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版號停發的日子里:有人倒下,有人穢土轉生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版號停發的日子里:有人倒下,有人穢土轉生

廠商們目前的庫存還能支撐他們堅持下去么?

文|娛樂資本論 雪夜楓鱗

“版號總算要發了,不是3月就是4月,反正不遠了。不過,一年只發300多個,算到一個月也就30個左右,實在是太少了。”

白貝是上海一家小型二次元游戲工作室的負責人,2月份的時候他曾經將這個消息透露給預言家,興奮中透著一絲無奈。白貝說,就算版號發的再少,也算是行業重新上路了。不過,上周末游戲工委澄清了有關4月恢復版號的傳聞,還是給行業澆了一盆涼水。

2018年的版號寒冬持續了265天,2021年出現的這次版號寒冬2.0持續了235天。從2019年的1570款游戲獲得版號,到2021年僅有768款游戲獲得版號,數量接近腰斬。

只是在當下,游戲公司們顯然不如2018年經得起“市場異常”的考驗。去年12月天眼查曾經做過統計,5個月的時間里共有1.4萬家游戲相關公司注銷。2020年全年,這個數字不過1.8萬家。

去年9月份的時候,整個行業都已經意識到版號被停了,于是何時恢復版號發放成為了人們討論最多的“周常”話題。當未知和不安的情緒一直蔓延的時候,市場上很多匪夷所思的應激行為就開始頻頻出現。

今年2月初,大批二次元游戲官宣停服,一些二次元游戲的開發者們也在微博上和他們開發游戲的說再見。僅僅一個月之后,我們就見證了游族代理的《山海鏡花》穢土轉生。新團隊新玩法,說是一個新游戲并不過分。但在版號緊缺的時代中,停服游戲的版號價值倍增,游族的做法不難理解。

上述兩件事發生在中國游戲行業的身上并不驚世駭俗,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就一齊出現,未免還是給人一種魔幻的感覺。

與此同時,今天WXB針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其中明確提到,將要限制未成年人的單次消費數額和單筆消費數額,面向游戲行業的管控在逐漸增強。

看來,等待版號的日子只能繼續。不過,廠商們目前的庫存還能支撐他們堅持下去么?沒人能夠給出一個樂觀的答案。尤其是游戲行業整體走向收緊的大趨勢下,樂觀本身早已成為游戲人一項稀缺的特質。

監管向前,版號向后

一切的緣起都要從《經濟觀察報》的那篇《“精神鴉片”竟長成數千億產業》說起。

白貝當天看到那篇文章的時候并沒有在意,畢竟官媒批判游戲行業的文章實在是太常見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那篇文章迅速傳遍了所有行業群,尤其是各個公司的老板們,紛紛回憶起了“電子海洛因”的時代。

而當時,離雙減政策不過數十天的時間。

行業的焦慮立即反映到了投資市場上。白貝當天沒敢打開投資軟件瞅一眼,因為各個微信群全都是大廠們股價暴跌的截圖。

所有老板都在問消息,想問問下一步的行業調整,但沒有人得到答案。白貝自己把8月3日那天晚上看作是游戲行業去年的三大重要時刻,在那之前是游戲圈大佬齊聚Clubhouse暢談未來,在那之后就是未成年人防沉迷政策的出臺。

8月底,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了未成年人防沉迷的通知。嚴格控制游玩時間和實名注冊是這次新政的核心。前腳雙減余波未平,后腳極其嚴格防沉迷措施讓整個行業意識到,調整的周期來了。

8月沒有發放版號,白貝其實已經嗅到了風險,但大多數人還沒有把這當作一回事。畢竟新的政策下發之后,需要留出時間給各家進行調整的時間,一個月不發版號也屬于正常的情況。然而到了9月,版號發放依舊沒有按時公示,不安情緒開始蔓延,人們開始回憶起2018年的版號寒冬。

自此之后,每個月都會出現版號即將發放的傳聞。從2021年12月一直傳言到了2022年的4月。

就在白貝向預言家透露3月-4月發版號的消息沒幾天,《科創板日報》就發布了一篇聳人聽聞的報道。按照他們的說法,整個2022年都不會發放版號,業內在農歷年之前就已經知道了。

白貝看到新聞時也蒙了,畢竟他剛剛得到的消息是版號馬上就要來了。白貝很擔心,于是瘋狂地向其他老板詢問,但并沒有問出個所以然。畢竟發布信息的報紙名字就叫科創板,當天游戲股的表現也都不出意外的難看,B站和快手的股價跌幅都超過了5%。

