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警惕“金句”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警惕“金句”

倒也不是大家都得了“金句癌”,歸根結底是現在的傳播環境鬧得。

文 | 娛樂硬糖 謝明宏

編輯 | 李春暉

先有金句還是先有劇,這是個問題。

最佳情況當然是人物性格和劇情發展中自然產生了金句,但眼下更普遍的情況卻似創作者先列出“網絡金句一百句”,再編出故事將它們連連看。就像北方冬天小區里光禿禿的樹杈,愣是被綁上一身塑料花。

典型如早年的“歌名電影”《一生有你》《大約在冬季》《梔子花開》《同桌的你》《為你寫詩》……這幾年不知是受了日劇的傳染還是熱搜的蠱惑,國劇的金句也眼瞅著畝產萬斤。

金句能拉高作品的調性,更妙的是直接給觀眾準備好了轉發語,也給非觀眾遞了話頭,走過路過,都來嘮兩句。如今很多演員和制片人在看劇本的時候,都要求鮮明的標簽和金句,否則就是定位不準。倒也不是大家都得了“金句癌”,歸根結底是現在的傳播環境鬧得。

不管是微博熱搜還是抖音剪輯,二次傳播和觀眾本身都在刻意放大焦慮和選擇性消費“短平快”的金句。一些富有攻擊性、情緒化的臺詞截圖被社交媒體(尤其是短視頻)廣泛傳播,好的效果是靠話題營銷和情緒炒作帶動出圈。副作用則是對劇集斷章取義,損害作品本身內涵。

“也不是說不行,但真心希望這種一篇公眾號幾個熱搜就能說明白的劇,少少益善。”這是網友給《婚姻的兩種猜想》的評價,挪來給同期的《我們的婚姻》似乎也并無不妥。它們都是“金句體劇集”,乍一看很有話題度和豐富的價值輸出,代入角色卻時常讓人感到脫節割裂。

一個普通人在二十集里經歷十七八個狗血事件,本身就夠drama了。而在每一個滿地雞毛的夾縫里,她都不忘輸出犀利漂亮的金句,自信的眼神里滿是對熱搜的渴望,難道不可怕嗎?

大眾共情被社交媒體所營造的擬態環境推至高潮,情節成為獵奇爆點和媒介景觀。根本沒人注意到角落里的那個角色,承載了多少不堪承載之重。

反推式創作

“收起你那居高臨下的優越感!”《我們的婚姻》里,當御姐范兒十足的白百何,對“好嫁風”佟大為飆出這話時,爽度拉滿!金句體劇集的口號總是這樣充滿女性自我解放的正能量,但實際卻更為深度地陷入了一種現代媒介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中。

好比十幾年前的慈善活動,總喜歡叫山區被資助的小孩上臺唱《感恩的心》。非要臺上臺下陷入普遍的涕泗橫流,主持人當天的煽情工作才宣告達標。他們的確心懷感恩,但這種過度剖白自身的展演,本身就是對其身份焦慮的二度強化。

同樣的,如今“三觀夠正”的都市劇里,還沒嘗過996的苦就以革命者姿態去抨擊社會習見的女人們,也避免不了類似的尷尬展演。憑什么你在外掙錢養家,我就要負責貌美如花。為什么你以為我喜歡智利車厘子,而不是仙居楊梅?到了點不下班,在那兒演給誰看呢?

