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港股解碼 港股解碼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處于高速增長中,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和滲透率不斷超預期,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預計 2022 年全球銷量為 938 萬輛,刺激上游的鋰電板塊一些小而美的細分賽道在隱秘處暗自發酵。
比如,鋁箔約占鋰電池總成本的 2-3% ,占比并不高,常常被人忽略,但其投資價值卻是值得引起關注的。
鋁箔在新能源汽車、儲能方面有哪些結合點,在產業鏈中發揮怎樣的價值,哪些上市公司值得關注,財華社將為您一一揭曉。
01 鋁箔在鋰電池產業鏈中起的作用
鋁箔是用鋁材制作而成的箔,處在產業鏈的中游,上游對接各種鋁礦、電解鋁、再生鋁、廢鋁等,中游是鋁錠,下游是空調鋁箔、包裝鋁箔、電子鋁箔、建筑鋁箔等,下游對接空調、餐盒、鋰電池、建筑鋁錠、鋁電解電容器。如下所示:
所有場景中,鋰電池是鋁箔下游最重要的應用場景之一,鋰電鋁箔在鋰電池中的質量占比為6% ,成本占比3%,似乎不起眼,但是卻不可或缺。
鋁箔在鋰電池中可充當正極集流體。集流體起到承載活性物質的作用,將電化學反應所產生的電子匯集起來導至外電路,從而實現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鋰離子電池可靠性和循環壽命取決于內阻,最終取決于電池的四大主材,而且還與集流體有關。
集流體既是活性物質的載體,又是工作時 產生的電流匯集的導體,可形成較大的電流,提高鋰電池充放電效率。根據相關的調研數據,每 GWh 三元電池需要電池箔 300-450 噸,每 GWh 磷酸鐵鋰電池需要電池鋁箔 400-600 噸。
為啥正極集流體選擇鋁箔而非銅箔呢?
首先,相比銅箔在正極高電位下很容易被氧化,鋁的活潑性居中,在空氣中會生成氧化鋁保護膜,穩定性高;
其次,鋁易于加工,質地較軟,機械強度好,可焊接可鉚接,可以保證極片在卷繞時不發生脆斷,同時導熱性和導電性較好;
第三,在成本方面,鋁資源儲量大,成本低,不屬于重金屬或戰略性金屬資源,不同于銅箔重資產,鋁箔資產輕,單噸電池鋁箔固定資產投資約為 0.94 萬元,主要為設備投入,需要的設備包括熔煉爐(鋁水)、鑄軋機或熱軋機、冷軋機、箔軋機等,電池鋁箔單 GWh 電池投資在369 萬元左右,而銅箔在 5000 萬元。
美中不足的是,鋁箔大部分情況下不能用作負極,因低電位下鋁會發生 LiAl 合金化反應。
一個例外的情況是,鈉電池的負極可以用鋁箔,由于鋁的活潑性弱于鈉,鈉離子在負極不與鋁箔發生反應,正負極均使用鋁箔作為集流體,負極也可以用價格更便宜的鋁箔作為集流體,據測算每 Gwh 鈉電池需要鋁箔 700-1000 噸,用量在鋰電池的 2 倍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寧德時代在2021年7月29日線上發布會上發布了第一代鈉離子電池,目前,已啟動鈉離子電池產業化布局,2023年將形成基本產業鏈。
鈉離子不與鋁形成合金,負極可采用鋁箔作為集流體,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 8%左右,降低重量 10%左右,鈉離子電池正負集流體均采用鋁箔,未來有望帶動鋁箔需求量大幅提升。
由此可看出,鋁箔無論是在離子電池還是鈉離子電池均是不可或缺的,可替代性極弱。
鋁箔與銅箔有一個相似之處便是,二者均處于周期性的賽道,呈現類大宗制造業特征。
電池鋁箔鋁成本占比約 80%,定價模式為成本加成。電池鋁箔完全成本構成中,直接材料占比為約 85%,其中最主要的原材料為鋁錠。
所謂的成本加成定價法,即銷售價格=“鋁錠+加工費”,其價格跟隨鋁價波動而波動。
02 鋁箔的市場前景
2021 年國內電池鋁箔總產量 14.3 萬噸,全球在 24.2 萬噸。有券商預計2022 年全球鋰電鋁箔需求量為 32 萬噸。
新能源汽車與儲能行業,這是刺激鋁箔的產銷量提升的兩大關鍵點。
先來看一下新能源汽車方面,據 SNE 數據,2021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電池裝機量 296.8GWh,較上年同比增長 102%。隨著各國環保減排政策持續推進,2025 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有望突破 1200 GWh。
考慮到磷酸鐵鋰電池裝機比持續提升,以 400 噸/GWh 的用量進行測算,相關數據顯示,動力領域電池箔需求量有望在 2025 年達到 49 萬噸,年復合增速 43%。
