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錐智能 孫光辛
編輯|張藝
“一點延遲都沒有,就像個開關,能瞬間開燈。”
“甚至連攪拌咖啡的時間都沒有,文件一眨眼就打開了?!?/p>
“場景渲染最快達4倍,有這種級別的性能提速,我可以玩點更高級的了?!?/p>
......
在2022年蘋果春季發布會上,VCR中幾位創意工作者“怒贊”蘋果的產品使用感實在太絲滑,而這種體驗都需要歸功于蘋果最新升級芯片——M1 Ultra。
盡管,“采用了4納米工藝的M2芯片"并沒有亮相,但蘋果也沒讓各位看官失望。
M1 Ultra是M1 Max的下一代產品,也是M1系列的第4代芯片。蘋果稱其為是M1系列的“最后一款芯片”。為了凸顯M1 Ultra的炸裂出場,蘋果將最新的高端產品Mac Studio與M1 Ultra深度融合。
針對創意工作者的Mac Studio采用了M1 Max 和M1 Ultra芯片的兩種產品,而M1 Ultra版則為高配版。和Mac Studio同時發布的還有Studio Display顯示器。
“直接把二十幾萬的Mac Pro按在地上摩擦,估計買Mac Pro的朋友已經哭暈了。”有網友從應用角度對Mac Studio和Studio Display這對黃金搭檔贊不絕口。
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
“能觸及這一領域的人群較少,普通人群就看個熱鬧。”畢竟,這一套設備價格最低價格都超過4萬元。在普通大眾的電子產品消費水平中,較高的價格上實在“不接地氣”。
“擠牙膏”般研發進度的英特爾與快節奏的Mac實在難以同步,所以蘋果曾推出AppleSilicon計劃——讓所有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的Mac電腦使用自主研發的芯片。
2020年,M1發布時驚艷四座,根據蘋果官方的數據,相同功率下M1的性能是英特爾最新電腦芯片的2倍,但功耗僅為英特爾的1/3。如今,M1 Ultra面世,并與高性能要求的高端專業產品綁定,蘋果高調宣告其在自研芯片上取得又一進步。
一方面,蘋果在性能上追求高大上保住高端市場地位,另一方面,蘋果已成熟量產的芯片正在加速“下沉”替代。
例如,作為中低端市場敲門磚的iPhone SE系列更新了,新款搭載與iPhone 13系列相同的A15仿生芯片。新款iPad Air搭載了M1芯片,售價為599美元,國行的售價是4399元起。雖然在2020年11月,蘋果就推出了M1,但用在這個價位的iPad產品上還是首次。即便是售價高達3999美元的Mac Studio,價格上也比此前發布的Mac Pro“親民”得多。
不過,M1 Ultra似乎并不能滿足市場對于蘋果自研芯片進度的預期,人們對M2系列的期待依舊非常熱烈。與此同時,2022年是庫克兌現Mac產品全部使用自研芯片的截止日期。
在攻守之間,蘋果自研芯片之路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蘋果芯片替代的倒數第二塊拼圖
作為本次發布會上最大的亮點,有人戲稱M1 Ultra聽上去更像是將兩顆M1 Max芯片拼到一起。
M1 Ultra利用全新的UltraFusion封裝架構實現兩枚M1 Max芯片互連,可實現更高的性能以及更低的能耗。其有1140億個晶體管,是M1的7倍,具備800GB/s內存通道,128GB統一內存。它擁有20核CPU和16個高性能處理核心,64核GPU,比M1提升8倍速度,媒體處理器引擎性能是M1 Max 的2倍。在高性能之下,M1 Ultra性能功耗比如今16核電腦能耗低90%。
將兩個芯片疊加到一起成為一塊新的芯片并非蘋果首創,華為已經擁有了芯片疊加技術的專利。
實際上,芯片疊加并非簡單的“1+1”的問題,首先面臨的兩個主要問題就是體積和能耗??梢钥吹?,每一代M1系列芯片的體積都會比前代要大,體積的增加就會導致另一個問題,就是能耗的增加。
蘋果當初選擇自研芯片的一個原因,就是基于X86架構的英特爾芯片能耗問題突出。
根據Geekbench 5的跑分測試結果,英特爾i9-12900K多核性能方面比M1 Pro和M1 Max快近1.5倍,但在功耗,i9-12900K卻明顯不如M1 Proh和M1 Max。蘋果難以接受英特爾因能耗造成的散熱問題。