白百何在《我們的婚姻》里飾演的沈彗星,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帶著價值觀去戰斗,從劇作角度看有多么割裂。二十多集的劇情下來,這種“金句書寫—場景構建—劇情串聯”的創作方式,恕硬糖君難以茍同。

首先,我們明顯能感覺到,這些劇情和金句都是為熱搜量身訂做。男女分工,親密關系,親子陪伴,原生家庭,職場奮斗,商戰風云,婚姻危機,公眾號愛寫什么金句體劇集就有什么。不說全都政治正確,聽完那也是舒坦熨帖。

其次,為了給金句們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就必須進行相應的“場景搭建”。比如全職媽媽嘲笑職場媽媽的場景,完全生拉硬拽。曹曦文飾演的全職媽媽帶孩子第一天轉學,門口的全職媽媽就拉著她說沈慧星的壞話。今天菜買了嗎?老公的西服熨了嗎?茶道花藝點心班報名了嗎?怎么有時間在門口嚼舌根。

最后,雖然劇的大主題是激情演講,但也不能真弄成PPT。金劇體劇集把多個場景進行串聯,就構成了一集乃至幾集的故事線。可那些本來就不適合揉在一起的場景,串聯之后會更加詭異。《我們的婚姻》里,佟大為女兒被綁架一段,沒有十年腦血栓都寫不出來。

一個想卷走投資人資金的女創業者,通過監控視頻得到了佟大為女兒信息實行綁架,并通過“小天才兒童手表”對其進行遠程威脅。佟大為化身詹姆斯邦德,抽絲剝繭思考自己得罪了誰,最終找回了女兒。天馬行空的演繹,令人不禁想起《星辰的大海》里劉濤被綁架時的槍戰戲。

如此離了大譜的劇情,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恐怕就是為了給這夫妻倆制造“終極拉扯”的由頭。果不其然因為這個導火索,女方提出了離婚,劇集如愿以償又回了正常的敘事鏈條。

倒懸式言說

“你還沒有真正的變成孫悟空,是因為你還沒有碰到那個給你三顆痣的人。”《大話西游》里這段時空倒錯的讖語,恰好類比金句體劇集的“倒懸式價值言說”。在角色還沒有足夠多的經歷之前,她就已經擁有了波伏娃的學術水平與張愛玲的懟人功力。

事實上,當我們把《三十而已》和《我們的婚姻》的敘事架構進行橫向比較,不難發現后者不討喜的原因。《三十而已》用拼盤的形式,講述了三個女性的三十而立:

顧佳是想要實現階層躍遷的中產主婦,她的每一段故事都是新劇情的牽引線。在她身上你可以看到完美的全職太太、合格的母親、優秀的創業者;王漫妮是典型滬漂,對更好生活與更好自己的幻想是她留在異鄉的精神支柱;鐘曉芹在經歷婚姻危機后放棄小奶狗的追求,與幡然醒悟的前夫重修舊好。

雖然有標簽化的缺陷,顧佳、王漫妮、鐘曉芹三人的友誼也頗多牽強之處,但走馬觀花移步換景,倒不覺得具體哪一個人物有多失真。在顧佳身上看中產,在王漫妮身上看打工人,在鐘曉芹身上看婚姻牢籠,都是她們生活的側面而非全部。

而到了《我們的婚姻》的人物建構中,完全可以在沈慧星身上看到顧佳、王漫妮、鐘曉芹三個人的身影。在家帶孩子階段,她是住在金融街的“顧佳”。職場被排擠時,她是堅韌不拔屢敗屢戰的“王漫妮”。而和佟大為分工“一三五、二四六”誰帶孩子時,她是被困在溫水煮青蛙婚姻里的“鐘曉芹”。

都市劇是具有生活化、現實化和戲劇化的影視文化藝術,通過將普通人現實生活優化整合后深加工演繹,有情緒共鳴,也有風尚引領。如果《三十而已》還能勉強稱為女性群像,那么《我們的婚姻》無疑是東拼西湊后的無所適從,在消費受眾對女性議題關注的同時,也消耗了大眾對女性主義題材的耐心。

同時,我們能明顯感到白百何的角色潛藏著一套不夠均衡的標準,某些情節甚至是雙標的。她自己要完成計劃書,就毀約不帶女兒去動物園。可兩夫妻吵架的時候,口口聲聲指責丈夫對女兒不夠關心。之前調侃丈夫每天抽出幾個小時就能毀掉你的事業,那你的事業也不怎么樣。后來自己要加班有急事的時候,不也抽不出那幾個小時了嗎?