再看儲能,新型儲能是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支撐之一,穩增長政策背景下有望超預期發力。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 2025 年國內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將達 30GW 以上,未來五年將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轉變,到 2030 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相比于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對能量密度要求較小,更加考慮安全性、成本和使用壽命,因而儲能電池以磷酸鐵鋰為主。磷酸鐵鋰電池對鋁箔的需求量較大,相關數據顯示,假如以 500 噸/GWh 作為測算基準,預計 2025 年儲能領域電池鋁箔年需求量 15.7 萬噸。
因此,受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雙重拉動,全球電池箔需求量有望在 2025 年達到 64.7 萬噸。
價格方面,目前電池箔平均售價 4 萬元。相關數據顯示,2022-2024 年電池箔供應缺口-1.0/-1.3/-1.7 萬噸,受供需關系影響,2021 年國內電池箔供應緊張,四季度行業內整體價格上調 10%-15%。根據目前電池廠生產情況及鋁箔廠產能爬坡進度,電池箔供應明顯難以匹配下游需求增長,2022年年中有望進一步提價。
03 行業壁壘
未來兩年電池鋁箔處于供應緊平衡,但是電池鋁箔的供給端增長卻較慢,原因在于行業存在壁壘。
其一,新建產線周期長,進口及國產設備均供應緊張。
若使用進口設備新建電池箔產線,僅采購設備即需 2-3 年,具體包括設備生產周期 14 個月,海運和海關 3 個月,安裝調試 7-8 個月,同時設備進場后人工培訓又需要額外時間。
其二,傳統鋁箔廠商轉產難度大:
鋰電鋁箔與普通的鋁箔相比,從研發到源頭的熔煉,到過程的雜質處理、分切包裝與傳統的鋁箔生產是有比較大的區別:
第一,其需要一支專業化的隊伍;
第二,生產鋰電鋁箔的生產環境一般要求是無塵車間;
第三,對裝備的要求相對較高,電池箔是硬態的,食品包裝箔則軟態的,導致其生產設備的 參數不同。
其他鋁箔廠商激進轉產之后容易導致良率低和生產效率的浪費。
其三,下游客戶電池廠商驗證周期長。
由于動力電池安全性要求高,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后果均比較嚴重,并涉及召回和索賠。目前動力領域電池鋁箔認證周期較長,在供應緊缺的情況下,國內電池廠認證周期仍在半年以上,海外電池廠 2 年左右,而海外客戶如松下、特斯拉等則需要更久。
寧德、比亞迪、LG 對電池箔的評審嚴格,從擬定容量開始控制,終端出現問題后會持續追蹤到上游材料。
由于客戶驗證周期較長,通過驗證后電池廠會重視合作關系,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從而加劇了其他廠商入行難度。
04 鋁箔相關上市公司大盤點
不同于銅箔格局分散,電池鋁箔格局相對集中,電池鋁箔前三大市占率在70%左右。
鼎盛新材(603876.SH):位居第一,9.4萬噸產能。全球市占率40%,絕對行業龍頭。
鼎勝新材是一家專注鋁板帶箔近 20 年、快速成長為行業龍頭的民營企業。實際控制人為周賢海和王小麗,二人系夫妻關系,二人合計持有公司 40.05%的股份。
自 2003 年成立以來一直從事鋁板帶箔的研發、生產,2005 年前后,親水涂層空調箔替代光箔成為空調熱交換器的主流原材料,公司果斷進入空調箔市場,迅速發展成空調箔市場龍頭。
2007 年及時向主要應用于消費領域的單零箔和雙零箔進軍,成功用鑄軋供坯工藝生產出了性能穩定的雙零箔,產銷量不斷增大。
2009 年公司率先切入鋰電池鋁箔領域,打破日本的技術壟斷,完成國產化替代,發展至今已成為行業龍頭。
2010 年將新能源動力電池箔投入市場,2016 年動力電池箔產銷量突破萬噸。
產能方面,鼎勝新材2021年12月2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電池箔產品具備9.4萬噸年生產能力。客戶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LGC等主流電池廠。
鼎勝新材目前擁有軋機 67 臺,主要從事空調箔、單雙零箔和電池箔生產,2021 年總產能 80 萬噸,其中電池箔出貨量 5.5 萬噸,同比增長 130%。公司軋機數量及鋁箔產能在業內絕對領先,目前依靠原有的單雙零箔產線進行快速轉產,是業 內唯一具備產能快速提升能力的企業。預計公司 2022 年產能繼續快速爬坡,出貨量有望達到 12 萬噸。
華北鋁業
華北鋁業為五礦集團下屬子公司, 華北鋁業新能源電池箔項目擬采用國內外較先進的生產設備,形成年產新能源電池箔及鋁帶6.5萬噸的生產能力。項目設計產能6.5萬噸,其中:陽級電池箔5.5萬噸,電池軟包箔0.5萬噸,6 萬噸電池箔項目預計于 2022 年上半年陸續建成投產,現處于產能爬坡過程中,預計 2022 年出貨量 3.5-4 萬噸,2023 年項目完全達產,出貨量 6 萬噸左右。
東陽光(600673.SH):全球市占率17%,鋰電鋁箔占收入三分之一。
