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周純粼
3月18日,保時捷在2022年度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其在2021年的業績表現。根據保時捷公布數據,公司2021財年營業收入331億歐元,較2020財年同比增長15%。
銷售利潤較上一財年增加了11億歐元,達到53億歐元,增幅為27%。銷售回報率(銷售利潤/營業收入)達到16.0%,高于15% 的長期戰略目標。
2021年汽車板塊的凈現金流(net cash flow)同比增長了67%,達到了37億歐元;汽車業務的凈流動性(net liquidity)增長至50億歐元,比上一財年增加了20億歐元。
在主營業務汽車銷售方面,保時捷2021年在全球出售了30.2萬輛車。同比增長11%。其中,中國市場正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銷量達到95671輛,同比增8%,為銷量最高的單一市場。其它主要市場銷量分別為美洲84657輛;亞太、非洲、及中東131098輛;歐洲86160輛;德國本土28565輛。
公開資料顯示,保時捷2019年至2021年營收分別為261億歐元、287億歐元和331億歐元。銷售利潤分別為37億歐元、42億歐元以及53億歐元。而在最能體現盈利能力的銷售回報率方面,2021年的16%也超越了2019年和2020年的15.4%和14.6%。
整體而言,保時捷在營收、銷售利潤上均實現了新高。而銷售回報率則與2018年16.6%的歷史最高水平基本持平。
相比人工貴、材料貴的奢華汽車品牌,保時捷的流水線生產擁有更低的成本;而相比普通豪華品牌,保時捷的溢價部分又有源源不斷的高凈值人群愿意買單。
不過,近年來包括保時捷在內傳統汽車制造商對電動化轉型的投入逐漸加大,其在傳統內燃機時代所保持的利潤率水平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拖累。業內普遍認為,電動車的零部件數量比燃油車少得多,因此“利潤空間”也被大幅壓縮。
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副主席麥思格(Lutz Meschke)指出,由于高性能電池成本的問題,純電車型和內燃機車型相比,利潤率并沒有那么高,所以純電車型以低于內燃機車型的利潤率來計算。
其純電跑車Taycan的利潤率在理論上會大幅低于其燃油911車系。前者在2021年銷量達到 41,296 臺,為2020年同比翻番。這雖然可視作電氣化轉型獲得了某種程度的成功,但卻對利潤率這一指標并無增益。
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主席奧博穆(Oliver Blume)在發布會上表示,盡管原材料價格上漲,但“保時捷賣出的每一款車型都必須盈利”,Taycan目前也實現了盈利。
不過,2022年的不穩定因素相比此前更多。俄烏沖突、原材料上漲、疫情反復,都給這家“最會賺錢的汽車制造商”提出了挑戰。
奧博穆表示,上述原因的確對公司盈利而言是負面影響,唯一的辦法只能是“更好的成本管控來抵消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據保時捷透露,其有部分一級供應商位于烏克蘭,但是在“受戰爭影響較小的烏克蘭西部”。而作為風險控制的必要措施,保時捷也正在全球范圍內“擴大采購來源”。
另一方面,相比奧博穆口中的“創新商業模式可帶來持續盈利”,今年或將落地的保時捷單獨IPO可能會更大程度影響保時捷未來的財務水平。近期,大眾汽車集團宣布,決定針對保時捷股份公司(Porsche AG)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可能性進行研究。
保時捷方面表示,資本市場看重同質化和更為專注的業務單元,大型公司的價值往往會被低估,因為其業務單位的個體價值,子品牌的價值從未在資本市場得到1:1的反映。因此,作為大眾集團的子公司,未來獨立上市的保時捷將有更大的融資選擇空間和操作靈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