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夏能源網 王東
家住山東濟寧泗水縣的村民李世杰,最近遇上了“煩心事”。
看到鄰居屋頂上裝的光伏發電板像“取款機”一樣——只要有太陽,天天有收益,李世杰在春節前終于下定決心,拿出外出打工多年辛苦攢下的家底,要在自家屋頂上也裝一套。“歲數越來越大,打不動工了也算有個養老保障。”李世杰說。
廠家聯系好了,定金下了,甚至是開工時間都定好了——二月二,龍抬頭,一個適合破土蓋房起事業的吉利日子。但是,就在這一天,一紙公文打破了李世杰的計劃,自家的屋頂光伏裝不了了!
根據泗水縣發展和改革局3月4日(農歷二月初二)下發的文件,要對分布式光伏接入做分類管理,“積極引導開發企業有序合理建設,統籌有序開展接網工作”,原因在于:當地分布式光伏消納能力不足,導致電網承載壓力過大。
這讓李世杰很無奈,雖然國家政策是支持發展分布式光伏要求“能并盡并”,但當地的管理措施又是逾越不了的門檻。在多方找關系依然解決無望后,李世杰只好暫停工程,收拾行囊出門打工去了。
在全國分布式光伏排名中,山東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大省”。2021年,山東新增戶用光伏裝機763萬千瓦,分布式光伏裝機總量達1593萬千瓦,同比增長91.9%,兩項數據均居全國第一。
但是,在如火如荼推進的光伏“整縣推進”大潮中,山東非常意外地出現了掉隊跡象。華夏能源網(www.hxny.com)了解到,泗水縣不是個例,暫緩接入、暫停備案、獨家壟斷的做法在山東多地區縣大量存在,這明顯有悖于國家能源局提出的“到位不越位、競爭不壟斷、工作不暫停”要求。
很顯然,這嚴重背離了“整縣推進”的政策初衷。地方政府越位插手,大型企業獨家壟斷,正讓農民屋頂成為了你爭我奪的利益“競技場”。如此下去,受損的是農民利益,阻礙的是分布式光伏產業。身處“排頭”位置,山東一些地區的做法需要引起警示并盡快糾偏。
山東遇阻
孔孟之鄉,齊魯大地,提起山東,人們耳熟能詳、脫口而出的大多是這兩個詞匯。實際上,山東還是有名的用能大省,煤電裝機常年位居全國第一;更是新能源大省,光伏發電裝機、生物質發電裝機等多項數據位居全國第一。
由于有著不占耕地、建設容易、富民惠農等特點,2015年起,山東大力鼓勵分布式光伏發展,光伏電站在樓宇、廠房、屋頂遍地開花。2017年,山東的分布式發電新增裝機開始超過集中式電站。
2020年11月份,山東省以4.57GW位列全國戶用光伏年度新增裝機榜首。當時,全國戶用光伏首次突破10GW(10.12GW),山東一省就占了45%,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山東的分布式光伏發展如此優異,與當地政府的良好政策支持和不斷提升的監管服務水平有很大關系。但是,在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政策落地中,山東努力營造的光伏發展環境在悄然生變。
2021年6月20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下發《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在全國組織開展整縣(市、區)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由縣(市、區)政府牽頭,將分散的分布式光伏資源集約化,以圖快速批量開發分布式光伏。
政策的出發點,是調動縣(市、區)的積極性,引導地方政府協調更多屋頂資源,將屋頂資源“化零為整”,擴大屋頂分布式光伏建設規模。但是,當地方政府發現這是一塊可以掌控、挖掘的“美味蛋糕”之后,事情變的復雜起來,這在山東成為了普遍現象:
在山東菏澤東明縣,當地政府于2021年9月10日發布授權書,授權“東明經發投資有限公司”為東明縣新能源開發利用項目唯一實施機構,“負責與國有大型發電企業合作,充分利用國有大型發電企業技術、人才、資金優勢,共同建設新能源利用項目,將現有未利用的資源轉換為我縣的國有資產。”
在山東濰坊臨朐縣,當地政府于2021年11月20日發布“紅頭文件”稱,為進一步統籌考慮分布式光伏整體布局、電網負荷和儲能調峰能力等,11月1日起,“全縣范圍內暫停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立項備案和并網申請,待整縣推進分布式光伏試點方案確定后,再視情況組織實施”。
在山東棗莊,嶧城區政府成立了分布式光伏工作專班,并于2021年12月9日發布《關于暫緩新增光伏發電項目備案的通知》,“暫緩全區范圍內一切光伏項目備案(包括集中式和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備案工作,已公示通過的除外),各有關單位未經工作專班批準,不得出具擬同意、預批準(核準)等初步意見。”
華夏能源網(www.hxny.com)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僅青島、濟南、濟寧三市,就有23個下屬區、縣停止、暫緩了分布式光伏備案和并網申請,有的地方是明確發出文件要求,有的是電話通知各光伏企業停止備案申請,有的地方則是不提供鄉鎮房產證明和村委蓋章來“卡”住申請。
誰來糾偏?
