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旭
留抵退稅是今年減稅降費的一大舉措,預計全年留抵退稅可達1.5萬億元。財政部周三表示,為確保政策落實到位,中央財政將通過轉移支付來提供財力保障。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周三在吹風會上說,中央財政今年專門安排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等轉移支付共1.2萬億元,用于支持地方退稅。首批用于支持小微企業留抵退稅的轉移支付4000億元已經于3月21日提前下達,4月1日正式開始退稅。
留抵退稅,即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優惠,就是對現在還不能抵扣、留著將來才能抵扣的”進項”增值稅,予以提前全額退還。 當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時,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會形成留抵稅額。
根據3月22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的公告,今年留抵退稅政策優先支持小微企業,重點支持制造業行業。其中,對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并放寬增量留抵退稅條件,將增量留抵稅額退還比例由60%提高到100%。
增值稅收入的分享機制為中央和地方各50%。2021年,全國增值稅收入6.35萬億元,以1.5萬億元留底退稅額計,這意味著退稅規模占比近四分之一。
另一方面,地方財政收入近年來日益吃緊。據界面新聞統計,2021年,三分之二的省級地方政府財政自給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之比)不足50%。
許宏才稱,今年實施的留抵退稅中央將安排專項轉移支付來支持,也就是說中央不僅承擔中央的部分,還將通過安排專項轉移支付對地方承擔的部分給予支持,確保不因為地方財力的影響使退稅政策打折扣。
“我們現在算下來,中央對地方補助比例平均超過82%。也就是說,在留抵退稅形成的總減收當中,因為中央先承擔了50%,再補82%,實際上地方承擔了50%當中的18%,按總量算是9%。”他說。
照此推算,在中央補助下,地方實際需要承擔的退稅規模僅為1350萬元左右。
許宏才表示,為了保證政策更好落實,專項轉移支付在具體分配時將向中西部地區、小微企業和縣區傾斜。
“所有的小微企業留抵退稅中央全部補助90%,其他的低于82%;對縣區當地負擔的直接減收,分成縣區、市和省,按照不同的級次,對縣區減收補90%。這兩個90%的比例相對于其他部分要高一些。”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