對于散熱問題,蘋果一直傾向于通過提高能耗比來解決。
對于此次發布的M1 Ultra,蘋果表示在CPU方面同等功率下,M1 Ultra比Intel i9-12900k的最佳性能,還要高出90%。在性能相當時,功耗又能降低100瓦。在GPU方面,M1 Ultra和英偉達RTX 3090相比,結果證明前者在運行速率超過3090的同時,還能將功耗降低200瓦。也難怪有網友表示,M1 Ultra就遠遠把英特爾拋后面了,未來M2碾壓更無懸念。
這就讓蘋果可以在保證產品性能的同時將產品的整體體積降低。根據發布會信息,此次登場的M1 Ultra主要應用于其新Mac產品Mac Studio上,由于臺式機芯片不能向像手機芯片那樣直接舍棄散熱組建,但盡管加上雙離心風扇,Mac Stidio的整體機身底邊長僅7.7英寸,高僅為3.7英寸。
在第一款M1芯片問世時,主要被攻擊的兩個缺陷就是內存不足以及只能支持1個4K顯示器,因此不少專業從業者仍傾向于使用英特爾的產品,此次發布的Mac Studio也是彌補了這兩個缺陷,而且在Mac Pro基礎上,也擴大更廣泛的高端市場份額。
不過,在芯片技術上,蘋果的M1 Ultra也還算不上有質的飛躍,其采用的工藝仍是5納米而非4納米,人們對于M2芯片的期待未減。但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曾表示,M2芯片將不會在2022年被推出。
留給蘋果自研芯片替代的時間不多了
蘋果未能實現M2芯片量產,就先在春季發布會上推出了Mac Studio和Studio Display,蘋果究竟在急什么呢?
首先,根據蘋果最新財報,盡管iPhone 13讓蘋果收獲了不錯的銷售成績,但Mac產品才是蘋果上一財季銷量增長最快的產品。
2022財年Q1(2021年第四季度),蘋果iPhone業務收入716.3億美元,雖然仍是占比最高的業務,但同比僅增9.2%,iPad收入也因供應鏈問題下滑;Mac業務收入為108.5億美元,占比8.8%,但同比增長25.1%,是增幅最大的產品。
iPhone、iPad的供應問題主要在芯片短缺,但M系列芯片受到影響要小于A系列,蘋果寧可推出個“縫合怪”也要大力宣傳其新芯片和Mac Studio,可能也是希望借Mac產品當前的勢頭進一步提高銷售量。
其次,庫克也快到兌現承諾的時候了。2020年6月的WWDC開發者大會上,庫克曾表示要在兩年內讓蘋果的所有Mac產品都用上蘋果自研的芯片,當時蘋果Mac所使用的還全都是英特爾的芯片。
這個“flag”是否立得住,關鍵就在于,能否在今年的WWDC開發者大會上發布搭載蘋果芯片的Mac Pro。
綜合相關信息,M2將采用臺積電的4納米工藝,臺積電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被傳出將為蘋果M2芯片代工的企業,但臺積電4納米的進程也同樣不如人意。
盡管有消息稱,蘋果已經包下了臺積電的首批4納米產能,但目前明確采用了臺積電4納米制程并已經投產的是聯發科的天璣9000,高通也因產品良率問題將4納米訂單從三星轉至臺積電,而有關蘋果M2何時量產的消息仍屬于市場傳聞。
此外,蘋果自研芯片也是要打通iPhone、iPad、Mac軟件系統。
英特爾所采用的X86架構雖然性能很好,但由于蘋果的其他兩大產品均采用的是ARM架構的軟件,兩種架構在運行方式、效率等方面存在不同,一些iOS原生的軟件移植到Mac上之后反倒沒那么流暢。若全部采用ARM架構芯片,蘋果將加速實現生態大一統。
不過,要憑借ARM架構打造蘋果自己的芯片生態是一個長期的事情,如很多主流芯片還沒有X86解決方案,如何令大量開發者將軟件遷移到ARM架構上仍是個問題。
此次推出的Mac不僅適用于影視文創產業,也適用于程序開發。據蘋果官網,在發布會結束后不久,Mac Studio的發貨日期就被延遲。若非營銷策略或庫存不足,而是真的有這么多人想要購買Mac Studio,未來將會有大量從基于蘋果芯片的軟件被開發出來,這顯然要比說服第三方開發者將軟件遷移到ARM架構上,更容易建立自己的芯片生態。
總體來說,自研芯片替代,留給蘋果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