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佰態
對于一款科技產品而言,應用商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應用商店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手機系統應用生態的布局,不論是iOS系統的App Store,還是Android系統的Google Play,又或是國內一眾主流的應用商店,在智能機時代,包括手機廠商、用戶以及開發者,都是手機應用商店的獲益方。
應用商店帶來的上億元的營收,自然能夠吸引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近一段時間,關于特斯拉將要打造應用商店的傳聞愈演愈烈,似乎即使對于特斯拉而言,應用商店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特斯拉想要蘋果化?
特斯拉覬覦應用商店的傳聞早已有之。
早在2021年年末,不少用戶已經開始推測特斯拉將要在后續的軟件更新中推出應用商店,原因就在于在特斯拉推送的V11版本的車載系統中,屏幕底部出現了可自定義的圖標欄,這似乎是特斯拉在進一步開放鞏固軟件生態的一大鐵證。
就在農歷新年的2月6日,特斯拉的投資者Sawyer Merritt在社交平臺轉發了已故蘋果CEO史蒂夫 喬布斯介紹App Store的視頻時,評論到,“有傳言說,類似的東西很快就會出現在帶有以T開頭的四個車輪的東西上。”
同樣地,馬斯克也似乎對于車載應用軟件抱有較高的期許。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CFO順著馬斯克FSD將創造特斯拉歷史上所有資產類別中最大價值增幅的言論稱,“隨著FSD的快速發展,基于軟件的利潤最終將成為銷售硬件所獲得利潤的有力補充。我認為特斯拉業務中的軟件部分 ,才是真正需要關注的。”2月1日,馬斯克再次發表言論稱:“特斯拉,既是一家軟件公司,也是一家硬件公司。”
但拋開“Tesla Store”的真實性不談,事實上特斯拉的長遠發展離不開軟件商店的賦能。
為什么說特斯拉做車載軟件應用商店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不同于其他汽車廠商,特斯拉的車機系統采用了Linux,這就使得特斯拉的車機生態建立困難重重,在第三方軟件的兼容性上無法與其他車企競爭,因此建立自身的生態勢在必行。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目前在很多大屏車機系統中常見的好用的導航、音樂流媒體服務都是缺失的。即使是在最基礎的地圖導航服務上,特斯拉也是在近期才把服務供應商從騰訊變成了百度。盡管如此,也仍然有眾多用戶希望能夠提供高德地圖。
因此,特斯拉直接使用 Linux 作為車機娛樂系統的優劣很明顯。優勢在于可以利用 Linux 完全開源的特性,最大化地把系統功能整合、界面設計的決定權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由于第三方資源的缺失,Linux 上可以適配使用的車載服務生態少得可憐。這也導致了特斯拉空有大屏而缺失了很多車機娛樂以及服務層面的應用生態。而以上這些短板,在特斯拉推送 V10.0 版本系統之后發生一些改變。一系列國產生態,包括愛奇藝、優酷、bilibili、茶杯頭、QQ 斗地主游戲等功能的加入,極大扭轉了特斯拉在車機生態上的不足。
其次,在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用戶對于汽車中控屏幕的娛樂需求開始迅速增長。馬斯克此前曾分析成,一旦自動駕駛功能成熟落地,司機或乘客可能會在汽車的系統中尋找一些娛樂和工作的功能。這個需求是明確存在的。2016年,網易云音樂成為國內首批支持蘋果車載系統Carplay的應用,并且在同年推出了手機端的駕駛模式,從兩塊屏幕上共同完成了車機的適配工作;騰訊也在2019年推出了微信車載版,甚至于在部分車型的方向盤上加了一個單獨控制微信的物理按鍵。從科銳國際《2021人才市場洞察及薪酬指南》中也可以看出,車聯網、語音控制、自動駕駛等與中控、車機交互密不可分的職位擁有非常高的需求量——跳槽漲幅區間都在20%-30%。
車企逐漸互聯網化
其實不僅僅是特斯拉,眾多車企在近年來均凸顯出互聯網化的趨勢。
