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慧東
3月21日,醫藥股整體活躍,其中“不老藥”NMN概念表現最為強勁,爾康制藥(300267.SZ)20%漲停,眾生藥業(603139.SH)、康惠制藥(002317.SZ)漲停;此外,維生素、新冠藥物、輔助生殖等細分板塊也均現大幅上漲,金達威(002626.SZ)、衛信康(603676.SH)、精華制藥(002349.SZ)、復星醫藥(600196.SH)、國藥現代(600420.SH)、麗珠集團(000513.SZ)等個股均漲停。
受新冠疫情影響,醫藥醫療板塊相關上市公司2021年業績普遍實現高增長。濟民醫療(603222.SH)業績快報顯示,凈利潤同比增長2205%;熱景生物(688068.SH)凈利潤亦暴增1857%,東方生物(688298.SH)、智飛生物(300122.SZ)、萬泰生物(603392.SH)、佐力藥業(300181.SZ)等2021年凈利潤均同比增長100%以上。
多家機構也建議關注醫藥板塊預期行情。
國信證券發布研報認為,2022年初以來,醫藥行業下跌12.52%,跑贏滬深300指數1.07個百分點,漲跌幅位于所有申萬一級行業中第16名。當前醫藥生物市盈率處于近5年歷史估值的13%分位數,估值位于偏低水平。
國金證券研報認為,關注疫情防控與業績成長雙主線,疫情防控主要包括檢測消殺、疫苗和特效藥及其研發產業鏈、上游供應鏈等,其中重點關注疫苗及特效藥(中外)及其研發產業鏈。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創新藥板塊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目前整體估值已基本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從中長期角度看,板塊估值已經回歸理性。隨著多項創新藥相關的注冊審批、醫保準入、終端推廣等政策發布,中國創新藥行業發展已進入規范化發展新階段。部分商業化品種具備重磅品種的潛力,隨著進入商業化階段的品種持續增多,就創新藥企業而言,結合自身產品特點,采取符合企業自身資源稟賦的創新藥策略有機會在商業化階段獲得更大的成功。
醫藥股業績大增,已有資金提前入駐。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的數據,截至3月18日,22家百億證券私募旗下產品出現在32家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名單,合計持股市值超過85.44億元。從百億私募重倉股所屬行業分布來看,截至已披露的數據,醫藥生物與基礎化工個股數量最多,均為6家。
3月21日,多家醫藥公司發布公告提示股價異動風險。
二連板國藥現代發布異動公告,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業務中除已獲批生產的藥品外,暫未涉及新冠病毒治療藥物的新產品研發、生產等業務。近期疫情呈現多點散發,受相關地區疫情管控影響,公司以及一些下屬子公司由于分別地處疫情防控形勢較為嚴峻的上海、深圳、長春、廊坊,部分員工及生產廠區被采取隔離封控措施,導致部分廠區處于暫時性停產狀態。目前該事項暫時未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三連板上海醫藥(601607.SH)發布異動公告,關注到市場近期有關于公司與鹽野義制藥株式會社在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合作事宜方面的傳聞。經公司核查,目前公司并未開展該方面合作。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正常。日前,公司還發布了關于甲氨蝶呤片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公告,甲氨蝶呤片主要用于各型急性白血病。
四連板中國醫藥(600056.SH)再度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公司于2022年3月9日與輝瑞公司簽訂協議,公司將在協議期內(2022年度)負責輝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療藥物PAXLOVID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商業運營。該產品暫未進入國家醫保,若納入國家醫保,可能會對銷售價格有所影響。該產品的最終使用及銷售情況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且預計相關業務規模占公司整體業務量比重較小,對公司近期經營業績無重大影響。
此外,還有奧翔藥業(603229.SH)、神奇制藥(600613.SH)于3月21日晚間發布了股價異動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