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讀娛 趙二把刀
當小智、德云色、帝師、sky李曉峰、韓跑跑等人氣主播紛紛停播甚至離開企鵝電競的時候,也代表著直播行業再次進入重要的震蕩時刻。畢竟,主播作為直播平臺最有優勢的資產,其流動趨勢無疑是直播平臺運營優劣的“風向標”;而平臺到當家主播們的變遷,直接反映直播平臺的硬實力和向心力……
近日,隨著“平臺一姐”停播并轉投其他平臺的消息傳出,背靠大樹的企鵝電競也被傳即將停止運營。在游戲直播的發展史中,企鵝電競也曾有過特殊的貢獻。在龐大的企鵝版圖中,企鵝電競作為直屬平臺,在扶持、容納主播和mcn機構,以及在對移動項目的傾斜等,都起到過相當重要的作用,為維護騰訊系以及國內的游戲直播生態“流過血、扛過槍”。
企鵝電競雖曾有過扛鼎的經歷,不過還是沒有趕超斗魚和虎牙這兩位“親戚”,或許真的是到了告別的時候了。
一姐跑了
沫子是位一線的游戲主播。在企鵝電競,沫子的粉絲數有371萬;在微博,其粉絲數有112萬多;在抖音上,沫子的關注量更是超過千萬,獲贊量達1.9億。
在游戲主播的陣列里,沫子或許和“三大幻神”還有很大差距,但在女性主播的層面來說,絕對算得上是”頭牌“。沫子曾經是守望先鋒的職業選手,成為主播后開始轉戰吃雞,也成為tianba(前蛇隊)的簽約選手兼主播,其直播風格活潑、言論尺度大,在直播中曾調侃過pdd的名字,還經常和陳赫(陳赫也是其所屬戰隊和公會的老板)等明星組隊開團,在進駐企鵝電競后很快成為“平臺一姐”,連續數年拿下企鵝電競的最佳主播。
平臺一姐要跑了,既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意外的是,在2021年底,沫子還在直播中談到不會換平臺。在那次直播中,她談到雖然她的抖音粉絲很多,但不會去抖音直播,一方面是因為吃雞在抖音直播受限,另外就是企鵝電競的環境更寬松,收入也頗豐。
情理之中的是,在宣布停播之前,沫子同樣也在直播中談到去向問題。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知名mcn機構的大主播,尤其是在很多同事紛紛轉換平臺的情況下,自然也會感受到平臺的變化。沫子曾在數次直播中提到虎牙抖音b站都和其聯系過,但虎牙和斗魚的幾率更大……
而在外界的分析中,沫子的去向已經明確——虎牙。為什么不是斗魚?除了薪資待遇等條件之外,虎牙吃雞區更缺實力女主播,斗魚吃雞區的頭部女主播則有小團團呆妹葉知秋果小果等等,明顯過剩。就在3月9日,傳聞成真,沫子正式宣布入駐虎牙,并且將于3月11日首播,不出意外,其將成為虎牙吃雞區的一姐。
在沫子之前,企鵝電競的大主播陣容就已經紛紛跑路,若風等去了斗魚,德云色入駐b站,小智等停播,還有很多主播去了抖音和快手,從這些大主播們的動向就可以看到,企鵝電競或進入倒計時。
或體面退場
在沫子宣布停播之后,關于企鵝電競即將于年內停止運營的傳聞更是沸沸揚揚,面對媒體的詢問,企鵝電競中心對此的回應是:正常運營中,一切以官方通知為準。
但企鵝電競的退場或許不可避免。
進入3月,不少企鵝電競主播在微博發表離別感言:擁有756.7萬粉絲的韓跑跑發文寫道:“5年4個月22天1972個日夜,人生雖有離別日,山水應有相逢時。江湖再見,最好的企鵝電競。”和沫子同屬一個俱樂部的、擁有64.9萬粉絲的中型主播天霸-曼森在微博中寫道:“與企鵝合同到期了,時間過得很快,感謝企鵝平臺各位工作人員支持。”
據自媒體爆料,企鵝電競正在大面積清退主播,這或許意味著業務已步入尾聲階段。
比較來看,企鵝電競對待主播確實厚道。在熊貓直播倒閉的時候,拖欠了諸多主播的工資和禮物分成,也造成了大量的主播和公會之間的糾紛;觸手直播平臺倒閉的時候與熊貓直播如出一轍……
其實從2021年開始,企鵝電競就沒有再卡主播的合同,也沒有其他過分的舉措,和其他平臺相比,確實要厚道很多。這或許就是企鵝電競狼性不足的一面,但同時可以看到,背靠大生態的企鵝電競,在可能退場的時候,是沒有給行業造成不良影響的——對游戲直播生態而言,企鵝電競配得上“體面”兩個字。