伴隨著版號恢復傳聞一同出現的,還有各種審查新規傳聞。其中流傳甚廣的就是二次元游戲和賽博朋克題材將無法通過審核。這種傳聞當然無法得到證實,但一些正在運營的游戲中,預言家已經窺見了一些審查的新動向。

前段時間,開發者默默就告訴預言家,他們負責開發運營的某款手游緊急調整了一些立繪。尤其是牧師這個職業,原本立繪中的十字架和權杖全部消失不見。這樣的調整顯然是為了去除游戲中的宗教要素。

另外一個調整重點就是限制游戲的抽卡次數。《坎公騎冠劍》和《執劍之刻》紛紛發布公告,為了積極響應號召,對于每日的抽卡次數進行限制。兩款游戲的限制次數有所不同,但大趨勢是一致的,那就是避免玩家過度氪金,設置每日上限的同時還要為玩家設置補償機制。

今天,針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再次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明確提出,網絡服務提供者需要合理限制未成年人在使用網絡產品和服務中的單次消費數額和單日累計消費數額,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與其民事行為能力不符的付費服務。顯然,這樣的條例修改就是沖著手游氪金來的。

事實上不僅僅是白貝,預言家還從其他知情人士處獲得了監管的消息,比如版號的發放數量將進一步收緊,全年版號的整體數量為200到300個;成年人也要納入防沉迷的體系中,2小時游戲時間之后需要休息30分鐘;IAA游戲(類似《合成大西瓜》等內置廣告游戲)也需要獲得版號。

巧合的是,上周雪球上有用戶發布了類似的傳聞。不過很快,游戲工委相關負責人立即出面澄清了。多次的傳言和期待之后,游戲人等待版號就像《等待戈多》一樣,沒人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到來。

全年流水不足1個億,第一刀砍向二次元游戲

比起期待版號的焦急,游戲廠商自身的選擇都是比較功利的。資金無法支撐,那就砍項目;項目沒法砍,那就裁員。在這種全面收縮的大背景下,第一個遭殃的就是二次元游戲。

根據手游那點事之前的統計,截至3月2日,停發版號的日子里,總共96款游戲選擇了停服。而局限到2022年,短短2個月就有18款游戲關門大吉,無疑加快了速度。其中,6款面向二次元市場的游戲項目選擇在今年關服,如此之高的比例令人咋舌。

網易《幻書啟世錄》的停服一度成為行業的熱門新聞。大量核心粉絲都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表達自己的“意難平”。擁有獨特的美術風格,開服時盛大的活動排場,粉絲們怎么都想不到運營不足一年就走向了停服的命運。

《幻書啟世錄》仍算是比較幸運的案例,畢竟它還能和玩家見面。相比之下,莉莉絲《伊甸啟示錄》就沒有那么好命了。2月15日,莉莉絲的概念設計師@卷毛在趕稿在微博上透露,這款科幻二次元游戲的項目組已經被遣散,并放出了多張原畫和粉絲分享。

版號發不出來,為什么是二次元游戲項目被率先放棄?

白貝告訴預言家,當緊縮的時代來臨時,保證項目能夠實現營收上的成功自然是游戲公司行事的第一要義。留下已被市場大量驗證的項目,及時切割不賺錢的項目,恐怕給哪個老板都不難選。

《原神》的成功,讓許多游戲巨頭的內部都開始孵化二次元游戲項目,那些更有底蘊的公司甚至早早就已經進入了二次元游戲這塊“藍海”。

然而,二次元游戲項目在這些游戲游戲巨頭內部處于一個邊緣的位置上。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不賺錢。根據“國產二次元手游觀察”發布的相關數據,主流的二次元游戲,一年流水不足1億元,尤其是去年發布的新游戲,情況更是慘不忍睹。

《忘川風華錄》、《絕對演繹》和《靈魂潮汐》這些大廠代理的二次元游戲年內流水均未超過1億元,側面也可以反映出二次元游戲的窘境。因此,除非能夠通過一輪又一輪的測試證明自己有著非常光明的前景,否則游戲巨頭內部砍游戲的大棒勢必會首先砸到“不怎么賺錢”二次元游戲身上。

