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酒網
3月7日、9日,貴州茅臺、山西汾酒及今世緣陸續發布2022年1至2月經營數據,這也是A股白酒上市公司歷史上第一次發布月度經營數據,均超過預期。
此外,五糧液也于9日晚間發布2021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約662億元,同比增長約15%;凈利潤約233.50億元,同比增長約17%左右。2020年度,五糧液營收為573.21億元,凈利潤為199.55億元。
此前,華創證券完成春節白酒市場調研后表示,在經濟下行、消費疲軟、節前疫情反復的外部背景下,白酒行業春節旺季整體平穩,打消市場悲觀預期。無論是茅臺、汾酒和今世緣三組超預期的月度業績,還是五糧液的年度業績預測都證實了這一判斷。
3月10日開盤,此前震蕩的股市也給出了積極回應,釀酒板塊迎來普漲。
超!超!超!
根據數據報告,2022年1至2月,
貴州茅臺實現營收202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0%左右,實現凈利潤102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0%左右;
山西汾酒實現營收74億元以上,同比增長35%以上,實現凈利潤27億元以上,同比增速超過50%;
今世緣2022年1至2月實現營業總收入24.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5%左右,實現凈利潤9.4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6%左右。
有行業人士分析,三家白酒企業首次發布月度經營數據,一方面系今年春節較往年靠前,提前釋放數據,以“開門紅”姿態為全年發展注入活力;另一方面,受外部因素影響A股處于震蕩期,三家酒企的超預期業績是A股的一記強心針,同時為中國實體經濟帶來信心。
總的來看,茅臺、汾酒、今世緣的三組業績數據,都能用“超”字概括。
茅臺是營收和利潤增速的“超”。
根據茅臺歷年發布的一季度報表,2017-2021年,茅臺營收和利潤增幅放緩,1-2月經濟數據顯示,茅臺營收及利潤增幅均超20%左右,均超過前兩年增速,整體呈現回升狀態,且超過此前業內對茅臺增速15%的預期。
國泰君安認為,貴州茅臺實現旺季開門紅,為全年完成任務奠定良性基礎。拆分來看,大單品飛天1-2月預計配額執行進度25-30%左右(根據草根調研預計2021年1-2月進度略快、基數較高),非標產品與茅臺1935貢獻增量,其中茅臺1935預計貢獻5%左右收入增量,非標產品渠道改革后自營占比提升,預計貢獻增量明顯。
在公告中,茅臺表示,“2022年春節期間,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產品銷售勢頭向好,市場呈現旺銷態勢,順利實現了‘開門紅’。”
業內認為,開門紅只是茅臺打響的第一炮。
首先是一季度業績,華西證券預計茅臺一季度整體收入樂觀有望實現中高雙位數以上增速,且茅臺直營比例增加和高端產品結構的持續優化,也預計帶動公司整體利潤實現中高雙位數以上的增長。
其次,新品茅臺1935帶來的增量將是長期性的。
中信證券也表示,貴州茅臺渠道結構愈發均衡,產品體系日臻完善,量價策略游刃有余,同時管理更加科學有效,呈現歷史上最佳姿態,未來5年業績具備高確定性,維持“買入”評級。
汾酒、今世緣,營收利潤均超去年一季度
汾酒和今世緣實現營收、利潤超2021年一季度總額,均創下六年來最好業績,產品優化是兩大企業高增長的重要原因。
汾酒在公告中稱,2022年,公司持續聚集品牌勢能,全面提升運營效率,各銷售區域克服疫情影響,提前布局春節旺季,整體市場動銷良好,青花汾酒系列等中高端產品實現大幅增長,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實現歷史最好水平。
國泰君安證券在2月研報中分析,根據草根調研,汾酒回款進度領先,春節前夕核心市場處于高速放量狀態,核心單品基本完成放量,玻汾、老白汾和青花20價格體系環比持平,青花30價格基本穩定,旺季銷售強勢。
今年1月,汾酒曾發布2021業績預增公告,凈利潤增速實現五年最高。對于業績的預增,汾酒方面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深化“1357+10”市場布局,加大長江以南市場拓展力度,推動江、浙、滬、皖、粵等市場穩步突破;堅持“抓青花、強腰部、穩玻汾”的產品策略,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年內實現了經營業績的高增長。
