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田然
“盡管面臨的挑戰日趨嚴峻,但國內有條件、有能力、也有信心、有辦法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應。”
在3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作出上述表示。
去年全球范圍內出現能源供應緊張情況,中國局部地區也發生了缺煤限電。今年以來,全球能源供需緊張持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動了對高耗能產品的需求,加上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能源保供仍是關注焦點。
連維良表示,今年國內煤電油氣運協調機制將充分發揮作用,將從四個方面做到能源安全保供。
一是著力增加產能。大力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大幅增加抽水蓄能等調峰電源,統籌增加各類發電有效出力;大幅增加油氣勘探開發投入,推動油氣增儲上產;有序釋放煤炭先進產能,保持煤炭產量在合理水平。
二是著力加強儲備。加快推進2億噸以上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建設,新增50億立方米以上儲氣設施,推動全國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達到3億千瓦以上,引導重點能源生產企業和能源大用戶加強社會責任儲備。
三是著力保供穩價。充分發揮能源中長期合同的作用,對涉及民生和經濟發展重點領域的用煤用電用氣,實現中長期合同全覆蓋。引導煤炭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完善煤、電價格傳導機制。
此外還要堅決守好民生用能底線。將通過有更大裕度、更加安全可靠的保供預案,實現在各種情形下的能源安全保供,堅決做到非極端情形不限電、不限氣,極端情形限電不拉閘、限氣不關閥。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還在會上表示,為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其中重點之一是做好煤炭保供穩價工作。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完善煤炭價格區間調控,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胡祖才表示,中國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燃煤發電量占60%左右。煤價穩則電價穩,能源價格的“基本盤”就穩。
3月2日,國家發改委出臺了進一步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完善煤炭產供儲銷體系,提升供需調節能力,保障產能合理充裕,強化市場預期管理等。
在重要礦產品保供穩價方面,國家將加大鐵礦石等國內勘探開發力度,加快礦產品基地建設,擴大廢鋼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增強國內資源保障能力,強化進出口調節,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促進重要礦產品安全供應、價格基本穩定。
此外,國家發改委還指出,將緊盯重點大宗商品市場供需和價格走勢,加強監測分析研判。保持市場監管高壓態勢,加大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對資本惡意炒作,將予以堅決打擊。
對于近期俄烏局勢導致的油氣價格攀升,連維良認為,由于中國原油、天然氣外采比例較高,進口成本客觀上會有所抬升,但總體上看影響是可控的。
連維良表示,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也是能源生產大國,能源供應總體有保障。中國原油、天然氣進口來源已經多元化,且長期合同占比很高,只要各方按合同履約,進口能夠保持總體穩定。同時,中國正在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清潔能源的快速增加也將有效對沖和減緩外部影響。
3月2日,國際油價突破每桶110美元關口。3月7日,全球油價基準布倫特原油最高突破每桶139美元以上,隨后回落至130美元左右。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5.5%,上升了1.2個百分點;全國發電量中,來自風電光伏的發電量占比提高了2.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