目前有三大的業務,分別是生物醫藥,健康養生,和電子材料。公司的電子材料行業已經擁有較高的研發能力和設備,如今公司已經建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包括了從高純鋁、電子鋁箔、腐蝕化成箔、到鋁電解電容器。
2018 年 9 月 4 日公司公告與日本最大的鋁箔生產企業株式會社 UACJ 的合作,由雙方合資公司乳源東陽光優艾希杰精 箔有限公司投資建設 1 萬噸電池箔項目,該項目已于 2021 年底投產,現處于產能爬坡階段,預計 22 年達產。
2022 年 1 月 12 號日公司發布對外投資公告,計劃在湖北省宜都市投資建設年產 10 萬噸低碳高端電池鋁箔項目,總投資不超過 27.1 億元。項目建設周期 36 個月,分為兩期建設,一、二期項目均為建設年產 5 萬噸低碳高端電池鋁箔 項目,其中一期項目預計 2023 年投產,二期項目預計 2025 年投產。公司電池箔產品定位高端,主要供應日本客戶, 項目建成后產能爬坡周期在 1-2 年之間。
云鋁股份(000807.SZ):產能3.6萬噸,全球市占率15%。
云鋁股份成立于1970年,公司的前身是云南鋁廠,云鋁股份近三年產能利用率接近100%,19年產能210萬噸, 20年公司依托于云南豐富的水電資源,水電鋁產能逆勢擴張,待所有產能建成投產之后總產能將提升至323 萬噸,同比提升53.8%。
云鋁股份2021年10月29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現有鋁箔產能為3.6萬噸/年,主營產品包括單零、雙零、超薄鋁箔等鋁箔系列產品,主要致力于為電子、電力電容器、無菌包裝、食品及醫藥包裝、建筑裝飾、家用電器和汽車等工業領域提供優質的鋁箔。
萬順新材(300057.SZ),8.3萬噸產能。
公司主要從事鋁加工、紙包裝材料和功能性薄膜三大業務。2020 年公司發行可轉債建設“年產 7.2 萬噸高精度電子鋁箔 生產項目”,一期項目 4 萬噸已建成投產,二期項目 3.2 萬噸計劃于 2023 年 8 月建成。
2021年1月7日晚間,萬順新材發布發行股票預案,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7億元,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987億股。
募集到的資金將用于年產10萬噸動力及儲能電池箔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其中,電池鋁箔項目建設周期為24個月,預計投資金額為20.8億元,擬使用本次募集資金12億元。
據悉,萬順新材全資子公司江蘇中基現有鋁箔生產線的產能為8.3萬噸/年,基本達到滿負荷生產。此次募集資金投建項目投產的話,萬順新材的鋁箔產能將達到25萬噸,是現有產能的4倍。
南山鋁業(600219.SH), 7 萬噸產能。
公司擁有鋁箔產能 7 萬噸,其中電池箔產能 1.4 萬噸。公司在動力電池鋁箔板塊重點聚焦高端市場,以 12um 產品為 主,10um 產品目前也有少量供貨,是國內高性能電池鋁箔產品核心供應商之一。
公司自 2017 年起批量供應電池箔產品, 2019 年規劃新建 2.1 萬噸高端動力電池箔項目,該已于 2021 年 10 月份建 成投產。待項目達產后,公司高性能動力電池箔產品年產總量 3 萬噸左右。
常鋁股份(002160.SZ), 6000 噸產能。
公司自 2017 年開始研發電池箔,現有產能 6000 噸。2021 年 12 月 22 日,公司發布公告投資 3.5 億元建設 3 萬噸動力 電池專用鋁箔項目,計劃根據公司業務發展實際情況,自 2022 年一季度起逐步實施,建設周期 24 個月。項目建成后產能可達約 3.5 萬噸。
神火股份(000933.SZ),8 萬噸產能。
公司主營業務為鋁產品、發電、煤炭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目前鋁箔產能為 8 萬噸,其中電池箔產能 1 萬噸。子公司 神隆寶鼎的電池箔認證工作預計于 2022 年上半年完成。后續規劃新建 6 萬噸電池箔產能,預計 2023 年底建成,2024 年開始貢獻產出。
神火股份2022年1月29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鋁箔產能為8萬噸,其中:上海神火鋁箔2.5萬噸,神隆寶鼎5.5萬噸。新建6萬噸投產后,合計14萬噸產能,
華峰鋁業(601702.SH),15萬噸新能源汽車用高端鋁板帶箔項目。
公司主要從事鋁板帶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IPO 募投項目包括 8000 噸電池箔項目。
2022 年 2 月 12 日,公司發布定增預案計劃募集資金不超過 19.8 億元,擬在重慶市涪陵區白濤化工園區建設“年產 15 萬噸新能源汽車用高端鋁板帶箔項目”,具體包括水冷板鋁材、矩形/方形電池殼料、條形電池用鋁帶材、電池箔、 軟包電池鋁塑膜用鋁箔、復合釬焊鋁板帶等,建設期 36 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