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胡穎君
本周滬指探底迎來反彈,但整體仍下跌1.77%,連續四周收陰;深證成指跌0.95%,創業板上漲1.81%。
本周機構調研熱情仍不溫不火。Wind數據顯示,3月14日-3月18日,滬深兩市僅有79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調研,較上周增加4家。其中23家上市公司獲得超過30家機構調研,6家上市公司獲得超70家機構調研。
工業機械成為本周最為熱門的板塊。Wind行業數據顯示,該板塊有10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調研,其次是電氣部件與設備板塊,有8家上市公司獲機構調研;此外,西藥、生物科技板塊本周分別有6家、4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調研。

本周,長春高新(000661.SZ)人氣最高,共吸引了230家機構參與調研,包括72家公募基金、14家險資、34家券商以及94家投資機構。
近日,長春高新發布了2021年度報告,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7.47億元,同比增長25.30%;歸母凈利潤為37.57億元,同比增長23.33%;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37.42億元,同比增長26.76%。
“公司營收歷史首次超過百億元,基本符合預期,但凈利潤增速略低于市場預期。”首創證券分析師李志新表示,凈利潤不達預期主要由多重因素導致:一是去年加大研發投入,研發總投入達10.9億元,占營收比例超過10%,其中費用化8.85億元(費用化比例81%),同比增速達86.3%,影響一定利潤;二是去年核心子公司百克生物業績下滑較大,主要受疫情影響鼻噴流感疫苗銷售,并且存在大額資產減值損失。
3月17日,長春高新組織機構調研。調研名單除了易方達基金、中庚基金、睿遠基金等公募基金外,高瓴資本、高毅資產、景林資產等知名私募也紛紛現身。
長春高新(000661.SZ)在接受上述機構調研時也對業績下滑原因進行了解釋,并表示目前疫情對于生產經營影響整體可控。核心子公司金賽藥業一月份兒科新患入組人數同比增長50%以上;二月份雖然有春節因素影響,仍保持了35%以上的增幅。生長激素產品整體收入增長40%以上。目前水針產品價格沒有明確降價安排;長效水針目前已開始調整產品價格。
除了長春高新外,天潤工業(002283.SZ)也備受機構關注,本周共接待了112家投資機構調研。調研名單不乏盤京投資、源樂晟等知名私募,此外,交銀施羅德基金劉鵬、博時基金陳鵬揚等百億基金經理也現身其中。
天潤工業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曲軸專業生產企業,經營業務涉及內燃機動力零部件、鐵路裝備和機床設備研制等領域。
針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毛利率產生的影響,天潤工業在調研中表示,公司直接原材料占整個成本的56%左右。根據去年測算全年的原材料成本上漲影響毛利2.3%左右,動力費上漲影響毛利0.3%左右,輔助原材料價格也有上漲。2021年的毛利略微下降0.7%,凈利率保持在11.45%左右。公司通過強制降本和提效,每一年所有可控成本必須降低5%。預估2022年成本與毛利維持在2021年的水平,但如果原材料持續大幅上漲公司還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