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曉云
繼常熟銀行后,國有五大行也開始“曬月報”了。
3月10日晚間,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集體發布公告,均稱今年前2個月經營穩中有進,實現良好開局。
不過,五大行并未進一步披露更詳細具體的數據。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五大行預計在3月末披露2021年業績報告。
總體來看,以往上市銀行的業績,多以季報、年報的形式進行披露,此次五大行集體“劇透”頗為罕見,充分發揮了國有大行的頭雁作用,給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具體來看,工商銀行公告稱,2022年1-2月,該行積極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經營保持穩中有進,存、貸款等業務增長優于同期,實現良好開局。2021年,該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突出價值創造和高質量發展,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取得積極成效。
工商銀行表示,2021 年,該行加快實施“揚長、補短、固本、強基”四大布局,深入推進 全行重點戰略落地,積極傳導穩健貨幣政策,持續加大對制造業、普惠、民營、 科創、綠色、鄉村振興和戰略性新興等重點領域的信貸投放。制造業貸款余額突破2萬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超過1萬億元,綠色貸款余額超過2萬億元,戰略新興產業融資余額突破1萬億元,“專精特新”企業授信客戶超過1. 萬戶,有力彰顯了大行擔當。
此外,工行建設科技強行,延續效益與質量雙穩局面,資產、資本、存款、貸款、收入、利潤等核心指標均實現新進步,收入結構優化, 經營效率提升。資產質量持續改善,撥備基礎不斷夯實,風險抵御能力進一步增強。
農業銀行公告稱,前兩個月該行圍繞國家戰略積極調整信貸結構,持續強化鄉村振興和實體經濟金融服務,繼續保持信貸投放良好增勢,嚴格風險管控,業務經營穩中有進,主體業務增長好于同期,實現了良好開局。
據介紹,2021年,農行堅守主責主業,堅持守正創新,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收入結構不斷優化,經營效率穩步提升,資產質量持續改善,經營業績穩健增長。
公告稱,農行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全面實施“三農”普惠、綠色金融、數字經營三大戰略。強化鄉村振興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加大制造業、普惠小微、“專精特新”、綠色信貸等實體經濟重點領域信貸投放,新增投放創歷史新高。圍繞科技支撐、智慧渠道建設、企業級架構與大數據應用四個關鍵領域,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十大工程”,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應用成果。突出價值創造,資產質量、資本充足水平穩步提升,存款、貸款快速增長,收入、撥備、利潤等核心財務指標均實現新進步。
建設銀行表示,2022年,盡管持續面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諸多風險挑戰,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今年1-2月該行繼續深化新金融行動,圍繞普惠金融、綠色發展、科創和高端制造業等重點領域加大金融服務力度,持續、穩定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和共同富裕,主要經營指標穩中有進,實現良好經營開局。
據介紹,2021年,建行堅持回歸本源、專注主業,支持跨周期調節政策實施,保持核心資產穩健增長,人民幣貸款實現同比多增;聚焦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普惠金融、綠色金融、制造業、戰略新興等領域信貸占比不斷提升,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公告稱,建設銀行新金融行動高質量落地。住房租賃生態漸成,大力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探索長租房運營可持續模式,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覆蓋全國96%的地級及以上行政區。2021年末普惠金融貸款余額人民幣1.87萬億元,“惠懂你”平臺服務響應能力持續提升,“創業者港灣”線上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為小微企業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
中國銀行表示,該行將繼續發揚“百年老店”追求卓越的優良傳統,不斷增強金融服務的適應性、普惠性和競爭力,充分發揮國際化比較優勢,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奮力建設全球一流現代銀行集團。
公告稱,2021年,中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境內商業銀行為主體、全球化綜合化為兩翼的發展格局,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積極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取得了積極成效。
據介紹,中行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科技、綠色、普惠、跨境、消費、財富、供應鏈和縣域等“八大金融”重點領域,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貸款總量實現較快增長,重點投向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戰略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公告顯示,中行全行科技型企業授信客戶超3萬戶,“專精特新”服務模式授信客戶超1.5萬戶。跨境金融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消費金融、財富金融產品體系不斷豐富,著力打造全球一流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精準發力縣域金融,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銜接。
此外,中行充分發揮全球化綜合化經營特色,著眼國內國際雙循環,打造“一點接入、全球響應、綜合服務”的經營體系。境外機構版圖擴大到62個國家和地區,境內國際結算量和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增幅創近年新高。全方位服務進博會、服貿會、廣交會、消博會等經貿活動,并再次攜手奧運,成為全球首家支持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雙奧銀行”官方合作伙伴,為國家重大經貿往來和國際盛會提供專業化、國際化、高質量金融服務。
交通銀行公告稱,今年1-2月,該行加大對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持續服務國家重大區域經濟發展,強化風險管控,業務發展穩中有進,實現了良好開局。
公告顯示,2021年全年,交行支持實體經濟的融資總量超過萬億元,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信貸、普惠小微、制造業投向貸款增幅超過全部各項貸款增幅。服務國家重點區域戰略,長三角、京津冀、大灣區三大重點區域增量貸款占比超過60%。2021年,長三角區域貸款增速14.41%。境內行貿易融資發生額同比增長31.28%。
全年營業收入增速為近年最高,盈利能力有所提升,資產負債結構進一步優化,加大不良資產處置,資產質量穩中向好,穩中加固。
目前,2021年的年報季已拉開大幕,銀行業整體表現亮眼。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0日,已有23家銀行披露2021年業績快報,1家銀行披露2021年年報。
營收方面,除了廈門銀行,其余22家上市銀行全部實現預增,歸母凈利潤方面,23家上市銀行全部實現正增長,其中20家銀行的歸母凈利潤增速達到兩位數,占比超八成。
率先披露年報的平安銀行2021年營收保持雙位數增長,實現營業收入1693.83億元,同比增長10.3%;實現凈利潤363.3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5.6%。
在此之前,常熟銀行披露了今年前兩月經營情況,為銀行業第一家披露月度數據的企業。
公告顯示,常熟銀行2022年1-2月實現營收16.68億元,同比增長27.94%,增速較2021年進一步提升11.67個百分點;歸母凈利潤4.81億元,同比增長25.64%,增速較2021年提升4.51個百分點。
對此,多位銀行分析人士將2021年銀行業績的快速增長歸因于疫情的好轉與同比基數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