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的風險出清步伐還在進一步加快。
繼多家銀行順應政策推出房地產并購融資計劃后,擅長處置不良資產的資產管理公司(AMC)也在加速進場,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一。
3月8日,根據《2022年第一期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債券(債券通)募集說明書》顯示,中國東方近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金融債券的申請獲批。
公開信息顯示,本期債券的募集資金將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主要用于重點房地產企業優質項目的風險化解及處置,房地產行業不良資產紓困,房地產金融風險化解等相關不良資產主營業務。此外,債券發行規模為人民幣100億元,債券期限為3年期。
對此,中國東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債券的發行將為中國東方在專注不良資產處置主業,發揮特殊功能優勢,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助力化解金融風險等方面提供低成本、長久期的資金來源。
具體到下一步,中國東方將從維護國家經濟金融穩定大局出發,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促進房地產行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意味著,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開始參與為風險房企紓困,將有望加快已違約或已出險的企業資產處置進度,促進風險化解和市場出清。而另一方面,在化解風險過程中也會給資管公司帶來業務機會,同時實現一定的經濟效益。
這也是繼1月底金融監管部門召集幾家AMC開會,研究AMC參與風險房企項目并購等金融服務后,首家AMC獲批將發行用于地產紓困的金融債。
這次會議上重點研究和提出,資產管理公司需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參與風險房地產企業的資產處置、項目并購及相關金融中介服務。
在今年2月初,人民銀行、銀保監會也在中國東方召開了專題座談會,研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如何聚焦主業,積極參與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目前,國內共有5家全國性AMC公司,包括中國華融、中國信達、中國東方資產管理、中國長城資產和銀河資產。
中國信達有關部門負責人認為,經過20余年的發展,AMC在項目風險化解、企業重組紓困、危機救助等方面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是收購的銀行不良資產涉及大量不動產抵押、爛尾樓項目,房地產不良資產處置盤活經驗豐富,業務模式和產品類型全面,具有人才、資源、專業和案例等諸多優勢。
進入3月以來,房地產行業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個債券到期高峰期。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3月至6月,其跟蹤監測的170家房企共將有162.2億美元債券、781.9億元人民幣債券到期,合計超過1800億元。其中,3月是到期債券規模相對較大的一個月,合計約有589億元。
房企壓力與風險并存,金融機構積極發力房企并購融資。各類并購債券、并購融資戰略合作、銀行并購貸也接連落地,如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交通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針對房地產企業并購項目進行專項資金支持。
值得一提的如招商銀行,近日就分別與碧桂園(02007.HK)、美的置業(03390.HK)這兩家民營房企簽署了150億元和60億元的地產并購融資戰略合作協議。自此,金融機構對優質房企的支持,開始從央企傳導到民企。
多位地產分析師認為,民營房企獲得此類并購貸款支持,體現出當前房地產金融政策出現放寬的跡象。而此次中國東方這類大型資管公司助力出險房企資產處置,則釋放了另一個積極信號,即將風險資產處置的關口前移。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此分析,資產管理公司的介入,一方面可以提高處置效率,更好維護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和良性循環;另一方面,有助于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證住房項目建設的平穩進行。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告訴界面新聞,憑借AMC長期以處置的不良資產尤其是不動產的專業能力,將有助于提升個別房企債務風險的處置效率,帶動其他資管公司、信托公司等機構積極主動參與緩解房地產公司的困境,化解房地產行業風險。
相關政策亦未缺位。比如從去年年底以來,金融監管部門就釋放政策信號糾偏房地產金融政策,力圖改善房企融資環境。而在近期召開的央行、銀保監會年度工作會議上,兩大監管部門也將“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列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整體來看,國內房企融資環境正不斷優化,市場預期開始逐步好轉。因此可預料的是,后續其他全國性AMC也或將陸續公布類似的債券發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