盡管白百何總是宣稱新房裝修的錢是自己掙的,但卻絕口不提金融街房子的首付和房貸大頭是丈夫在還。如同她所批評的丈夫一樣,她在工作后也變成了和丈夫差不多的人,但卻看不到或者不想承認。

從何而來,往何處去?

“有時間絕望的話,不如好好吃頓飯然后睡一覺。”曾幾何時,日劇里那種輕描淡寫說出的話,卻讓人忍不住轉發朋友圈的沖動。但人家也是有感而發,絕非金句體劇集那樣“為賦新詞強說愁”。

早期的金句體劇,不論是《男人幫》《裸婚時代》還是《我們結婚吧》,都是在傳統婚戀劇的基礎上適當嘴炮,人物基本還是立得住的。尤其是《男人幫》,通過娘化完成了《欲望都市》的漢化,開啟了黃磊老師的熒幕碎嘴子時代。

真正風氣為之一轉的,是《三十而已》出現的2020年。同年的《誰說我結不了婚》《他其實沒有那么愛你》《了不起的女孩》,女主們仿佛人均公眾號爆款文寫手,每集都能發出三五句驚人之語。更恐怖的是,在《他其實沒有那么愛你》每集結尾,主人公們都會戴上耳機錄制情感心得,張嘉佳聽了都要寫進新書里去。

去年的《愛的理想生活》改編自《澀女郎》,原本的“金句體祖宗”卻遭遇了滑鐵盧。同樣的話,為啥小時候萬人迷陳好念出來我信了,風情萬種的殷桃說出來就像“賣假藥”呢。因為一個屋檐下的四個女生情同手足,如果你不覺得她們是在另一個世界“過家家”,那你一定就是導演和編劇最喜歡的觀眾。

政治正確一旦拘泥于言說兜售,那就離毒雞湯不遠了。《愛的理想生活》和《我們的婚姻》干的是同一件事,本意是展現多元女性精神世界,但邏輯卻總是處于A等于A非的矛盾之中。

過度追求話題,卻并未真正展開女性議題。往往一個矛盾才剛爆發,劇情就迫不及待地在追尋下一個熱搜。在降低劇情連貫性與合理性的同時,也讓女性敘事的意義大打折扣。

這樣的金句體劇集非但不提供啟發與出路,甚至淪為了簡單的矛盾羅列和情緒堆砌。它們雖然強烈地在表達女性主體意識,但將女性敘事表現為過分注重女性自我、對男性存在偏執的支配想象,實則是走向了另一種誤區。

金句體高發在女性主題劇集中,是這幾年性別議題過熱的一種文藝反饋。但當女性們說著差不多的宣言,懟著差不多的老公,上著差不多的班,觀眾也只能得到差不多的觀感。

而若再上綱上線一下,金句的過度流行也實在傷害了個人的思考能力。大多數金句都是有語境的,不成功的劇集為金句制造了不恰當的語境,二次傳播則讓金句壓根脫離了語境。金句俯拾即是,人們未通過艱難的學習和思考,卻自以為已經掌握了絕對真理,這也是如今互聯網言論越來越極化、摩擦越來越高頻的原因之一。

按照事物的普遍發展模式,欲其毀滅必先瘋狂。金句體的下一站,莫不是女演員的臺詞朗誦大賽?大家聲情并茂的演繹金句,甚至不需要情節和故事。那是時候請咪蒙老師重出江湖了,總比編劇們摘抄的去年二手金句要強。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警惕“金句”

倒也不是大家都得了“金句癌”,歸根結底是現在的傳播環境鬧得。

文 | 娛樂硬糖 謝明宏

編輯 | 李春暉

先有金句還是先有劇,這是個問題。

最佳情況當然是人物性格和劇情發展中自然產生了金句,但眼下更普遍的情況卻似創作者先列出“網絡金句一百句”,再編出故事將它們連連看。就像北方冬天小區里光禿禿的樹杈,愣是被綁上一身塑料花。

