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戴晶晶
受多重因素擾動,國際油氣價格在短暫回調后,再度大幅走高。
據俄新社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3月23日宣布,俄羅斯將向“不友好國家”供應天然氣時,改用盧布進行結算。
俄羅斯的“不友好國家”名單包括美國、歐盟成員國、英國、烏克蘭、日本和其他一些國家與地區。
受此消息影響,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的荷蘭TTF基準天然氣期貨價格,在23日夜間大漲34%,至132.74歐元/兆瓦時。當天收盤上漲8.72%,報107.36歐元/兆瓦時。
3月21日,荷蘭TTF基準天然氣期貨曾跌破100歐元/兆瓦時,創3月以來新低。
以德國、意大利為首的歐盟國家,對俄羅斯的上述要求明確提出反對。
據路透社等外媒報道,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稱,普京的要求違反了合同,并再次證明俄羅斯不是一個穩定的交易伙伴。
意大利總理德拉基顧問也表示,意大利不愿意為俄羅斯天然氣支付盧布。
歐盟能源監管機構合作署的數據顯示,德國約有一半的天然氣進口自俄羅斯,意大利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率也達46%。
普京尚未說明新政策何時生效。他表示,俄方將按照合同規定的數量和價格繼續供應天然氣,俄羅斯中央銀行與政府應在一周內,確定與歐洲國家進行盧布結算的相關程序。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稱,截至1月27日,其向歐洲和其他國家銷售的天然氣中,58%以歐元結算,約39%以美元結算,英鎊占3%左右。
據路透社報道,歐洲經濟學家利亞姆·皮奇表示,俄羅斯采取的措施可能被解讀為挑釁。
日前,全球四大能源交易商維多、貢渥、摩科瑞和托克的首席執行官公開表示,天然氣市場已經運轉失靈。
他們警告,如果俄羅斯的能源供應量進一步下降,歐洲將出現天然氣和柴油短缺,經濟將陷入衰退。
除天然氣外,國際油價也在回升。這主要因石油供應端表現脆弱。
截至3月24日凌晨收盤,WTI的5月原油期貨漲4.78%,報收114.93美元/桶;布倫特5月原油期貨漲5.3%,報收121.60美元/桶,再次站上120美元關口。
據塔斯社報道,當地時間3月23日,由于黑海碼頭的泊位受風暴破壞,里海石油管線終端停止原油裝載。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表示,這條管線可能兩個月內無法供應石油。該管道每天輸送約120萬桶哈薩克斯坦原油,占全球需求的1.2%。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250萬桶,市場預期則為增加11.4萬桶。上周,美國汽油與精煉油庫存也均超預期下降。
外匯經紀商Oanda的高級市場分析師愛德華·莫亞在一份報告中稱,石油市場非常緊張,隨著美國庫存繼續下降,油價只有上漲這條路可走。
3月21日,美國銀行發布警告稱,由于原油庫存處于歷史低位,隨著交割日臨近,空頭合約持有人或爭相買入以求按期平倉,可能致使油價上漲到“任何位置”,甚至出現“歷史性逼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