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電商報 風清
美團結盟小米
美團外賣送小米了!
3月22日,小米集團副總裁盧偉冰發微博稱,“美團搜索小米之家,新品最快半小時到!”此條微博被業內視為美團與小米正式達成合作的官宣。
據了解,其實美團閃購和小米早在2021年10月就已經啟動了合作試點,今年1月份, “小米科技園F棟”發布消息宣布1500家小米生態鏈美團外賣店開張,用戶打開美團外賣App,搜索身邊的小米之家,即可購買小米生態鏈產品。
目前,美團外賣上的小米之家門店共計3000多家,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在內的276個城市,所包含的商品已經覆蓋手機、電腦、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個人護理等多個品類。
隨著美團和小米達成合作,越來越多的數碼品牌加入了美團閃購的即時零售陣營,最快半小時到家的閃購服務,為用戶帶來不亞于外賣的速度。
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小米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達到1.9億臺,同比增長30%。除了手機銷量暴增之外,小米生態鏈產品以及生活消費品的全年收入已達850億元,同比增長26.1%。
如此高的銷量數據,將會給美團閃購帶來更多新增訂單,并且是以高客單價為主的電子產品。而對小米來說,而通過線上下單“30分鐘外賣送上門”的方式,也能夠為線下的小米之家門店帶來更多同城需求。
據此前媒體報道,從去年小米之家上線美團外賣后,平均月環比增速保持在5倍左右,除手機、平板外,藍牙耳機、智能手環等智能穿戴設備,筋膜槍、電動沖牙器、電動螺絲刀等生活電器以及電飯煲、養生壺等小家電等也已經有很不錯的銷量。
美團加小米,強強聯手之后,將會給硝煙四起的即時零售戰場再澆上一桶油。
即時零售,硝煙四起
其實即時零售戰場早就已經戰火紛飛了,傳統三巨頭美團、阿里、京東,每一個都在持續發力,尋找著即時零售效率的最優解。
以京東為例,作為京東即時零售的得力戰將,達達集團2021年營收69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光是京東到家平臺就拿下431億元的GMV數據,同比增長71%。
去年雙十一,京東還聯合達達一起推出了小時購業務,此舉直接和美團閃購短兵相接,去年雙十一巔峰日開啟僅7分鐘,京東配送首單就已到貨,這臺華為P50 Pro手機正是由達達快送騎士配送到家。
今年2月份,京東再次宣布增持達達股份,目前京東持有達達52%的股份,并且持續為達達的即時零售業務注入新鮮血液。
除了京東之外,阿里的實力也不容小覷,3月7日,盒馬鄰里宣布上線到家業務,自提點附近500米內的小區均可配送。此舉表明阿里將融合社區團購與配送業務。
而在三巨頭之外,還強勢殺出一位第三方玩家,順豐同城。去年12月14日,順豐同城獨立上市,招股書顯示,順豐同城訂單數量增長迅速,2018到2020年,其年訂單復合增長率高達208.61%,并且在第三方配送中訂單量連續兩年保持第一。
雖然目前順豐仍表示沒有零售電商的計劃,但是作為第三方配送玩家,順豐同城無疑會分走不少實體零售的配送訂單,這對其他玩家來說,也是個不小的危機。
除了這些頭部玩家之外,閃送業務員已經突破150萬人,UU跑腿收獲58集團的數億元融資等新聞更是不停爆出,即時配送江湖的爭斗始終沒有停下來過。
而作為當前即時零售領域的龍頭,美團的優勢也是無可比擬的。
首先是最大規模的配送隊伍,根據財報數據顯示,僅2020年,美團旗下就已經擁有超過470萬名配送騎手。
其次是極為高效的配送算法機制和嚇人的市場占有率,2020全年,美團外賣交易筆數突破100億單,日均單量達到2770萬筆,彼時,美團閃購的日均單量峰值也已經達到約450萬單。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即時配送市場競爭格局中,美團配送占比高達47.2%,而如果單看外賣市場占有率的話,美團的數據早已超過65%。
憑借著龐大的配送隊伍,極為精細的算法機制,以及行業內的普遍認知即時零售戰場上,美團成王的可能性最大。
在去年9月舉行的美團閃購數字零售大會上,美團高級副總裁王莆中就直接指出“即時零售的市場預期未來五年將要達到1萬億,而美團拿下4000億的份額。”
美團配送萬物
除了即時零售之外,美團大電商也在不斷發力,但是目前看來還是閃購業務的優勢最為突出。
前段時間,美團將電商業務升級到APP以及入口,并且升級種草業務為“逛逛”,還效仿京東推出了自營店鋪業務,在電商領域動作不停。
從品類來看,目前美團電商已經將商品結構拓展到家居家紡、數碼電子、美妝個護、服裝鞋包等,包含十幾個大品類,與京東等主流電商相當。
從業務布局來看,美團電商也已經覆蓋了小時購、次日達、普通快遞等多種業態,單從外表來看,幾乎和傳統電商平臺沒什么分別。
但最關鍵的是,美團電商并沒有體現出平臺特色,推出的電商業務與其他平臺沒有什么差別。在這個電商存量競爭的時代,很難脫穎而出。
數據顯示,從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二季度,短短9個月的時間里,美團在新業務上累計虧損超過232億元。
既然如此,美團電商更應該找準一個點進行突破,畢竟俗話說得好,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而在整個大電商范圍內,美團最突出的優勢就是即時零售業務了。
并且美團對于即時零售業務也是信心十足,在去年二季度財報電話中,美團CFO陳少暉提到,“美團閃購的訂單規模將會超過1000萬,當我們實現規模化,就能夠實現盈利。”
而目前美團已經十分接近日均1000萬單的規模化目標,去年七夕節,美團閃購的日單量峰值已達650萬,并且該數據不包含美團醫藥訂單。
如果再加上美團買菜的生鮮訂單以及醫藥業務訂單,美團即時零售業務已經非常接近規模化目標。未來即時零售將成為除外賣業務外,美團的另一大營收來源。
據美團透露,美團閃購目前已合作了超過50萬家實體店及超過400家便利店;品牌商側,已經攜手了花西子、蘋果、華為、伊利、瑪氏等40多家品牌商。
作為美團電商業務的最尖端,即時零售如果能夠實現盈利,將會帶動整個美團電商業務的大發展,萬億美團才能走出自己的電商之路。
就像美團創始人王興說過的那樣,“對未來越有信心,對現在越有耐心。”現在的美團即時零售業務正在一步步走向盈利,對此,美團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