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3月16日,火腿第一股金字火腿(002515.SZ)發布2021年年報,在經歷了一年凍品肉紅利后,伴隨著2021年豬肉市場的大跌,公司業績又走向平淡。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6億元,同比下降28.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85.39萬元,同比下降27.74%。扣非凈利潤2112.53萬元,同比下降78.86%。
按產品分類,火腿實現收入1.84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36.28%;品牌肉實現收入1.79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35.33%;特色肉制品實現收入9833.03萬元,占營業收入比重19.44%。其中,以品牌肉一項營收,相比2020年的4.24億元就減少了近6成。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年報顯示,金字火腿下半年已經處于持續虧損狀態,第三和第四季度分別虧損785.53萬元和1394.52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則進一步下滑至虧損915.84萬元和2705.89萬元。
資料顯示,金字火腿所處行業大類是肉類行業,主營產品中式火腿、歐式發酵火腿、火鍋火腿等屬于肉制品行業的發酵肉制品子行業,大肉香腸、香腸、臘肉、醬肉、淡咸肉、烤腸、XO醬、火腿海鮮醬等屬于特色肉制品行業,個性化定制品牌肉屬于肉類行業。
對于本期業績的低迷,公司將主因歸結生豬價格下跌影響,公司品牌肉業務同比下降較大。因豬肉價格下跌,本期品牌肉業務營業收入1.79億元,同比下降57.89%,實現毛利-1892.07萬元,毛利率為-10.59%。同比減少22.16個百分點。品牌肉業務出現虧損,是導致本期利潤下降的主要因素。
從不同渠道收入情況看,除了KA流通、電商、冷鏈行業收入略有增長外,金字火腿2021年酒店餐飲、食品加工、直營(團購)均出現不同幅度下滑,其中后兩者分別減少營收1.02億元和1.43億元。此外,各渠道毛利率全部出現下滑趨勢,直營(團購)下滑最大,達到16.53%。食品加工、KA流通、直營(團購)分別下滑10.22%、10.07%和9.32%。
年報中,公司表示,剔除品牌肉業務,公司的火腿、傳統肉制品業務收入增長13.01%,毛利水平相對穩定,在餐飲連鎖、食品加工等渠道都有比較大的突破,從而保持了難中求進的良好。
不過,盡管品牌肉業務在短暫“輝煌”后回歸虧損狀態,但憑借著凍品冷鏈的優勢,長期看對金字火腿業務仍是有益補充。
年報經營分析中表示,公司穩健發展滿足生鮮電商、社區電商、中央廚房、食品加工企業等新渠道、新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定制品牌肉業務,發揮公司國內外肉類供應鏈優勢,開展肉類個性化定制加工業務,通過生鮮電商、社區電商等各類快速發展的新渠道直達用戶,滿足其便捷肉制品消費需求,也可滿足中央廚房、食品加工企業、連鎖餐飲等定制化標準化原料供應需求,成為其穩定的供應鏈合作伙伴。
年報顯示,除了品牌肉銷售外,金字火腿還涉及部分豬肉收儲業務,公司與各地政府簽訂《凍豬肉委托儲備合同》,雙方約定儲備管理要求,公司需要在合同約定的儲備期內儲備一定數量的凍豬肉,并能夠按照政府的要求進行指定投放,同時公司收取一定的儲備費用。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在儲備期的凍豬肉合計數量為3120噸。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以來,生豬價格依然在下探過程中,部分地區甚至生豬價格跌至每斤6元左右。
國家發改委3月15日發布消息,據其監測3月7日至3月11日當周,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4.75∶1,連續三周處于《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確定的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啟動年內第三批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并指導各地加快收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