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進行了11個月、已經跨入最后階段的重返伊核協議維也納談判再一次被叫停。這一次暫停是因為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沖突。
作為伊核協議簽署方之一的俄羅斯在本月早些時候提出新要求:美國提供書面承諾,確保在美國取消對伊朗制裁后,俄羅斯與伊朗的貿易不會受西方對俄制裁影響。該要求遭到美國當場拒絕。
上周五,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宣布由于“外部因素”,維也納談判需要暫停。目前代表們已經返回各自國家,談判何時重啟尚不得知。
美國官員最新透露,美國不會為了與伊朗達成協議而向俄羅斯妥協。如果俄堅持其要求,美國將尋求其他方案,包括把俄排除在外另簽新協議。
正在遭遇歷史性通脹的美國正在寄希望于委內瑞拉、伊朗和沙特向國際市場提供更多石油,以遏制油價飆升。機構預測,一旦美國今年解除制裁,明年伊朗的原油產量就能提高到370萬桶/日。
美俄僵局
博雷利3月11日在Twitter發文宣布談判暫停時,并沒有說明導致談判暫停的“外部原因”是什么。他僅指出,協議的最后文本已經“基本準備好,擺到桌面上”。

隨后一天,同屬伊核協議簽署方的法國、德國和英國發表聯合聲明,暗指俄羅斯的新要求成為達成協議的絆腳石。聯合聲明稱任何一方都不應利用伊核協議談判來就與協議無關的事情尋求保證,警告相關做法將可能導致談判“崩盤”。
伊朗官方并沒有批評俄羅斯,而是指責美國在談判中提出新要求、沒有對伊美未決的分歧點做出政治決定。但伊朗依然對達成協議持樂觀態度。
該國外交部發言人哈蒂布扎德在Twitter發文稱,維也納談判暫停可以成為推動力,促使各方解決未決問題,最終回到協議中來。
而據《華爾街日報》上周日報道,美國高級官員稱,美國不會為了與伊朗達成協議而向俄羅斯妥協。如果本周俄羅斯還堅持其要求,美國將考慮除現有協議之外的選項。
該官員透露,美國的一個選項是與伊朗達成臨時協議,伊朗撤回部分核開發活動,美國則放松部分制裁。但伊朗一直反對達成臨時協議。另一個可能選項則是把俄羅斯排除在外,簽署一個復制版的新協議。該提議很可能被伊核協議其他簽署方拒絕。
美國國務院周日回答媒體提問時重申,美國就俄烏戰爭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與伊核協議無關,不能影響伊核協議。
俄羅斯談判代表烏爾諾夫反駁稱,俄羅斯只是提出合理訴求并非阻礙談判,重返伊核協議談判內容本來仍存在分歧。
參與談判的官員此前透露,美伊尚未解決的問題包括伊朗要求美國取消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制裁以及美國提供保證,確保美國政府今后不會再退出伊核協議。
拜登政府很難為下一屆政府做出保證。美國前副總統彭斯上周已經放話,如果拜登政府與伊朗達成協議,等到共和黨上位時,共和黨人將在“第一天”就撕毀協議。
讓僵局更復雜的是,上周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向伊拉克北部埃爾比勒發射彈道導彈,導彈在美國領事館附近爆炸。襲擊造成一名平民受傷,沒有出現美軍人員傷亡,也沒有美軍設施受損。
這是自2020年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圣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遭美國暗殺引發伊朗的報復行動以來,伊朗首次直接向伊拉克的美軍設施發射導彈。蘇萊曼尼遇害后,親伊朗武裝多次對伊拉克的美軍目標發動襲擊。
但伊朗方面指出,此次襲擊并非針對美國,而是針對以色列在當地的目標。上周,以色列在敘利亞對伊朗目標發動空襲,造成兩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成員喪生,伊朗誓言要采取報復。自敘利亞戰爭以來,以色列常年空襲在敘利亞的伊朗目標。
美國對伊朗的導彈襲擊進行了譴責,法國外交部則把襲擊稱為可能威脅重返伊核協議談判的行為。目前各方尚未確定何時重啟談判。
伊朗石油
伊核協議是奧巴馬政府的重要政績之一,期間拜登任副總統,后者在2019年競選時就承諾要帶美國重返協議。而俄烏戰爭進一步推高國際油價后,拜登政府還希望盡快與伊朗達成協議,以讓更多伊朗石油進入國際市場,幫助美國緩和國內通脹。
伊朗的強硬派議員們意識到現在風向在伊朗一邊,伊朗有了更多談判籌碼。
上周日,伊朗160名議員簽署聯合聲明,要求伊朗政府不要被西方“編造的最后期限”所綁架,應該利用現在的時機讓美國做出更多讓步。
伊朗議會共290名成員,160人已經超過議員總數一半。在2020年的議會選舉中,強硬派大獲全勝。現任總統萊希也是強硬派代表,曾為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學生。
聯合聲明寫道,現在烏克蘭危機增加了西方對伊朗能源的需求,美國想要油價下降,就必須考慮伊朗的“正義要求”,包括美國全面取消對伊朗的制裁,拜登政府為美國不再退出協議提供經濟、技術和政治保證。
伊朗是全球已探明石油儲量排名第四的國家。在特朗普2018年帶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重啟制裁前,伊朗的原油出口量約為250萬桶/日。
美國實施制裁后,伊朗繼續通過其他方式出口原油,但出口量下跌到每日數十萬桶。拜登政府啟動重返伊核協議談判后,伊朗開始為石油解禁做準備。
歐佩克通過非官方來源統計的數據顯示,2020年,伊朗原油產量為198萬桶/日,到2021年已經升至240萬桶/日。

石油運輸咨詢公司Petro-Logistics估算,2021年12月,伊朗出口的原油超過100萬桶/日,為美國重啟制裁以來最高,今年1月和2月回落至100萬桶以下。
該公司分析師指出,除非政治環境發生變化,否則伊朗原油出口達到100萬桶/日的情況無法持續。
為準備迎接政治環境發生變化、出口需求增加,伊朗已經加快石油裝船,以便在有需要時能快速發貨。航運情報公司Kpler估算,去年12月,伊朗有約3000萬桶石油裝載在油輪上,到今年2月已經升至超過1億桶。 裝船的石油中一半為原油,其余為凝析油。
原油貿易公司維多集團首席執行官哈迪(Russell Hardy)接受彭博社采訪時預測,一旦美國與伊朗達成協議,數月內,伊朗的原油出口量就能恢復到100萬桶/日,有助于彌補OPEC+的供應缺口。從協議達成到伊朗開始向全球市場出口石油的間隔期約為兩個月。
費氏全球能源咨詢公司分析師預測,在協議達成三個月后,伊朗的原油產量能達到340萬桶/日,六個月內升至370萬桶/日。
美國銀行則預測,如果美國與伊朗達成全面協議,在協議達成后一年,伊朗能向全球市場出口的石油最多能達到4億桶,足夠讓全球石油供應轉為盈余。
但如果重返伊核協議崩盤,中東地區的無人機襲擊和船只遇襲事件可能增加,繼續推高國際油價。俄烏戰爭前,政治風險咨詢公司歐亞集團預測,如果美國或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空襲或者試圖破壞其核設施,原油價格將最高上漲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