進口經營化妝品商品時,因漏繳消費稅,被罰80萬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繼頭部主播、明星之后,“稅務合規之火”已經蔓延到跨境電商企業。此次處罰,不僅顯示出國家加強稅收征管及堅決打擊偷稅漏稅行為的決心,也為跨境電商從業者敲響了警鐘。
進口化妝品漏稅,被罰80萬
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義烏市南洋進出口有限公司以跨境電商方式進口經營化妝品商品時,將商品毛重信息作為法定第一數量向海關進行申報,拉低進口商品單價,導致漏繳消費稅。
經義烏海關核定,2020年4月28日至2020年11月16日期間,義烏市南洋進出口有限公司進口化妝品共計13611票,商品完稅價格共計約577.91萬元,應繳納稅款共計約133.26萬元,漏稅款共計約80.67萬元。
義烏市南洋進出口有限公司這一申報錯誤行為直接影響了國家稅款征收,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之規定,構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下稱條例)第十五條第四項所列的違規行為。
根據條例,義烏海關決定對義烏市南洋進出口有限公司作出罰款80萬元的決定。自決定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義烏市南洋進出口有限公司應當履行上述處罰決定。
截自杭州海關官網
義烏海關指出,如若到期不繳納罰款,義烏海關可依法按每日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加處罰款的數額不超出罰款數額;海關也可以將扣留的貨物、物品、運輸工具依法變價抵繳,或者以當事人提供的保證金抵繳;也可以采取法律規定的其他行政強制執行方式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是該公司首次在進口商品時出現不合規行為。化妝品觀察在企查查上檢索到,2020年5月,義烏市南洋進出口有限公司進口一批食品時,就因龍眼肉超限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及標簽不合格等原因,未準入境。
涉案金額超千萬,跨境電商成偷漏稅重災區
這并不是第一起跨境電商企業因偷漏稅而被罰。隨著進出口、跨境電商等領域逐漸成為國家重點監管對象,近日已陸續查出多家跨境電商企業存在類似情況。
本月16日,杭州海關發布的一則處罰決定書顯示,2020年7月1日以來,義烏海倉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跨境電商方式進口經營化妝品時,同樣將商品毛重信息作為法定第一數量向海關進行申報,導致漏繳消費稅,最終被義烏海關處以人民幣5.9萬元的罰款。
其中,漏稅產品包括FILORGA菲洛嘉360眼霜、HR赫蓮娜綠寶瓶面霜套裝、魅可MAC子彈頭口紅、DHC蝶翠詩橄欖潤唇膏4款美妝商品。
截自杭州海關官網
今年1月,深圳某跨境電商公司也被曝出受到深圳稅務局稽查,由于其隱瞞收入以及未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等違規行為,合計被追繳稅款及罰款共816萬余元。
另外據中國稅務報消息,2021年12月,杭州稅務局第一稽查局還成功查處一起跨境電商逃稅案,某跨境電商企業承認隱匿收入逃避繳納企業所得稅的事實,并配合檢查組調取了企業業務系統以及電商平臺上的銷售清單。最終,該企業被依法追繳稅款、滯納金共計210萬元。
從涉事企業可以看出,跨境電商企業已經成為偷稅漏稅的重災區。據化妝品觀察不完全統計,上述處罰案例涉及金額共計高達1112萬元。
事實上,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商務部、海關總署曾于2018年發布了《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零售出口貨物稅收政策的通知》,其中指出,跨境電商按規定向海關完成各項備案、申報手續后便可享受增值稅出口免稅政策。此外,對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出口企業出口未取得有效進貨憑證的貨物,同時符合相關條件的,還可試行增值稅、消費稅免稅政策。
這意味著,為了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國家已經在稅收方面給予了一定優惠政策。但上述涉事企業均因“利欲熏心”,無視政策扶持并企圖逃避企業所得稅,最終傷害了企業自身。
監管再加碼,從個人蔓延至企業
近年來,國家逐步加強對偷稅漏稅的監管與處罰力度,其中,藝人、主播等高收入群體一直是監管重點。
2020年底,國家稅務總局發布《2020年電子商務稅收數據分析應用升級完善和運行維護項目》的中標公告,將主播納入電商加強征稅的重點監管對象之一。此后,薇婭、雪梨、林珊珊等頭部主播因偷逃稅相繼被罰。
另外,去年年底,“微商教父”龔文祥在其社群自曝,因使用個人微信收款,遭到工商稅務等部門的聯合查處,不僅補交了45%的個稅,還被罰到破產。
不過,結合上文所述對于跨境電商偷漏稅的處罰來看,國家“稅務合規之火”正從個人蔓延至企業,并向所有行業擴散,處罰力度也逐步加強。就在去年12月,吉林某企業通過設置“兩套賬”隱匿收入,讓他人為自己開具與經營事實不符合的發票虛增成本,抵扣進項稅款,最終因涉嫌偷稅漏稅被重罰3500萬元。
2021年12月30日,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權益性投資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公告》,要求從今年1月1日起,持有股權、股票、合伙企業財產份額等權益性投資的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一律適用查賬征收方式計征個人所得稅。
這無疑是向市場拋出了一顆“炸彈”。有人直言,這一變動意味著“稅收洼地”消失了,今年正式邁入了稅收監管大年。
毫無疑問,在稅收監管浪潮下,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違規成本都將越來越高,稅務合規化將成為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