對企鵝大生態而言,被傳即將“休克”的企鵝電競,也代表著超級平臺內部創業難度之大。
搖擺基因決定命運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企鵝電競,一度被行業給予厚望。
企鵝電競從成立之后,一度在電競賽事主播培養和挖掘上都投入了很多的資源和精力,流量也水漲船高,但企鵝系在游戲直播領域擴張的步伐卻從未停息:
2018年3月6日,斗魚宣布完成新一輪6.3億美元融資,由騰訊獨家完成;僅隔一天之后,虎牙也宣布完成4.616億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同樣是騰訊。在虎牙和斗魚分別上市后的2020年,騰訊作價2.626億美元收購了虎牙1652.38萬股普通股,交易完成后,騰訊成為虎牙第一大股東,并擁有50.1%投票權。
進入2020年10月,在騰訊的推動下,虎牙和斗魚簽署的《合并協議和計劃》中,騰訊就計劃將企鵝電競下的游戲直播業務轉讓給斗魚,并深化與斗魚的合作,同時也計劃將企鵝電競的業務與合并后的虎牙斗魚相整合——企鵝電競在這個過程中被認為可以起到“橋梁”的作用。
企鵝電競被視為橋梁,也和自身的勢弱有關。在行業觀察者的眼中,雖然出身高貴,但企鵝電競始終沒有實現三觀的統一。
為什么?因為企鵝電競都身處SNG與IEG的兩大BU之中搖擺。據了解,企鵝電競有三位創始人,分別是代表騰訊OMG(已分拆并入其他BU)的馬立,代表IEG市場部副總經理侯淼以及SNG增值產品部總經理劉憲凱,三方分別代表媒體、電競和qq對企鵝電競的支持,之后OMG分拆,不過SNG和IEG都沒有對企鵝電競充分放手——這也使得企鵝電競雖然含著金鑰匙降生,但并沒有金手指。
起點高:企鵝電競成立于2016年7月,是騰訊旗下的移動電競內容平臺,包含手游賽事、直播、視頻內容等,涵蓋QGC、KPL、CF手游超級聯賽、LPL等手游、端游的電競職業賽事。和其他直播平臺相比,企鵝電競天然擁有《王者榮耀》《和平精英》《英雄聯盟》等騰訊系游戲的直播版權,同時又有企鵝一系列產品為其引流。
擴張慢:在熊貓龍珠觸手等紛紛折戟之后,游戲直播領域的玩家一度只剩下斗魚虎牙和企鵝電競,這三家都有著企鵝基因的電競平臺。其中,斗魚和虎牙在當時的競爭最為激烈,被行業認為是企鵝系的內耗,所以整合并購也被認為是必然之舉。
多位人氣主播以及公會負責人在合并的消息傳來之后,也都告訴讀娛君,他們從各自平臺所接觸到的信息表明,如果合并能夠完整,在電競賽事的直播管理、主播的薪酬以及規范化管理等等層面都會得到加強——也就是說,主播和公會有可能日子沒那么好過了。
只是合并并沒有完成。2021年7月,虎牙和斗魚合并案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叫停,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指出,虎牙和斗魚合并后的直播市場份額合計超過70%,將形成壟斷局面,“不利于市場公平競爭、可能減損消費者利益,也不利于網絡游戲和游戲直播市場規范健康持續發展”——雖然合并被否,但斗魚,虎牙和企鵝電競,三個平臺的內容重復和冗余也逐漸明朗,企鵝電競的命運似乎也已經被預示。
被犧牲的只能是地盤最小的那個。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2021年中國電競直播行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企鵝電競MAU為546萬人,而虎牙和斗魚分別為7420萬和5960萬,企鵝電競的活躍用戶不到另外兩個平臺的十分之一——這也和沫子在直播中透露的其直播間的活躍用戶吻合,一直以來,雖然有著版權優勢和流量扶持,但企鵝電競始終沒有真正的“崛起”,淪為犧牲品也不意外。
當然,也有分析認為,企鵝電競或許還會存在,但角色很邊緣,類似備胎的存在。
變化和不變
千播大戰之后,游戲直播進入整合階段;雄心勃勃的熊貓直播的倒閉,讓游戲直播領域進入企鵝系時代。那么,或進入休克狀態的企鵝電競,會再次改變游戲直播行業嗎?
