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股研究社
又是一年財報季,各大游戲直播平臺紛紛交出成績單,競爭之火熱,一目了然。近期,斗魚與虎牙都交出最新的財報業績,斗魚本季度的表現如何?
營收同比增長放緩,虧損收窄
斗魚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凈虧損為人民幣1.932億元,2020年同期為人民幣2.287億元,虧損有所收窄。
據鈦媒體分析,在與虎牙的多年爭斗中,斗魚逐漸步入下風,外來搶食者更是給斗魚帶來一些壓力,視頻平臺快手、B站等平臺的強勢崛起,使得如今直播領域的競爭慘烈程度甚至超過千播大戰時代。
盡管Q4的斗魚MAU創新高達6240萬,相比之下,B站和快手們本身的體量和生態依舊遙遙領先。當前快手月活用戶達到5.7億,約為斗魚的13倍。B站活躍用戶也達2.6億,約為斗魚的4倍。
在重要資本——錢這一點上搶食者們也更勝一籌。
B站早在2019年就耗資8億元從斗魚虎牙的覬覦中奪得《英雄聯盟》3年獨家直播版權,其搶食游戲直播的決心可見一斑。
虎牙直播花費20億元拍下5年LPL的賽事獨播權,包括LPL、LDL和LPL全明星賽事等。虎牙直播和騰競體育的媒體版權協議的轉播權期限為五年,從2021年至2025年,而點播權的期限為三年。
斗魚則退出了對上述版權的爭奪。
最顯眼的還是付費用戶的增長放緩,當然這也是互聯網直播行業目前面臨的共同情況。據財報數據顯示,Q4斗魚付費用戶從去年同期的760萬下滑到730萬,相較第三季度720萬略有上升,整體呈下滑趨勢。
并不是只有本季度斗魚才出現這樣的問題。據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個季度,斗魚付費用戶數分別為700萬、720萬、720萬,去年同期的數據分別為760萬、760萬、790萬。
付費用戶數的減少,最終將體現為營收同比增長下滑。參照財報數據可知2021全年營收91.65億元,其中Q4總營收為23.28億元,同比增長僅為2.6%。
第四季度凈收入23.279億元,其中直播收入為22.094億元,占比約為95%,可見斗魚的收入構成較單一。
隨著盧本偉被封禁,馮提莫出走B站,韋神、孤影等知名度高的主播相繼離開。斗魚十大主播的影響力,已不似當年。
如此看來,賽事版權失守、頭部主播出走,斗魚只能另辟蹊徑。
前后夾擊,斗魚調轉矛頭效果如何?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直播收入從2020年同期的20.707億元人民幣增長6.7%至22.094億元人民幣(3.467億美元)。財報中分析到這一增長主要是由于每個付費用戶的平均收入有機增長,這得益于斗魚實施更有效的運營戰略。
據36氪分析,游戲直播的上半場,是得主播者得天下,但是在短視頻流量帶動的游戲直播下半場,以及電競產業的成熟,用戶的消費習慣,從主播遷移到專業賽事。得內容者,優勢更強。
這些新趨勢,都曾是斗魚的短板,它缺少流量也沒有頂級賽事的版權。為了應對市場的發展,斗魚也在做出一些調整與變化。
斗魚創始人兼CEO陳少杰表示:“2021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在這種宏觀環境下,我們堅持執行‘以游戲為核心的多元化內容生態平臺’策略,注重游戲品類的豐富性和精品化內容投入,并且加強游戲的精細化運營,保障了公司四季度核心運營數據持續增長。接下來,斗魚將繼續通過直播、視頻、圖文和社區等豐富的內容形式,以及創新互動的運營方式,保持國內游戲直播行業領先地位,探索新的增長點。”
那么斗魚到底做了哪些改變?
據深圳熱線報道,首先是主播陣容上,早在2020年6月,斗魚創始人兼CEO陳少杰就透露過,斗魚已經同前100名主播完成了3到5年的長期合約換簽,頭部主播逐步穩定。
與此同時,高質量的游戲內容也成了斗魚的主戰場。
除了英雄聯盟S11全球總決賽、2021KPL秋季賽等傳統官方熱門賽事直播外,斗魚充分發揮專業游戲直播平臺在內容生產和賽事運營的優勢,加大對自制賽事內容的投入,其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
大京網數據顯示,僅在2021年第四季度斗魚就推出超過110場自制賽事,2021年累計推出自制賽事超過300場,較2020年全年增加60%,平臺的關注度和口碑獲得一定的提升。
只是在直播行業,除了斗魚之外,其它玩家也在運營層面發力,更加重視挖掘游戲與用戶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對頭部玩家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久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清朗行動2022提出“打擊網絡直播亂象”,這一舉措下來意味著對于頭部游戲產品的電競賽事運作將成為長期關注點,而其衍生的直播版權、游戲主播等產業也將成為游戲直播平臺愈漸重要的內核。 而這幾個方面恰好是以斗魚、虎牙、B站、快手等在直播業務上布局的重點,誰能在差異化運營上拉開差距,或許也是挖掘價值增長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