某位剛剛經歷“砍項目之痛”的二次元游戲從業者告訴預言家,半個月前他們的項目結束了第二輪內測,效果遠遠不及預期。當他還在思考如何通過調整游戲機制來獲得玩家認可的時候,整體項目直接被取消,他也無奈地接受了這個現實。

專注二次元游戲的小公司日子同樣不好過。前面提到的流水不足1億元的游戲,都是很多小公司通過換皮的模式快速制作并推向市場的。簡而言之,這些公司賺的就是快錢,投放足夠數量的劣質二次元游戲是他們的生命線。沒了數量上的保證,公司運營自然成為空談。

過去兩年間,白貝的公司制作了3款機甲娘題材的游戲。這些游戲戰斗玩法上都大同小異,全靠立繪吸引玩家氪金。白貝這類公司賴以生存的玩法,在版號缺失的情況下也玩不轉了。沒有版號,單個游戲的成本只能無限期提高,最終會導致投入產出不成正比,賠錢在所難免。

期限永久有效,版號復用成為可選項

顯然,版號收緊的情況下,二次元游戲領域大廠和小廠的日子都不好過,出現大規模停服的情況也就不奇怪了。然而魔幻的是,大量二次元游戲停服的當口,一款已經停止運營許久的二次元手游《山海鏡花》突然宣布重新上線。

《山海鏡花》是一款以《山海經》為藍本制作的RPG手游,也是游族新番工作室的首款作品,整體研發時間超過3年。

和《幻書啟世錄》有些類似,2020年剛上線的時候,游族為了《山海鏡花》進行了大規模投放。崩服補償的120連抽讓游戲前期積攢了一波人氣。加上《山海經》與蒸汽朋克風格碰撞出的火花,《山海鏡花》在當時的二次元游戲市場中成功突圍。

然而好景不長,《山海鏡花》后續的更新過程中內容較為單一,加上公司內部的問題,最終導致游戲在去年3月停更,8月份從各個渠道下線。雖然游族官方的口徑中并沒有宣布《山海鏡花》已經停服,但玩家都已經默認了這一事實。

因此,當上周游族宣布《山海鏡花》回歸的時候,想必大部分玩家都會感到驚訝。官方表示,游戲針對技術底層進行了大面積的調整和優化,同時新增了許多有趣的玩法和設計。

研發新版本《山海鏡花》的是一個全新的團隊,玩家的賬號也無法繼承,說是游族拿出了一款全新的游戲并不過分。那么,游族又為什么非要重啟《山海鏡花》這個全渠道下線的游戲IP呢?歸根結底,原因還是版號。

隨著公司一系列變故的出現,游族不得不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出海業務上。2013年開始,游族就在深耕海外市場。尤其是在日本,《少年三國志》系列和《伊甸園的驕傲》等游戲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眼下,游族處于一個休養生息的狀態之下。無法獲得新版號,那些半放棄的游戲進行重啟成為了不是辦法的辦法。

新聞出版總署關于版號的相關規定中明確指出,游戲版號的有效期是永久的,因此只要運營主體不出事,版號可以一直使用。理論上說,《山海鏡花》的做法某種意義上也是在復用以前的版號,只不過復用版號的主體是申請方本人,游戲也沒有正式宣布停運。

同一家公司主體推出的同名游戲,采用同一個版號無可厚非。但前后兩個版本差距過大,且游戲曾經處于半停服狀態,還是給監管帶來的新難題。如果《山海鏡花》取得了成功,且版號遲遲不肯發放,復用以前版號的情況應該會越來越普遍。

結語

無版號時代沒有體制,圍繞版號的應激行為也還將繼續。就算玩家能夠放過游戲公司,投資者也不會放過他們。不過,官方似乎在有意釋放一些消息。

上周,中宣部出版局負責人接受了《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的采訪,提出了與游戲行業監管相關的幾個要點。與去年年底產業年會三緘其口不同,這次采訪中就談到了監管問題,將嚴格履行先審后發、三審三校等把關制度,確保出版物內容導向正確,基調積極健康。

從類似的表態中我們也不難猜測,版號的困局似乎即將得到解決。不過,版號停發的日子里出現的延宕效應廠商要如何消化,還需要行業繼續觀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版號停發的日子里:有人倒下,有人穢土轉生

廠商們目前的庫存還能支撐他們堅持下去么?