在汾酒結構優化策略下,國泰君安證券認為,老白汾放量、玻汾產品升級將提振基礎單品盈利能力,青花汾高速放量持續驅動產品結構上移,汾酒渠道布局逐步成熟,后續費率有望保持穩定,利潤高增長有望延續。
今世緣也在產品結構優化方面持續發力。
在今世緣“13445”方針的深化四大戰役中,堅定不移著力提升V9品牌勢能,推至尊、銷商務,并將V系列被放在首位。此外,今世緣還將強化V9事業部,組建國緣、今世緣事業部和高溝銷售公司,加大市場投入,升級營銷組織。
此前,今世緣在解讀2021年業績的時候也曾對產品結構有過分析,2021年,超A類國緣V系列同比增幅120.0%,V系列在國緣品牌占比提高至10.7%;四開國緣煥新導入、量價齊升,帶動以開系為主體的特A+類增幅31.1%;今世緣次高端戰略新品D20/30培育成效顯著,增幅235%。
華鑫證券對此分析,國緣系列占比持續提升帶動產品結構持續優化,V系列有望成為公司新動力引擎。
“超”的背后
業績報告的發布,一定程度上提振了白酒板塊的信心。
一方面,這是三家企業進入十四五后,在新變化后取得的最新成績單。2021年8月,丁雄軍接替高衛東,出任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12月,袁清茂接替李秋喜,出任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今世緣則提出了“13445”新方針。
無論是換帥還是企業規劃的迭代升級,2022年1-2月的經營數據都代表著該階段企業的部分成果,從結果來看,新指導理念和新發展邏輯為茅臺、汾酒和今世緣十四五奠定了良好基礎,或許也將為后續的強勢發力埋下伏筆。
另一方面,作為A股的核心資產之一,此前市場對白酒已進入謹慎觀望狀態。從二級市場的反應來看,2022年以來,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只有金種子和口子窖兩只個股累計漲幅為正,白酒板塊乃至A股整體呈現疲軟現象。
1-2月業績公布后,二級市場就給出了明確回應。其中貴州茅臺相關數據顯示,3月8日,貴州茅臺股價截至收盤收漲2.71%,報收1753.2元/股;3月9日,貴州茅臺截至收盤收漲1.48%,報收1779.18元/股,最高點沖至1805元/股,最新總市值達2.2萬億元。
就在山西汾酒、今世緣發布業績公告次日,3月10日,山西汾酒開盤價格為287.64元/股,漲幅超過4.8%;今世緣開盤價格為48.60元/股,漲幅超過3%。從整體股市局面來看,截至當日9時40分,上證指數漲幅為1.33%,深成指數漲幅為2.18%,共4052家上市公司股價上漲,505家公司股價下跌,綜合強度得分較好。
更重要的是,在消費疲軟的大環境下,作為實體經濟的載體之一,白酒行業的上漲數據能夠提振經濟發展的信心。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月CPI同比上漲0.9%,環比僅上漲0.4%,消費呈現疲軟狀態。具體到各個消費產業,2022年1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3302.2萬部同比下降17.7%,洗衣機線下零售量同比下降27.3%、零售額同比下降22.0%,民航旅游量創9年來最低值,大量的網紅餐廳、奶茶店開始裁員、關店……
在整體消費板塊受到沖擊的同時,白酒行業先交出了喜人的成績單。2021年白酒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量約716萬千升,同比增長0.6%;累計完成銷售收入約6033億元,同比增長18.6%;利潤總額約1702億元,同比增長28.74%。
白酒行業首次發布超預期月度經營數據,便是一粒定心丸。三份業績發布后,有行業人士表示,白酒行業處于量減價增的擠壓式增長階段,行業整體需求平穩雖然受外資流出和政策擔憂影響,白酒回調,但是行業基本面依然堅挺,向上趨勢不改。
值得關注的是,自茅臺發布月度經營數據后,陸續共有24家上市公司首次主動公布1-2月經營情況,其中包括山西汾酒、今世緣、圓通速遞、片仔癀、藥明康德、天賜材料、圓通速遞、珀萊雅、通威股份等等。或許還將有更多企業加入,白酒行業“暖春”信號是否愈發明顯,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