答案是不會。斗魚和虎牙兩強,有可能成為企鵝電競的接盤者,這也是在企鵝生態內的流動——而且斗魚和虎牙有著相當的主動性,也更代表市場的取向和用戶的選擇。
近年來,b站,快手和抖音也都在游戲直播領域發力。和抖音不同的是,b站、快手和虎牙、斗魚較類似,都有著企鵝的投資,也都可以承接企鵝電競游戲主播和賽事資源。
先來看b站,已經成為很多游戲主播的優選。據了解,在賽事直播版權上,B站可謂是大手筆,2019年斥資8億元獲得三年S賽獨家直播版權,而且在3年內已經回本。快手方面, 2019年便推出過“百萬游戲創作者扶持計劃”,強化對中腰部和尾部游戲創作者的專業化管理和扶持,引發游戲行業關注。在電競賽事側,快手承辦了PEGI Summer 2019 全球邀請賽線上選拔賽;成為英雄聯盟S9全球總決賽欽定的合作伙伴,首日觀賽人數即達到2500萬,總觀賽人數達到7400萬。進入2020年,快手更是斬獲KPL賽事版權,拿下移動電競龍頭賽事。
對企鵝而言,只要保證其電競項目的競爭力,在直播領域就自然擁有話語權。
此外,也有聲音認為,微信視頻號或也將成為企鵝電競的潛在接盤對象。有自媒體爆料,說其看到企鵝電競的頭部主播小智在視頻號上開播,而且,在視頻號上搜索“企鵝電競”,則會出現大量企鵝電競主播的賬號——當然,有視頻號不一定代表他們就在視頻號直播,但也不排除這種可能。
在短視頻領域,微信視頻號成為了行業最重要的后來者,以及短視頻內部賽馬的最得勝者;在視頻號站穩短視頻賽道后,便開始逐漸重視直播業務。據了解,從2021年10月開始,視頻號就開始對外招募游戲公會,并發布了《視頻號英雄聯盟手游主播招募令》——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微信視頻號日活躍量超過4億戶,龐大的活躍用戶代表著無限的可能,視頻號對游戲直播的擴張也是箭在弦上,只是不知道其力度和深入如何。
所以,不管企鵝電競是停止運營,還是淪為備份,游戲直播行業的格局不會發生大的改變。
一起向未來
無論是有著資本關聯的斗魚虎牙b站快手,還是體系外的抖音,以及龐大用戶群的微信視頻號等平臺,對游戲直播領域的重視,都是看中了這款龐大的、有著寬泛成長空間的賽道:雖然對未成年人玩游戲和參與電競賽事的管控漸強,但電競游戲正在被主流認可,電子競技從2019年開始成為國家規定的體育運動,還成為了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后續更有可能進入奧運會,據第三方數據顯示,有58.4%的電競用戶認為電子競技是一種電競運動。
尤其是當80后90后們成為社會主流人群,00后和10后逐漸成長之后,電競和游戲的前景驚人,游戲直播更將伴隨他們的成長——規范發展,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