文|娛樂資本論 雪夜楓鱗

“版號總算要發了,不是3月就是4月,反正不遠了。不過,一年只發300多個,算到一個月也就30個左右,實在是太少了。”

白貝是上海一家小型二次元游戲工作室的負責人,2月份的時候他曾經將這個消息透露給預言家,興奮中透著一絲無奈。白貝說,就算版號發的再少,也算是行業重新上路了。不過,上周末游戲工委澄清了有關4月恢復版號的傳聞,還是給行業澆了一盆涼水。

2018年的版號寒冬持續了265天,2021年出現的這次版號寒冬2.0持續了235天。從2019年的1570款游戲獲得版號,到2021年僅有768款游戲獲得版號,數量接近腰斬。

只是在當下,游戲公司們顯然不如2018年經得起“市場異常”的考驗。去年12月天眼查曾經做過統計,5個月的時間里共有1.4萬家游戲相關公司注銷。2020年全年,這個數字不過1.8萬家。

去年9月份的時候,整個行業都已經意識到版號被停了,于是何時恢復版號發放成為了人們討論最多的“周常”話題。當未知和不安的情緒一直蔓延的時候,市場上很多匪夷所思的應激行為就開始頻頻出現。

今年2月初,大批二次元游戲官宣停服,一些二次元游戲的開發者們也在微博上和他們開發游戲的說再見。僅僅一個月之后,我們就見證了游族代理的《山海鏡花》穢土轉生。新團隊新玩法,說是一個新游戲并不過分。但在版號緊缺的時代中,停服游戲的版號價值倍增,游族的做法不難理解。

上述兩件事發生在中國游戲行業的身上并不驚世駭俗,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就一齊出現,未免還是給人一種魔幻的感覺。

與此同時,今天WXB針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其中明確提到,將要限制未成年人的單次消費數額和單筆消費數額,面向游戲行業的管控在逐漸增強。

看來,等待版號的日子只能繼續。不過,廠商們目前的庫存還能支撐他們堅持下去么?沒人能夠給出一個樂觀的答案。尤其是游戲行業整體走向收緊的大趨勢下,樂觀本身早已成為游戲人一項稀缺的特質。

監管向前,版號向后

一切的緣起都要從《經濟觀察報》的那篇《“精神鴉片”竟長成數千億產業》說起。

白貝當天看到那篇文章的時候并沒有在意,畢竟官媒批判游戲行業的文章實在是太常見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那篇文章迅速傳遍了所有行業群,尤其是各個公司的老板們,紛紛回憶起了“電子海洛因”的時代。

而當時,離雙減政策不過數十天的時間。

行業的焦慮立即反映到了投資市場上。白貝當天沒敢打開投資軟件瞅一眼,因為各個微信群全都是大廠們股價暴跌的截圖。

所有老板都在問消息,想問問下一步的行業調整,但沒有人得到答案。白貝自己把8月3日那天晚上看作是游戲行業去年的三大重要時刻,在那之前是游戲圈大佬齊聚Clubhouse暢談未來,在那之后就是未成年人防沉迷政策的出臺。

8月底,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了未成年人防沉迷的通知。嚴格控制游玩時間和實名注冊是這次新政的核心。前腳雙減余波未平,后腳極其嚴格防沉迷措施讓整個行業意識到,調整的周期來了。

8月沒有發放版號,白貝其實已經嗅到了風險,但大多數人還沒有把這當作一回事。畢竟新的政策下發之后,需要留出時間給各家進行調整的時間,一個月不發版號也屬于正常的情況。然而到了9月,版號發放依舊沒有按時公示,不安情緒開始蔓延,人們開始回憶起2018年的版號寒冬。

自此之后,每個月都會出現版號即將發放的傳聞。從2021年12月一直傳言到了2022年的4月。

就在白貝向預言家透露3月-4月發版號的消息沒幾天,《科創板日報》就發布了一篇聳人聽聞的報道。按照他們的說法,整個2022年都不會發放版號,業內在農歷年之前就已經知道了。

白貝看到新聞時也蒙了,畢竟他剛剛得到的消息是版號馬上就要來了。白貝很擔心,于是瘋狂地向其他老板詢問,但并沒有問出個所以然。畢竟發布信息的報紙名字就叫科創板,當天游戲股的表現也都不出意外的難看,B站和快手的股價跌幅都超過了5%。

伴隨著版號恢復傳聞一同出現的,還有各種審查新規傳聞。其中流傳甚廣的就是二次元游戲和賽博朋克題材將無法通過審核。這種傳聞當然無法得到證實,但一些正在運營的游戲中,預言家已經窺見了一些審查的新動向。

