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能源、食品和服務價格上漲,美國2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升至7.9%,續創40年新高,前值為7.5%。分析人士預計,烏克蘭危機給石油和大宗商品市場帶來的擾亂,將進一步增加成本壓力。
上次CPI超過這一水平還是1982年1月,當時美國正處于經濟衰退中,并試圖將高達兩位數的通脹降下來。當月的同比通脹率為8.4%。
勞工部周四發布的數據顯示,剔除波動較大的能源和食品價格,2月核心CPI同比增長6.4%,高于1月的6%。
此外,2月經季節性調整后的CPI環比上漲0.8%,前值為0.6%。接受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此前預計,美國2月CPI同比上漲7.9%,環比上漲0.8%。
這也是美國連續第5個月同比CPI增速超過6%。勞工部稱,包括汽油價格上漲在內的能源價格上漲,以及雜貨、餐廳食品、運輸服務和服裝等的成本上漲,幫助推高了通脹。
過去一年間,消費者對商品的強勁需求,以及與疫情相關的供應鏈限制推高了通脹水平。整個經濟都受到持續的運輸瓶頸,以及半導體等產品供應短缺的困擾。此外,極度緊張的勞動力市場推高了工資,導致空缺職位多于求職者數量,從而使企業難以跟上需求。
經濟學家預計,烏克蘭危機造成的國際油價上漲,將進一步抬高價格水平。3月國際油價升至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推動美國汽油價格本周早些時候創下每加侖4.17美元的歷史新高。
具體來看,2月季調后的汽油價格環比上漲6.6%,同比增長38%。食品雜貨環比上漲1.4%,同比漲8.6%。住房租金成本增速放緩,2月同比增長4.7%。二手車價格略有下降,停止了過去一年間兩位數的快速增長。
烏克蘭危機發生前,經濟學家和決策者們一直希望,隨著供應鏈從疫情造成的中斷中恢復,以及美聯儲從3月開始一系列加息,同比通脹率將在今年春天見頂。但戰爭爆發推高了石油、小麥和貴金屬的價格,從而加大了通脹攀升至更高水平并持續更長時間的風險。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周在國會作證時指出,由于俄羅斯在全球能源及其它大宗商品市場中的角色,“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我們將看到美國經濟面臨通脹上行的壓力。”
鮑威爾稱,一般而言,每桶石油的價格每上漲10美元,通脹就會上升約0.2個百分點。自今年年初以來,布倫特原油期貨的價格已經上漲了約40美元/桶。
同時他還重申,美聯儲將在本月會議上加息,并通過年內多次加息來遏制通脹,盡管俄烏戰爭意味著該央行將謹慎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