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鄭小琳
陶企行業近期集中上調了產品價格。
公開資料顯示,3月10-3月12日,短短三天時間,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云南、安徽、廣東等省份超過30家陶企的瓷磚/陶瓦發布漲價函,漲價品類涵蓋仿古磚、拋光磚、拋釉磚、瓷片等,漲幅普遍達到1~2元/平方米。
此次漲價主要是由于上周煤炭到廠家的價格突然上漲,這些漲價陶企使用的燃料基本以煤炭為主。據上海海運交易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5日,中國沿海煤炭運價指數(CBCFI)為1185.31點,較前一日上漲0.9%。
成本上升后,陶企的利潤被大幅壓縮,這種狀況從去年就已開始。2021年下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限電停產等外部因素給陶企經營帶來不小沖擊。
例如,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堅決管控高能耗高排放項目”。陶瓷就被國家發改委列入“高能耗高排放”行業。
由此導致了廣東、廣西、云南、江西、山東等多個產區曾因限電導致陶企大面積停產。而許多能耗監管亮紅燈的省市,陶企也成為限電潮中重點關停的對象。
需要指出的是,陶瓷作為家居建材行業的細分行業,利潤一直處在低位。2021上半年,《陶瓷信息》根據官方數據統計,家居建材行業企業銷售利潤率中,涂料、建筑陶瓷分別以6.52%、5.67%,排名倒數第二和倒數第一,并且建筑陶瓷的利潤率比涂料還要低,是家居建材大類中,最不賺錢的行業。
而這樁本就“低毛利"的生意,疊加原料漲價和限電停產后,企業利潤被進一步壓縮。
以已披露業績的頭部陶企為例,東鵬控股預計2021年營收75.16-85.90億元,同比增長5%-20%;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約3400萬元-5100萬元,同比下降94.0%-96.0%。
帝歐家居預計2021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2-3.69億元,同比2020年度的5.67億元下降34.87%-51.99%。
四通股份預計2021年歸母凈利潤為2900萬元至4300萬元;扣非凈利潤為-1400萬元到300萬元;天安新材預計同期歸母凈利潤-4500萬元到-6500萬元,扣非凈利潤-5000萬元到-7000萬元。
除此以外,許多扛不住成本壓力的中小企業也出現資金鏈危機。
據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發布的數據,2018-2020年即便行業風平浪靜、原材料價格穩定,但每年依然會有15%-20%的陶企處于虧損狀態,平均每年近100家陶瓷企業淘汰退出。
與此同時,根據陶城報從人民法院、天眼查等渠道統計,2021全年,全國多個省份共有366家陶瓷相關企業(廠家、銷售門店、上游原料設備企業)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累計失信事件達到了783次,平均每天陶瓷行業內就有2起失信案件發生。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目前天然氣、煤炭價格上漲的形勢來看,2022年陶瓷企業利率或因成本快速上漲被進一步壓低。
利潤收縮、生意難做,陶企今年無疑將面臨更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