前段時間,開發者默默就告訴預言家,他們負責開發運營的某款手游緊急調整了一些立繪。尤其是牧師這個職業,原本立繪中的十字架和權杖全部消失不見。這樣的調整顯然是為了去除游戲中的宗教要素。

另外一個調整重點就是限制游戲的抽卡次數。《坎公騎冠劍》和《執劍之刻》紛紛發布公告,為了積極響應號召,對于每日的抽卡次數進行限制。兩款游戲的限制次數有所不同,但大趨勢是一致的,那就是避免玩家過度氪金,設置每日上限的同時還要為玩家設置補償機制。

今天,針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再次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明確提出,網絡服務提供者需要合理限制未成年人在使用網絡產品和服務中的單次消費數額和單日累計消費數額,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與其民事行為能力不符的付費服務。顯然,這樣的條例修改就是沖著手游氪金來的。

事實上不僅僅是白貝,預言家還從其他知情人士處獲得了監管的消息,比如版號的發放數量將進一步收緊,全年版號的整體數量為200到300個;成年人也要納入防沉迷的體系中,2小時游戲時間之后需要休息30分鐘;IAA游戲(類似《合成大西瓜》等內置廣告游戲)也需要獲得版號。

巧合的是,上周雪球上有用戶發布了類似的傳聞。不過很快,游戲工委相關負責人立即出面澄清了。多次的傳言和期待之后,游戲人等待版號就像《等待戈多》一樣,沒人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到來。

全年流水不足1個億,第一刀砍向二次元游戲

比起期待版號的焦急,游戲廠商自身的選擇都是比較功利的。資金無法支撐,那就砍項目;項目沒法砍,那就裁員。在這種全面收縮的大背景下,第一個遭殃的就是二次元游戲。

根據手游那點事之前的統計,截至3月2日,停發版號的日子里,總共96款游戲選擇了停服。而局限到2022年,短短2個月就有18款游戲關門大吉,無疑加快了速度。其中,6款面向二次元市場的游戲項目選擇在今年關服,如此之高的比例令人咋舌。

網易《幻書啟世錄》的停服一度成為行業的熱門新聞。大量核心粉絲都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表達自己的“意難平”。擁有獨特的美術風格,開服時盛大的活動排場,粉絲們怎么都想不到運營不足一年就走向了停服的命運。

《幻書啟世錄》仍算是比較幸運的案例,畢竟它還能和玩家見面。相比之下,莉莉絲《伊甸啟示錄》就沒有那么好命了。2月15日,莉莉絲的概念設計師@卷毛在趕稿在微博上透露,這款科幻二次元游戲的項目組已經被遣散,并放出了多張原畫和粉絲分享。

版號發不出來,為什么是二次元游戲項目被率先放棄?

白貝告訴預言家,當緊縮的時代來臨時,保證項目能夠實現營收上的成功自然是游戲公司行事的第一要義。留下已被市場大量驗證的項目,及時切割不賺錢的項目,恐怕給哪個老板都不難選。

《原神》的成功,讓許多游戲巨頭的內部都開始孵化二次元游戲項目,那些更有底蘊的公司甚至早早就已經進入了二次元游戲這塊“藍海”。

然而,二次元游戲項目在這些游戲游戲巨頭內部處于一個邊緣的位置上。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不賺錢。根據“國產二次元手游觀察”發布的相關數據,主流的二次元游戲,一年流水不足1億元,尤其是去年發布的新游戲,情況更是慘不忍睹。

《忘川風華錄》、《絕對演繹》和《靈魂潮汐》這些大廠代理的二次元游戲年內流水均未超過1億元,側面也可以反映出二次元游戲的窘境。因此,除非能夠通過一輪又一輪的測試證明自己有著非常光明的前景,否則游戲巨頭內部砍游戲的大棒勢必會首先砸到“不怎么賺錢”二次元游戲身上。

某位剛剛經歷“砍項目之痛”的二次元游戲從業者告訴預言家,半個月前他們的項目結束了第二輪內測,效果遠遠不及預期。當他還在思考如何通過調整游戲機制來獲得玩家認可的時候,整體項目直接被取消,他也無奈地接受了這個現實。

