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車圈層
3月16日,愛馳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愛馳汽車”)宣布正式登陸克羅地亞、法羅群島、冰島和斯洛文尼亞四個國家,進一步覆蓋北歐和南歐市場。至此,愛馳汽車已登陸全球十五個國家。
愛馳汽車分管海外業務的副總裁Alexander Klose表示:“現在歐洲大部分用戶都可以購買到愛馳U5,在以色列,愛馳U5過去一個月里每周訂單達上百臺。”
作為新一代造車新勢力,愛馳汽車在國內市場的銷量低迷,2022年2月僅售出15輛,但其在歐洲市場卻小有成績。目前,不少國產新能源車企瞄準海外市場,對于安全性評級不高的愛馳汽車而言,還需修煉“內功”。此外,在管理層變動的情況下,愛馳汽車未來將何去何從,也有待關注。
01、積極“出海”
公開資料顯示,愛馳汽車成立于2017年2月,致力于成為中國新勢力造車的一位破局者。愛馳汽車在2019年以17.47億元收購了江鈴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江鈴控股”)50%的股份,成為了江鈴控股的第一大股東,也借此拿到了汽車生產資質。
然而,愛馳汽車在入股江鈴控股近兩年后,于2021年7月退出了江鈴控股,其持有江鈴控股50%的股份,由江西國控汽車投資有限公司接盤。
官網顯示,愛馳汽車目前僅有一款在售車型愛馳U5,也是愛馳汽車旗下的首款量產車型。愛馳U5于2020年上市,售價在16.69-17.99萬元/輛。
此外,愛馳汽車還推出了U6和U7 icon車型。愛馳U6定位于純電動智能轎跑SUV,Play版本已登錄工信部產品公告,目前還未上市。另一款U7 icon車型曾在2019年上海車展首秀,是一款6-7座跨界純電動車。官網顯示U7 icon預計在2021年上市,但目前也還無上市消息。
實際上,愛馳汽車唯一的在售車型愛馳U5在國內市場表現慘淡。據車主指南網數據,愛馳U5在2022年2月的國內銷量僅15輛,環比下降88.8%。上市以來,愛馳U5從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期間月銷量保持在500輛以上。但自2021年6月之后,愛馳U5的銷量一度下滑,甚至在2021年9月至12月內,銷量僅有兩位數。截至2022年2月,愛馳U5累計實現銷量5760輛。
而目前,愛馳汽車緊盯國外市場。公開資料顯示,愛馳汽車在2020年就進入了歐洲市場,與歐洲電子產品零售巨頭Euronics等公司建立了零售端的合作。
據愛馳汽車披露數據,2021年愛馳汽車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車1676臺,同比增長62.9%。自2020年5月至2021年年末,愛馳汽車累計出口2783臺。同時,愛馳汽車還自稱“歐盟市場銷量第一的中國造車新勢力”、“以色列電動車市場前三”的車企。
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31萬輛,相比2020年增長38.39%。但其中,有16萬輛來自于特斯拉的在華工廠,占比近52%。而從品牌上看,上汽集團旗下品牌名爵MG于2019年出海,開啟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登陸歐洲市場的大門。2020年,除了愛馳汽車以外,上汽大通和小鵬汽車也接連登陸歐洲市場。
02、安全評級不佳
近日,愛馳汽車表示,第二款車型愛馳U6已經完成了歷時三個月的整車冬季極寒測試。測試內容主要包括在低溫天氣和冰雪路面條件下對車輛的動力系統、傳動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等功能進行寒區適應性驗證和耐久性驗證,且通過部分有針對性、高強度的極限測試,確保車輛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適性,為2022年上市交付保證品質基礎。
然而此前,愛馳汽車的安全性飽受爭議,E-NCAP對愛馳U5的安全評級僅三星。
公開資料顯示,E-NCAP是歐盟新車汽車界權威性的第三方安全認證機構,創始于1997年,由歐洲七個政府組織組成。E-NCAP的測試項目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乘員保護、兒童保護、行人保護和安全系統。