數據統計,當前中國機動車保有量是 3.6 億輛,其中汽車 2.7 億輛,并且保持著每年 2000 萬輛以上的規模增長。對于車企而言,只有抓住用戶真實喜好,才能更好地服務用戶滿足用戶需求,同時也才能找準品牌下一步的發展策略。于是,互聯網化的運營趨勢自然應運而生。
互聯網車企的興起緣由和背景決定了其必然采取與傳統車企差異化的造車思維模式,與傳統車企相比,互聯網車企避重就輕、取長補短。傳統車企由于起步時間較早,在整車制造和駕駛體驗方面具備更強勁的實力,因此往往更加注重汽車功能、制造水平和產品質量等方面。
而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則更加傾向于取長補短。在注重消費者體驗、新科技植入的概念上下功夫,倡導將產品質量化為可感知情感并領先未來的理念,所以其宣傳推廣方式也多體現在消費者的培育﹑感知、體驗和互動方面。
具體來看,互聯網造車企業所瞄準的核心從來都不是組裝出一部傳統意義上的車,更像是要打造一個智能化背景下的系統,進而為汽車賦能。依托流量開拓更多的業務方向,從多元的業務方向中賺取流量的價值和拓展利潤空間。
據易觀數據統計,得益于中國互聯網的繁榮發展和高滲透率,中國消費者對于互聯網汽車所表現出來的歡迎程度相比較別的國家更高。數據顯示,與2018年的68%相比,2019年消費者對汽車網絡安全的擔心下降了4%,至 64%,因為國內用戶對于互聯網的信任程度大大增加,這也正是中國車企在向數字化邁進的過程中最有優勢的一點。
同樣的,在招聘方面,車企的競爭力也開始直逼互聯網企業。近日公布的2021年新經濟行業職位量增速前十的領域中,前三都與新能源相關,新能源汽車以365%的增速高居第二,搶奪著大眾的注意力。
從招聘數據來看,當下新能源車企給出的薪酬已經直追甚至超過了科技圈。BOSS直聘曾做過統計,2021年,造車新勢力給出的平均月薪為15367元,相比2020年同期上漲21.6%。特別是一些與自動駕駛算法相關的職位,年薪甚至可達到百萬以上。不少用戶在職場社交平臺脈脈表示,一家新能源車企在招人時要面對的競爭對手已經不局限在汽車圈內,還要跟谷歌、蘋果、微軟、華為、阿里、騰訊等大廠競爭。
可以預見的是,這樣的趨勢也會隨著車企的互聯網化程度逐步加深而愈發明顯。
自研應用商店意義何在?
如果最終靴子落地,Tesla Store真正落地到車機系統,會對特斯拉產生哪些影響?
首先,最明顯的趨勢必然是用戶對于特斯拉的用戶粘性顯著提升。有人認為,通過開發“應用商店”,特斯拉可以創造一個新的收入來源,增加自動駕駛服務訂閱收入。
通過完善軟件商店生態,可以為特斯拉建造起一個屬于自己的生態系統,當用戶在更換車輛時,很大可能會因為這款應用程序而再次選擇購買特斯拉,從而推動該公司的銷量。而這也意味著,本身“剎不住”銷量的特斯拉,在用戶忠誠度上獲將取得更為緊密的用戶粘性,為未來源源不斷的“軟件收入”鋪路,成為科技界的又一巨無霸,特斯拉的形象也將遠遠不限于電動汽車制造商。
其次,自研商店也能夠保證特斯拉進一步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自研應用商店究竟有哪些優勢?對于企業而言就在于保持獨立性,避免被壟斷。同時,推出專屬的應用商店也能統一開發標準,無需使得開發者逐一為各個車型進行匹配,更加簡潔的開發流程自然能夠吸引更多開發者,專為特斯拉開發更適合車載使用的程序,提升用戶體驗,增強用戶對產品的粘性。
此外,相比汽車更長的換新周期,軟件更能夠為特斯拉帶來持續的收入。據外媒統計,從推出FSD訂閱/買斷服務來看,特斯拉在這一項上的收入就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結合特斯拉發布的財報來看,特斯拉在軟件服務領域擁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并且所需的研發、維護成本也遠低于整車生產與維護。
那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而言呢?
毫無疑問的是,特斯拉的入局,無疑會在新造車勢力間掀起一股潮流,進而促進行業的整體快速發展。畢竟對于國內的新能源新造車勢力而言,有特斯拉的案例在前,自然能夠證明車載應用商店的可行性,而相比海外廠商,國內的新造車勢力顯然更明白消費者和用戶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