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戈振偉
盡管疫情反復,入境澳門的旅客數量相對去年仍持續回升。
澳門特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3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入境澳門的旅客達655505人次,同比增加53.5%。今年前兩個月的入境旅客共1349935人次,同比增加37.2%。
按客源分析,中國內地旅客同比增加60.1%至609249人次,其中個人游旅客有196523人次。大灣區九市旅客共384303人次,珠海市占59.1%。香港及臺灣地區旅客分別有41409人次及4742人次。
澳門作為開放的微型經濟體,對外部經濟環境具有高度依賴性。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入境澳門的游客數量驟降,澳門經濟發展受阻。雖然澳門2021年的經濟相對2020年有所改善,但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才恢復大約一半。
2021年全年入境澳門旅客有7705943人次,較2020年增加30.7%,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仍然減少超八成。
不過,雖然訪澳旅客數量不多,但旅客的消費能力卻有所上升。數據顯示,2021年旅客總消費較2020年增加1倍至244.5億元(澳門元,下同),留宿旅客的總消費增加1.2倍至213.2億元,不過夜旅客的總消費增加45.6%至31.3億元。
澳門旅游局表示,今年將繼續與航空公司、電商平臺及在線旅行社合作,強化線上線下宣傳相結合的模式,分階段向內地旅客發放機票及酒店住宿等優惠,吸引更多內地人到澳門旅游,推動澳門旅游業復蘇。
具體來看,2022年澳門將從擴客源、社區經濟、“旅游+”、區域合作四個方向推進旅游業復蘇:
1. 擴客源助旅游服務業復蘇:多管道宣傳澳門安全宜游、創建新穎內容引客;
2. 提振社區經濟:推出“社區旅游經濟拓展”、“美食文化推廣”及“濱海旅游”專項資助計劃、調整“星級旅游服務認可計劃”、制作結合本地熱門旅游景點及文化元素的宣傳短片;
3. 深化“旅游+”跨界融合:包括“旅游+會展”、“旅游+體育”、“旅游+電商”、“旅游+文創”等;
4. 深化區域合作:與橫琴深度旅游合作、加強大灣區旅游合作。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施家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旅游業涉及澳門廣大中小企業和千家萬戶的就業,當前穩固旅游業基本盤對澳門整體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施家倫建議,借助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打造一體化市場,聯合珠海利用好萬山群島等島嶼資源,豐富旅游休閑元素,共建世界旅游目的地。
旅游業一直是澳門的支柱產業。2021年,國家“十四五”規劃強調支持澳門豐富“世界旅游休閑中心”內涵,深化粵港澳合作、“一帶一路”國際及區域合作,進一步明確了澳門“世界旅游休閑中心”的發展定位。
對此,澳門特區政府旅游局在《澳門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下稱“《總體規劃》”)中提出了八大關鍵目標,33個策略、29個規劃建議及91個短、中、長期行動計劃,配合澳門特區政府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并在2020年年底對《總體規劃》作出了修訂、更新、整合和增加。
2021年11月,《總體規劃》首份檢視研究結果公布并指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旅游業遭受嚴重沖擊,尤其暴露出澳門以博彩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單一、客源市場多元化程度不足等問題。
另一方面,由疫情引發的“無接觸式”服務模式、資訊科技的更新迭代以及線上直播、社交平臺的推廣,皆為澳門豐富其旅游產品組合、提升服務質量、擴大國際知名度及影響力提供了新思路。
經檢視及重整后的《總體規劃》共提出了91個行動計劃,當中包括77個最長至五年的階段性計劃及14個六年或以上的遠景性規劃,覆蓋旅游產品及設施、優質旅游及協作、精準營銷、城市建設、智慧科技、區域和國際合作等六個焦點行動范疇。
旅游業與疫情的動態息息相關。3月以來,在內地疫情爆發、赴澳簽注收緊等因素疊加下,澳門旅客量較2月下半月有一定回落。澳門旅游業議會會長胡景光表示,內地多個省市爆疫,居民審慎出游,短期旅游業仍面臨壓力,期望下半年穩定,追回上半年失地。
由于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在世界各地引起廣泛傳播,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大規模新冠肺炎疫情,澳門近日出臺了應急處置預案,預案明確,由澳門特區行政長官領導應變協調中心和民防行動中心,統籌疫情應對工作,成立15個專責小組跟進,動員公私營醫療機構、民間團體、廣大市民的力量,共同抗疫。
截至3月22日,澳門累計確診82例,治愈出院79例,現存病例3例,已有160余天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至今維持醫護零感染、病例零死亡、向內地零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