愛馳U5的測試結果中,乘員保護和兒童保護的評分分別為73%和70%,但行人保護和安全系統的評分分別僅為45%和55%。
愛馳U5的E-NCAP測試結果
數據來源:E-NCAP官網
其中,E-NCAP認為,測試中愛馳U5的側面安全氣囊沒有按照設計彈出,被內飾卡出,且在更嚴格的測試當中,安全氣囊并未保護頭部;行人保護測試中,愛馳U5的AEB系統(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可以檢測到行人、騎自行車的人以及其他車輛等易受傷害的道路使用者,對行人的反應良好,但對騎自行車的人的反應較弱;在安全輔助測試中,愛馳汽車的相關安全系統運行不穩定,并未識別較多標志,且向駕駛員提供的信息不足。
對比來看,不少國內新能源車企在E-NCAP安全評級中的表現優于愛馳U5。蔚來ES8獲得E-NCAP五星評級,乘員保護、兒童保護、行人保護和安全系統的評分分別為82%、84%、72%和92%。上汽集團旗下品牌名爵MG也表現良好,其ZS EV車型評級為五星,Marvel R車型評級四星。
相對而言,愛馳U5的安全性評級不高,有意思的是,在愛馳汽車官網中,愛馳U5五星安全標準設計的車身結構和智能駕駛主動安全保護是其宣傳賣點之一。
03、資方加入管理層
2月22日,愛馳汽車宣布與量子出行(廣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量子出行科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智能交通、交通大數據解決方案、高端網約車運營、新能源汽車推廣、共享汽車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愛馳汽車稱,量子出行科技的加入,將為愛馳汽車的戰略“朋友圈”再添一位年輕新成員。資料顯示,量子出行科技是一家高端網約車及智慧交通服務提供商,為用戶提供定制化出行場景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而據天眼查數據,量子出行科技的第一大股東是新變量科技(山西)有限公司(下稱“新變量”),持股42.4%。新變量又由嘉興桔子共享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10.99%,其背后的控股股東為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而該公司正是人們所熟知的“滴滴出行”。
實際上,愛馳汽車與滴滴出行的關系匪淺。早在2019年,滴滴出行與愛馳汽車就曾共同投資過車聯網服務提供商南京四維智聯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12月,滴滴出行的全資子公司上饒市滴滴科技有限公司出資愛馳汽車,出資額308.15萬元,持股0.37%。但在2021年7月,其退出了愛馳汽車的投資人行列。
從融資歷程看,愛馳汽車備受資本追捧,自2016年至今共經歷了8輪融資輪次,其中不乏滴滴出行、騰訊投資、寧德時代、金浦投資等投資方。
最近一次C輪融資中,愛馳汽車于2022年1月3日獲得數億美元融資額,投資方來自于陳炫霖及其旗下東柏集團。天眼查顯示,陳炫霖持股99%的上海中通瑞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共青城廣港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19.05%的股份,由其出資持有愛馳汽車的4.32%股份。
資本注入的同時,愛馳汽車的管理層也出現調整。愛馳汽車官網顯示,陳炫霖現任愛馳汽車董事長,張洋任愛馳汽車CEO,付強是愛馳汽車創始人兼總裁。其中,張洋曾擔任蔚來汽車產業發展副總裁。
值得注意的是,愛馳汽車原董事長付強已退居總裁一職,另一位聯合創始人谷峰并未出現在公司官網披露的管理層行列。此外,曾擔任愛馳汽車顧問的陳志鑫也并未被列入。資料顯示,陳志鑫曾在2020年6月被聘任為江西省上饒市政府咨詢顧問,指導愛馳汽車等當地汽車企業發展。
綜合來看,在國內眾多新能源車企紛紛出海的情況下,愛馳汽車也不斷布局海外市場。但同時,管理層換血之后,愛馳汽車能否解決國內銷量困境,《車圈層》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