典型如早年的“歌名電影”《一生有你》《大約在冬季》《梔子花開》《同桌的你》《為你寫詩》……這幾年不知是受了日劇的傳染還是熱搜的蠱惑,國劇的金句也眼瞅著畝產萬斤。

金句能拉高作品的調性,更妙的是直接給觀眾準備好了轉發語,也給非觀眾遞了話頭,走過路過,都來嘮兩句。如今很多演員和制片人在看劇本的時候,都要求鮮明的標簽和金句,否則就是定位不準。倒也不是大家都得了“金句癌”,歸根結底是現在的傳播環境鬧得。

不管是微博熱搜還是抖音剪輯,二次傳播和觀眾本身都在刻意放大焦慮和選擇性消費“短平快”的金句。一些富有攻擊性、情緒化的臺詞截圖被社交媒體(尤其是短視頻)廣泛傳播,好的效果是靠話題營銷和情緒炒作帶動出圈。副作用則是對劇集斷章取義,損害作品本身內涵。

“也不是說不行,但真心希望這種一篇公眾號幾個熱搜就能說明白的劇,少少益善。”這是網友給《婚姻的兩種猜想》的評價,挪來給同期的《我們的婚姻》似乎也并無不妥。它們都是“金句體劇集”,乍一看很有話題度和豐富的價值輸出,代入角色卻時常讓人感到脫節割裂。

一個普通人在二十集里經歷十七八個狗血事件,本身就夠drama了。而在每一個滿地雞毛的夾縫里,她都不忘輸出犀利漂亮的金句,自信的眼神里滿是對熱搜的渴望,難道不可怕嗎?

大眾共情被社交媒體所營造的擬態環境推至高潮,情節成為獵奇爆點和媒介景觀。根本沒人注意到角落里的那個角色,承載了多少不堪承載之重。

反推式創作

“收起你那居高臨下的優越感!”《我們的婚姻》里,當御姐范兒十足的白百何,對“好嫁風”佟大為飆出這話時,爽度拉滿!金句體劇集的口號總是這樣充滿女性自我解放的正能量,但實際卻更為深度地陷入了一種現代媒介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中。

好比十幾年前的慈善活動,總喜歡叫山區被資助的小孩上臺唱《感恩的心》。非要臺上臺下陷入普遍的涕泗橫流,主持人當天的煽情工作才宣告達標。他們的確心懷感恩,但這種過度剖白自身的展演,本身就是對其身份焦慮的二度強化。

同樣的,如今“三觀夠正”的都市劇里,還沒嘗過996的苦就以革命者姿態去抨擊社會習見的女人們,也避免不了類似的尷尬展演。憑什么你在外掙錢養家,我就要負責貌美如花。為什么你以為我喜歡智利車厘子,而不是仙居楊梅?到了點不下班,在那兒演給誰看呢?

白百何在《我們的婚姻》里飾演的沈彗星,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帶著價值觀去戰斗,從劇作角度看有多么割裂。二十多集的劇情下來,這種“金句書寫—場景構建—劇情串聯”的創作方式,恕硬糖君難以茍同。

首先,我們明顯能感覺到,這些劇情和金句都是為熱搜量身訂做。男女分工,親密關系,親子陪伴,原生家庭,職場奮斗,商戰風云,婚姻危機,公眾號愛寫什么金句體劇集就有什么。不說全都政治正確,聽完那也是舒坦熨帖。

其次,為了給金句們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就必須進行相應的“場景搭建”。比如全職媽媽嘲笑職場媽媽的場景,完全生拉硬拽。曹曦文飾演的全職媽媽帶孩子第一天轉學,門口的全職媽媽就拉著她說沈慧星的壞話。今天菜買了嗎?老公的西服熨了嗎?茶道花藝點心班報名了嗎?怎么有時間在門口嚼舌根。

