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面包財經
2021年以來港股整體顯著下挫,恒生指數自2021年的最大回撤已超過40%,不斷刷新著近5年的新低記錄。受此影響,港股通類ETF產品的基金單位凈值也在同樣下挫。
比如,此前著力布局港股同相關ETF產品的華泰柏瑞、富國基金、博時、海富通、鵬華等基金公司,旗下產品在近期大幅回撤。
其中,景順長城中證港股通科技ETF、海富通中證港股通科技ETF、鵬華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ETF等產品的單位凈值更是低于0.5元。
但是,在市場大幅下挫,基金凈值深度下跌之后,不少基金的份額不降反升。如下圖所示的12只港股通ETF基金,除了鵬華的兩只產品近期份額減少外,其他大部分基金的份額在最近的1個月和3個月均有所增加。

圖1:截至2022年3月15日港股通相關ETF產品指標
這些港股通ETF產品產品凈值下跌主要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指數成份股價重挫,二是匯率波動。
上述產品普遍采取完全復制標的指數成份的投資策略,這使得港股市場風險幾乎“無縫”傳導到相關產品。
以此前較為熱門的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為例,截至2022年3月15日收盤,凈值持續下跌,最低跌至0.5元。
該基金跟蹤指數為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根據招募書,該基金的投資策略采用完全復制標的指數的成份股組成及其權重。從2021年四季度的重倉股來看,十大權重包含信息技術、可選消費、醫療保健行業的知名企業,這些股票2022年以來表現較差,過半數股票年內跌幅超過40%。

圖2:2021年末重倉股今年以來回報率(截至2022年3月15日)
不過,在基金單位凈值持續下降的情況下,該基金的總份額卻在增長。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成立初期,基金總份額約為2.46億份,目前已翻倍增至5.62億份。
從日交易數據來看,該基金近期換手率、成交量顯著增加。近期,該基金的日交易量持續超過2億份,2022年3月15日更是達到3.67億份,當日基金換手率激增至65.3%,基金總份額增加2600萬份。

圖3: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日成交量、換手率
如文章開頭的表格所示,凈值下挫份額增加的產品不止富國一家。
存續期超過3個月的產品中,大多數產品的基金份額實現正增長,約半數產品近3個月的總份額增幅超過20%。
具體來看,博時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ETF的份額增速較為顯著。該基金的跟蹤指數為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數收益率(經估值匯率調整后),2021年末主要重倉于銀行、房地產股票。
數據顯示,2021年1月下旬以來,博時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ETF的日交易量激增,日均交易量從2千萬份漲到4千萬份,近1個月總份額增長約47%、近3個月增幅超過200%。最新數據顯示,當前該基金總份額約達4.54億份。
華泰柏瑞中證港股通50ETF是選取樣本中總規模最大的ETF產品,其總份額約達39.12億份。該基金的跟蹤指數為中證港股通50指數收益率(使用估值匯率折算),2021年末主要重倉于金融類、信息技術類股票,半數股票的年內回撤超過25%,其中美團、藥明生物年內跌幅超過50%。近期,該基金的日交易量也屢超3億份,2022年3月15日更是達到5.18億份,近1個月總份額增幅超過25%。
那么問題來了,究竟是誰在暴跌之中抄底港股通ETF基金?(P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