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戴晶晶
俄烏沖突持續,歐美開始討論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事宜,歐洲氣價、電價再次飆升。
倫敦洲際交易所(ICE)數據顯示,當地時間3月7日,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的荷蘭TTF基準天然氣期貨價格盤中漲幅達60%,至345歐元/兆瓦時,創歷史新高。
過去一個月,歐洲天然氣價格漲幅接近80%。由于天然氣在歐洲發電和調峰電源的占比較高,具有電力價格錨定作用,歐洲各國電價也隨之上漲。
據西班牙廣播電視公司(RTVE),當地時間3月7日,西班牙批發市場電價上漲17%,達到442.54歐元/兆瓦時,為歷史最高水平。自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西班牙電價已經上漲115%。
英國3月7日每兆瓦時的平均電價為365.79英鎊(約合442歐元);德國達410.1歐元;法國為421.05歐元;意大利為453.51歐元,均處于高位。
3月7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要擺脫對俄羅斯油氣和煤炭的依賴,并計劃3月8日出臺相關提案,希望尋找替代的供應渠道。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稱,歐盟即將發布提案,今年將減少超過七成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即1120億立方米左右。去年,歐盟自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約1550億立方米。
該報道稱,歐盟計劃從俄羅斯以外的地區,尋找50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進口渠道,以及能供應1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管道供應商。此外,將加速伊比利亞半島與其他歐洲國家之間的天然氣管道連接進程。剩余天然氣缺口,計劃用風能發電替代。
英國、奧地利、西班牙等國家,與歐盟整體的制裁意向保持一致。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表示,未來幾天英國將制定新的能源供應戰略,并考慮使用更多本國的化石燃料。
據央視新聞報道,奧地利總理內哈默3月7日訪問卡塔爾時稱,就能源合作、擴大從卡塔爾進口天然氣等問題進行商討。
內哈默2月28日在推特提到,奧地利將盡一切努力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但有個別歐盟成員國并不支持對俄進行能源方面的制裁。
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赫伯施特萊特3月7日強調,歐盟在對俄羅斯的制裁中特意豁免了能源供應,因為俄方供應的能源被用于取暖、供電、燃油和商業活動等,一時間無法取代。
德國聯邦財政部長林德納此前也明確表態,拒絕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實施禁運。
匈牙利財政外長米哈里·瓦爾加也在社交媒體Facebook上表示,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已經對匈牙利經濟造成了重大損害,明確反對有關加大對俄羅斯能源制裁的提議。
分歧的產生,與各個國家依賴俄羅斯能源的程度有關。

歐盟能源監管機構合作署的數據顯示,德國約有一半的天然氣進口自俄羅斯,意大利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率也達46%。
據歐洲天然氣輸電系統運營商的進口數據,2021年匈牙利近八成天然氣來自俄羅斯。
相比之下,法國只有四分之一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英國一半的天然氣來自國內,進口來源主要為挪威和卡塔爾;西班牙也不在俄羅斯的主要客戶名單上,該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是阿爾及利亞和美國。
3月7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表示,俄方繼續經由烏克蘭境內管道向歐洲供氣,并且當前供氣量“符合歐洲用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