專注二次元游戲的小公司日子同樣不好過。前面提到的流水不足1億元的游戲,都是很多小公司通過換皮的模式快速制作并推向市場的。簡而言之,這些公司賺的就是快錢,投放足夠數量的劣質二次元游戲是他們的生命線。沒了數量上的保證,公司運營自然成為空談。

過去兩年間,白貝的公司制作了3款機甲娘題材的游戲。這些游戲戰斗玩法上都大同小異,全靠立繪吸引玩家氪金。白貝這類公司賴以生存的玩法,在版號缺失的情況下也玩不轉了。沒有版號,單個游戲的成本只能無限期提高,最終會導致投入產出不成正比,賠錢在所難免。

期限永久有效,版號復用成為可選項

顯然,版號收緊的情況下,二次元游戲領域大廠和小廠的日子都不好過,出現大規模停服的情況也就不奇怪了。然而魔幻的是,大量二次元游戲停服的當口,一款已經停止運營許久的二次元手游《山海鏡花》突然宣布重新上線。

《山海鏡花》是一款以《山海經》為藍本制作的RPG手游,也是游族新番工作室的首款作品,整體研發時間超過3年。

和《幻書啟世錄》有些類似,2020年剛上線的時候,游族為了《山海鏡花》進行了大規模投放。崩服補償的120連抽讓游戲前期積攢了一波人氣。加上《山海經》與蒸汽朋克風格碰撞出的火花,《山海鏡花》在當時的二次元游戲市場中成功突圍。

然而好景不長,《山海鏡花》后續的更新過程中內容較為單一,加上公司內部的問題,最終導致游戲在去年3月停更,8月份從各個渠道下線。雖然游族官方的口徑中并沒有宣布《山海鏡花》已經停服,但玩家都已經默認了這一事實。

因此,當上周游族宣布《山海鏡花》回歸的時候,想必大部分玩家都會感到驚訝。官方表示,游戲針對技術底層進行了大面積的調整和優化,同時新增了許多有趣的玩法和設計。

研發新版本《山海鏡花》的是一個全新的團隊,玩家的賬號也無法繼承,說是游族拿出了一款全新的游戲并不過分。那么,游族又為什么非要重啟《山海鏡花》這個全渠道下線的游戲IP呢?歸根結底,原因還是版號。

隨著公司一系列變故的出現,游族不得不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出海業務上。2013年開始,游族就在深耕海外市場。尤其是在日本,《少年三國志》系列和《伊甸園的驕傲》等游戲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眼下,游族處于一個休養生息的狀態之下。無法獲得新版號,那些半放棄的游戲進行重啟成為了不是辦法的辦法。

新聞出版總署關于版號的相關規定中明確指出,游戲版號的有效期是永久的,因此只要運營主體不出事,版號可以一直使用。理論上說,《山海鏡花》的做法某種意義上也是在復用以前的版號,只不過復用版號的主體是申請方本人,游戲也沒有正式宣布停運。

同一家公司主體推出的同名游戲,采用同一個版號無可厚非。但前后兩個版本差距過大,且游戲曾經處于半停服狀態,還是給監管帶來的新難題。如果《山海鏡花》取得了成功,且版號遲遲不肯發放,復用以前版號的情況應該會越來越普遍。

結語

無版號時代沒有體制,圍繞版號的應激行為也還將繼續。就算玩家能夠放過游戲公司,投資者也不會放過他們。不過,官方似乎在有意釋放一些消息。

上周,中宣部出版局負責人接受了《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的采訪,提出了與游戲行業監管相關的幾個要點。與去年年底產業年會三緘其口不同,這次采訪中就談到了監管問題,將嚴格履行先審后發、三審三校等把關制度,確保出版物內容導向正確,基調積極健康。

從類似的表態中我們也不難猜測,版號的困局似乎即將得到解決。不過,版號停發的日子里出現的延宕效應廠商要如何消化,還需要行業繼續觀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城市| 枣阳市| 平塘县| 湖口县| 喀喇沁旗| 普格县| 秦安县| 本溪| 古交市| 正镶白旗| 无为县| 嫩江县| 依兰县| 汪清县| 安图县| 兴海县| 黎平县| 武冈市| 登封市| 双鸭山市| 武川县| 禄劝| 扎赉特旗| 贡嘎县| 湘潭县| 莱州市| 大连市| 屯门区| 迁西县| 福贡县| 山东省| 武乡县| 贡觉县| 穆棱市| 托克逊县| 洪洞县| 麦盖提县| 龙海市| 彰化县| 曲阜市| 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