最后,雖然劇的大主題是激情演講,但也不能真弄成PPT。金劇體劇集把多個場景進行串聯,就構成了一集乃至幾集的故事線。可那些本來就不適合揉在一起的場景,串聯之后會更加詭異。《我們的婚姻》里,佟大為女兒被綁架一段,沒有十年腦血栓都寫不出來。

一個想卷走投資人資金的女創業者,通過監控視頻得到了佟大為女兒信息實行綁架,并通過“小天才兒童手表”對其進行遠程威脅。佟大為化身詹姆斯邦德,抽絲剝繭思考自己得罪了誰,最終找回了女兒。天馬行空的演繹,令人不禁想起《星辰的大海》里劉濤被綁架時的槍戰戲。

如此離了大譜的劇情,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恐怕就是為了給這夫妻倆制造“終極拉扯”的由頭。果不其然因為這個導火索,女方提出了離婚,劇集如愿以償又回了正常的敘事鏈條。

倒懸式言說

“你還沒有真正的變成孫悟空,是因為你還沒有碰到那個給你三顆痣的人。”《大話西游》里這段時空倒錯的讖語,恰好類比金句體劇集的“倒懸式價值言說”。在角色還沒有足夠多的經歷之前,她就已經擁有了波伏娃的學術水平與張愛玲的懟人功力。

事實上,當我們把《三十而已》和《我們的婚姻》的敘事架構進行橫向比較,不難發現后者不討喜的原因。《三十而已》用拼盤的形式,講述了三個女性的三十而立:

顧佳是想要實現階層躍遷的中產主婦,她的每一段故事都是新劇情的牽引線。在她身上你可以看到完美的全職太太、合格的母親、優秀的創業者;王漫妮是典型滬漂,對更好生活與更好自己的幻想是她留在異鄉的精神支柱;鐘曉芹在經歷婚姻危機后放棄小奶狗的追求,與幡然醒悟的前夫重修舊好。

雖然有標簽化的缺陷,顧佳、王漫妮、鐘曉芹三人的友誼也頗多牽強之處,但走馬觀花移步換景,倒不覺得具體哪一個人物有多失真。在顧佳身上看中產,在王漫妮身上看打工人,在鐘曉芹身上看婚姻牢籠,都是她們生活的側面而非全部。

而到了《我們的婚姻》的人物建構中,完全可以在沈慧星身上看到顧佳、王漫妮、鐘曉芹三個人的身影。在家帶孩子階段,她是住在金融街的“顧佳”。職場被排擠時,她是堅韌不拔屢敗屢戰的“王漫妮”。而和佟大為分工“一三五、二四六”誰帶孩子時,她是被困在溫水煮青蛙婚姻里的“鐘曉芹”。

都市劇是具有生活化、現實化和戲劇化的影視文化藝術,通過將普通人現實生活優化整合后深加工演繹,有情緒共鳴,也有風尚引領。如果《三十而已》還能勉強稱為女性群像,那么《我們的婚姻》無疑是東拼西湊后的無所適從,在消費受眾對女性議題關注的同時,也消耗了大眾對女性主義題材的耐心。

同時,我們能明顯感到白百何的角色潛藏著一套不夠均衡的標準,某些情節甚至是雙標的。她自己要完成計劃書,就毀約不帶女兒去動物園。可兩夫妻吵架的時候,口口聲聲指責丈夫對女兒不夠關心。之前調侃丈夫每天抽出幾個小時就能毀掉你的事業,那你的事業也不怎么樣。后來自己要加班有急事的時候,不也抽不出那幾個小時了嗎?

盡管白百何總是宣稱新房裝修的錢是自己掙的,但卻絕口不提金融街房子的首付和房貸大頭是丈夫在還。如同她所批評的丈夫一樣,她在工作后也變成了和丈夫差不多的人,但卻看不到或者不想承認。

從何而來,往何處去?