山東多地在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上的做法,明顯有悖于國家能源局等上級主管部門的精神要求。
2021年7月9日,國家能源局官網提出了推進“整縣推進”工作的基本原則,其中三項要求為:
“到位不越位”。地方政府的工作重點主要是協調落實屋頂資源,擴大屋頂光伏市場空間,引導本地開發建設屋頂光伏的積極性,為開發建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具體開發建設由屋頂產權單位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確定開發主體,政府不大包大攬。
“競爭不壟斷”。試點工作應堅持市場主導和充分競爭的原則。各地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市場應向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開放,企業可根據自身條件和優勢,參與市場競爭,參加開發建設。
“工作不暫停”。各地應保持工作連續性,對于本地區正在開展備案和開發建設的光伏發電項目應當按照有關程序繼續推進,不得以開展試點為由暫停、暫緩現有項目立項備案、電網接入等工作。
對照這上述三點,山東這些區縣的做法幾乎是“一一對應”。這對山東分布式光伏發展帶來了消極影響,更給各市場主體尤其是長期深耕山東光伏市場的民營企業帶來困擾,市場環境的顛覆性變化讓很多公司措手不及。
“在此之前,實力雄厚、資金成本優勢明顯的央國企主要做集中式地面電站,機制靈活、數量眾多的民企,更多的做戶用和工商業分布式,這樣的市場分工很默契。整縣推進在改變市場格局,分散的分布式光伏集中化、連成片后,大家很擔心央國企會壟斷分布式光伏市場。”某民營光伏組件龍頭山東區域負責人告訴華夏能源網(www.hxny.com)說。
該負責人進一步分析指出:山東一些區縣的做法,是很明顯的“厚”央企“薄”民企,大家擔心的事情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我們希望能夠公平的參與市場競爭,民營企業靈活的優勢能得到更多發揮,“百花齊放”才更有利于山東分布式光伏的繁榮發展。
當然,山東也并非“孤例“,類似的情況在同為光伏大省的河北也有出現,有意思的是,當地政府的態度完全不一樣。華夏能源網(www.hxny.com)注意到,3月2日,邢臺市發改委發出“提醒函”稱:近期,我委多次接到省能源局轉來的群眾舉報,部分縣(市、區)在推進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建設過程中違反“競爭不壟斷”政策,存在鄉鎮政府不予辦理相關手續問題。

“請你們立即開展排查,嚴禁出現違反‘競爭不壟斷’、‘工作不暫停’原則,搞‘一縣一企’、排斥其他其他的現象,如我委今后再接到相關群眾舉報,將向國家能源局華北監管局反映,按程序進行處理。”邢臺市發改委旗幟鮮明的指出。
可謂是“解鈴還須系鈴人”,分布式光伏在山東某些區縣遇到的障礙,還需要當地相關部門負責人轉換思想,及早動作,盡快糾偏,重新營造出公平開放、競爭有序的發展環境,這對于山東分布式光伏的持續、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
來源:華夏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