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妝品財經在線CBO
央視財經日前報道,愛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ABLE C&C株式會社等韓國美妝日化企業近期紛紛上調了旗下產品價格,最高漲幅超30%。
01、悅詩風吟韓國漲價最高36%,品牌回應:不涉及中國市場
在中國曾爆火一時,又接連關店 600 家的悅詩風吟近日因“漲價”登上了熱搜。切身經歷了近年來品牌大撤店的中國消費者,對此普遍態度是不解。
據央視財經《天下財經》報道,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旗下平價化妝品品牌悅詩風吟近日50多款產品齊漲價了,幅度最高達到36%。
此輪漲價會否涉及中國市場?對此,愛茉莉太平洋向《化妝品財經在線》回應稱:“目前在中國沒有調價計劃,悅詩風吟將一如既往為消費者帶來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不僅中國市場沒有漲價,在悅詩風吟的天貓旗艦店直播間,產品更是卯足了勁在打折。
《化妝品財經在線》注意到,旗艦店內銷量TOP5的產品均“買一送一”,微信小程序也有折扣力度,正在舉辦老款3件6折,新品7折的活動。
由于自身“30元的散粉眉筆/100+元肌底精華”的大眾定位,漲價的消息甫出,就登上了微博熱搜,引發了中國網友們的關注。
事實上,此輪漲價針對的是貢獻了品牌6成以上營收的韓國國內市場。悅詩風吟韓國本土版產品線更多,在韓國確屬“價廉物美”,比如頗受好評的專門針對敏感肌和痘痘肌的truecare系列和,尚未引入中國市場,目前只有跨境渠道購買。
作為韓國首個自然主義護膚品牌,悅詩風吟通過單品牌店模式自2012起在中國市場一路高歌猛進,經歷了2016年的高光時刻后便一路下坡。2019年開始,悅詩風吟在中國內地“大撤店”,最終門店數將由巔峰期的600多家縮減至140家左右。
財報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悅詩風吟營收分別為890億韓元(約合4.56億元人民幣)、879億韓元(約合4.5億元人民幣)、722億韓元(約合3.7億元人民幣),環比持續下跌,較上年同比也分別下跌17.2%、0.5%和10.2%,主要原因是“電商收入增長難敵線下實體零售帶來的沖擊?!?/p>
在社交平臺,有網友指出:“單價不高漲三成也沒多多少,但漲價只能解燃眉之急,真正關鍵的是審視市場定位、加強產品研發,提高核心競爭力?!?/p>
在中國市場,不斷進行渠道調整的同時,悅詩風吟的護膚線也在轉型,慢慢向維穩修復的路子走,并試圖重新打造類似“小綠瓶”的“功效單品”。
02、通脹推高韓妝漲價
據報道,不僅是悅詩風吟,愛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ABLE C&C株式會社等韓國主要美妝日化企業近期還紛紛上調了旗下牙膏、洗發水、洗滌劑等產品的價格。比如,從本月起,ABLE C&C株式會社旗下謎尚26款化妝品的價格平均上調了11%。
原本疫情就給韓國化妝品行業帶來不小的經營壓力,而原料成本不斷上漲,再次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由于外貿依存度高,韓國經濟受外部因素影響大,國際大宗商品物價上漲給韓國帶來輸入性通脹壓力。
韓國統計廳日前公布的報告顯示,韓國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7%,至105.3。這是韓國通脹率連續第五個月高于3%。2月,汽油(16.5%)、柴油(21%)、車用液化石油氣(23.8%)等石油類產品價格上揚19.4%。
在化妝品行業中,與石油關聯最為緊密的就是塑料包材產品。此外,化妝品生產中用到的石蠟、凡士林、甘油等原料都提取自石油,然而國際油價暴漲,導致洗化用品的原料和物流成本不斷攀升。
亞洲原料加工巨頭——愛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的原料供應商之一的韓國SK化學近日宣布,自3月1日起,PETG、PCTG等材料上調200美元/噸(約1270元/噸)。PETG、PCTG在化妝品包材中一般都是做香水瓶和瓶蓋、化妝品瓶和瓶蓋、口紅管、化妝盒、除臭劑包裝、爽身粉瓶和眼線筆套等。
原料巨頭巴斯夫官網近日也發布消息稱,2022年3月15日起,巴斯夫或在合同/價格協議允許的情況下,提高其個人護理專業產品線在北美的價格,將提高大約15%。
據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北京貿易館上月發布的報告,韓國2021年對中國出口額創歷史新高,位居榜首的是韓國護膚品(爽膚水、乳液、面膜等),對中國出口額為37.4億美元,同比增加19.4%;隨后為洗面奶和手消毒劑,出口額為3.6億美元,同比激增185.2%。
韓國是中國的主要化妝品進口國,韓妝漲價未來會否蔓延至中國市場還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