“有時間絕望的話,不如好好吃頓飯然后睡一覺。”曾幾何時,日劇里那種輕描淡寫說出的話,卻讓人忍不住轉發朋友圈的沖動。但人家也是有感而發,絕非金句體劇集那樣“為賦新詞強說愁”。

早期的金句體劇,不論是《男人幫》《裸婚時代》還是《我們結婚吧》,都是在傳統婚戀劇的基礎上適當嘴炮,人物基本還是立得住的。尤其是《男人幫》,通過娘化完成了《欲望都市》的漢化,開啟了黃磊老師的熒幕碎嘴子時代。

真正風氣為之一轉的,是《三十而已》出現的2020年。同年的《誰說我結不了婚》《他其實沒有那么愛你》《了不起的女孩》,女主們仿佛人均公眾號爆款文寫手,每集都能發出三五句驚人之語。更恐怖的是,在《他其實沒有那么愛你》每集結尾,主人公們都會戴上耳機錄制情感心得,張嘉佳聽了都要寫進新書里去。

去年的《愛的理想生活》改編自《澀女郎》,原本的“金句體祖宗”卻遭遇了滑鐵盧。同樣的話,為啥小時候萬人迷陳好念出來我信了,風情萬種的殷桃說出來就像“賣假藥”呢。因為一個屋檐下的四個女生情同手足,如果你不覺得她們是在另一個世界“過家家”,那你一定就是導演和編劇最喜歡的觀眾。

政治正確一旦拘泥于言說兜售,那就離毒雞湯不遠了。《愛的理想生活》和《我們的婚姻》干的是同一件事,本意是展現多元女性精神世界,但邏輯卻總是處于A等于A非的矛盾之中。

過度追求話題,卻并未真正展開女性議題。往往一個矛盾才剛爆發,劇情就迫不及待地在追尋下一個熱搜。在降低劇情連貫性與合理性的同時,也讓女性敘事的意義大打折扣。

這樣的金句體劇集非但不提供啟發與出路,甚至淪為了簡單的矛盾羅列和情緒堆砌。它們雖然強烈地在表達女性主體意識,但將女性敘事表現為過分注重女性自我、對男性存在偏執的支配想象,實則是走向了另一種誤區。

金句體高發在女性主題劇集中,是這幾年性別議題過熱的一種文藝反饋。但當女性們說著差不多的宣言,懟著差不多的老公,上著差不多的班,觀眾也只能得到差不多的觀感。

而若再上綱上線一下,金句的過度流行也實在傷害了個人的思考能力。大多數金句都是有語境的,不成功的劇集為金句制造了不恰當的語境,二次傳播則讓金句壓根脫離了語境。金句俯拾即是,人們未通過艱難的學習和思考,卻自以為已經掌握了絕對真理,這也是如今互聯網言論越來越極化、摩擦越來越高頻的原因之一。

按照事物的普遍發展模式,欲其毀滅必先瘋狂。金句體的下一站,莫不是女演員的臺詞朗誦大賽?大家聲情并茂的演繹金句,甚至不需要情節和故事。那是時候請咪蒙老師重出江湖了,總比編劇們摘抄的去年二手金句要強。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调兵山市| 改则县| 蒲城县| 乐清市| 邯郸县| 阿坝县| 古浪县| 建昌县| 临邑县| 佛冈县| 隆回县| 昆明市| 古交市| 大名县| 平罗县| 云龙县| 温州市| 洱源县| 深圳市| 宁都县| 淄博市| 芜湖县| 桂平市| 汨罗市| 翼城县| 彰化市| 罗平县| 项城市| 双城市| 沙湾县| 徐汇区| 邮箱| 措美县| 利川市| 如东县| 拜泉县| 玉门市| 许昌县| 秦皇岛市| 郴州市| 沽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