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查沁君
好未來(NYSE:TAL)正在擺脫教育公司的標簽,轉向科技公司的定位。
3月18日,據接近好未來的人士透露,好未來正根據教育政策的動態及時調整業務和組織,尋找新的業務支點、突破口和增長路徑,轉向智能硬件、科技服務以及生命科學等非教育品類。
據界面教育了解,該公司近期推出了一款名為“小猴智能學習燈”的智能硬件產品。
目前該產品已上線淘寶學而思旗艦店和微信小猴智能自營店,但在京東未搜到相關產品。淘寶產品參數顯示,小猴智能學習燈的上市時間為今年3月7日,售價1198元。
據學而思旗艦店客服介紹,小猴智能學習燈不面向初高中階段,僅適配小學一至六年級學員,提供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的主流版本教材內容,古文涵蓋小初高。
和市面其他學習燈相比,該產品的一大差異性在于,其提供學而思的數學教研題庫。此外,常用功能還包括指尖查題、作業檢查、查單詞、課文朗讀等。
經上述人士確認,視頻號“小猴智能學習燈”為其官方賬號,其注冊主體為威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天眼查APP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法定代表人為馮莎,注冊資本1200萬元,由好未來全資控股。
3月10日,好未來還成立深圳市星桐科技有限公司,其經營范圍包括電子產品及智能家庭消費設備銷售等。注冊資本5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馮星星。馮星星同時擔任好未來旗下多個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包括旗下托育品牌北京彼芯托育服務有限公司。
相比被堵死的學科培訓,教育智能硬件賽道處于一個快速增長期。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傳統及新型產品在內的智能教育硬件市場達340億元,預計2022年將達600億元。
“疫情讓學生逐步適應家庭場景,通過智能硬件自學或跟學,確實會觸發智能硬件市場的大爆發。”多鯨資本合伙人葛文偉對界面教育說,“加上K12科目品類多、年齡跨度大、地域版本多,所以這并非是一個壟斷性的市場,而能容納多家公司。”
除了原有的以讀書郎、步步高為代表的傳統硬件企業,還有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跨界入局的互聯網大廠瞄準該賽道。“雙減”后,科大訊飛、新東方、猿輔導、作業幫等新玩家也在加速入場。
一位接近作業幫的人士透露,該公司即將正式推出其智能硬件新品牌“碳氧”,含學習筆、學習燈、學習耳機、喵喵機、家用學習打印機等多個品類,未來還將推出智能手表、智能打印機、多功能書桌等。
藍象資本投資副總裁陳晶告訴界面教育:“硬件本身是渠道的生意,品牌差異性并不大,用戶很難感受到1000塊錢和2000塊錢產品的差異。而所有硬件產品的核心問題是內容是否好、粘度是否高。”
葛文偉同樣表示,“所有的教育硬件要跟內容結合才有生命力。”
在他看來,互聯網出身的在線教育公司,尤其是頭部獨角獸,對于智能硬件有一定的先天優勢。從團隊構成上看,“雖然過去幾年瘋狂招了很多所謂的教學管理人才,但其核心班底還是技術團隊,所以他們對智能硬件的把握、轉型和供應鏈的管理可能更有優勢。”
但目前新東方、作業幫等教育硬件產品,線上電商銷售及用戶評論數據仍在早期,遠低于與有道教育智能硬件、字節跳動智能燈等產品。
“最終的結果肯定是殊途同歸,像爬珠峰一樣,有的從北坡上,有的從南坡上。”葛文偉告訴界面教育,“可能最終長成的結果是很接近的,但過程中,技術基因的團隊要補齊內容短板,內容優勢的傳統教育企業要補強技術、硬件短板。”
在葛文偉看來,目前這幾家頭部公司的現金、人才儲備相差不大,對這件事的決心跟耐心,是決定智能教育硬件終局的關鍵。
硬件之外,好未來發力的另一大重點是教育信息化。
早在去年12月,好未來就官宣旗下To B業務升級,推出全新品牌美校,為教育行業提供完整的直播、教研、AI系統解決方案。好未來的組織架構也隨之調整,原有的技術中臺、數據中臺、內容中臺全數并入美校,由好未來CTO田密負責。
據好未來教研云研發人員表示,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教學內容不盡相同,如何滿足這些公立校的個性化、本地化需求,是擺在對公服務教育企業面前的難題。
在該研發人員看來,要解決這些難題,一要有海量的內容資源與教研工具,二要有過硬技術實力。
生命科學也是好未來轉型探索的方向之一。早在2018年,該公司就已成立腦科學實驗室,并與多所高校達成相關協議,合作探索腦科學領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