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駕網 黃華丹
3月2日,福特正式官宣,將電動車業務與燃油車業務分拆為兩個獨立部門,分別為Ford Model e與Ford Blue。
Ford Model e負責電動汽車業務,Ford Blue負責傳統燃油車業務。
至此,傳言許久的福特分拆業務事件終于塵埃落定。
這似乎一定程度上也解釋了當年福特為什么要阻止特斯拉為其Model 3注冊Model E的名字了。
2014年,特斯拉欲為其第三款車型注冊Model E的名字時,福特插手阻止了馬斯克。理由是兩家公司2010年曾達成協議特斯拉不能使用字母E作為車名,以及Model E與福特此前的熱門車型Model T過于相似。
馬斯克妥協放棄了E,并改用和E相反的3。如果把3改回E,特斯拉現有的四款車型就成了S,E,X,Y。
雖然不是用于單獨車型,但福特確實早在2003年便已經注冊了Model E的商標。很難說福特是不是早就考慮過電動化這件事。
而如今談到特斯拉,福特也毫不掩飾其野心。
在此前參加沃爾夫研究機構的一次汽車技術會議時,福特現任CEO吉姆·法利坦言,特斯拉和蔚來是公司最大的對手。并在線上論壇表態:“要努力干掉你的偶像…我非常尊重特斯拉的盈利能力,也尊重特斯拉和蔚來在電動車領域取得的進步,但福特一定會超越他們?!?/p>
吉姆·法利的訴求其實很簡單,就是最大化福特電動車業務的價值。
如今,他終于邁出這巨大的一步,將電動車與燃油車業務拆開,放手實施其電動化轉型計劃。
01、到底怎么拆?
在靴子正式落地前,到底拆不拆?如果拆,要怎么拆?各種模棱兩可的消息等得人心焦。
此前,在福特財報電話會議上,吉姆·法利曾表示:“經營一家成功的內燃機公司和成功的電動車公司是不一樣的。我很激動,公司承諾將按照所需的方式經營不同的業務?!?/p>
當時法利的立場是不拒絕分拆任何一項業務的可能,言辭間似乎更傾向于將電動車業務拆分為獨立的公司。
但據此前彭博社的一篇報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福特家族可能無法接受這樣激進的策略。
這大概也是最終官宣采用的是相對溫和的分拆部門模式的原因。
隨著電動汽車銷量的井噴式增長,傳統車企都在迫切尋求轉型,而投資者也對電動車趨之若鶩。
事實上,據報道,從2020年下半年起,華爾街就不斷向通用汽車施壓,要求其剝離電動車業務,以應對特斯拉等電動新勢力的崛起。
包括大眾也多次被德意志銀行等歐洲機構建議如此操作。分析師認為,將電動車業務剝離可以釋放大量價值。
“拆分電動車業務有利于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升股價?!睒I內人士認為傳統汽車制造商的時代結束了,汽車巨頭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努力跟上特斯拉的步伐,然后超越它。而拆分或獨立電動汽車部門則是傳統車企一個全新的選擇。
“投資者可以只對電動汽車進行投資,靈活的子公司也不必承受母公司的轉型負擔?!?/p>
而如今隨著俄烏沖突加劇,國際原油價格飆升,加速電動化轉型更是成為各大傳統車企刻不容緩的任務。
去年5月,吉姆·法利向外宣布Ford+計劃,表示到2025年將投資300億美元用于電動化轉型。而借本次重組,福特又再次宣布將預算提高至到2026年投資500億美元。
與之相似的是,雷諾集團也表示可能會將其電動汽車業務和內燃機業務拆分為兩個“獨立的實體”。
即,電動汽車業務和技術將集中在法國,而內燃機、混合動力汽車和變速箱將在法國以外的國家生產。
“在恢復盈利和削減成本之后,我們正在研究將電動汽車業務和內燃機業務拆分的計劃?!崩字Z集團CEO Luca de Meo表示。“我們已經開始為到2030年在歐洲全面向電動汽車轉型做準備。如果電動汽車的普及速度慢于預期,我們還有一個與混合動力汽車相關的B計劃。”
而通用方面的態度則是,雖然有華爾街頻頻對其施壓,但通用目前并沒有剝離電動汽車業務的計劃。
02、具體落地方案
對于一家如福特這樣歷史悠久且根基龐大的公司來說,即便是內部分拆也會很復雜。
據福特官方消息,福特汽車此前嘗試了組建一些小規模、任務導向的團隊,例如Ford GT、Mustang Mach-E、F-150 Lightning的產品開發團隊以及福特中國的電動車業務團隊。這些團隊的成功經驗,促成了組建Ford Model e的想法。
Ford Blue和Ford Model e是兩個既獨立運作,又相互依賴的汽車業務單元。加上Ford Pro為商用客戶和政府客戶提供專屬的一站式服務,共同組成了福特今后的三大業務板塊。
Ford Model e將擁有初創企業的效率和速度,不受條框束縛的創新,加速在純電動、數字化、智能網聯汽車和服務的開發和交付。
同時,Ford Model e還將負責為未來電動汽車的消費者設計一套全新的選購、購買和使用體驗。主要包括簡單、直觀的電商平臺,公開透明的產品價格,以及由福特大使提供的個性化的服務支持等。
Ford Blue則將充分發揮公司標志性燃油車產品系列的優勢,比如F系列、Ranger和Maverick皮卡車型,Ford Bronco和探險者SUV,以及Mustang等。
同時,Ford Blue還將發揮其積累的經驗,充分利用成功的全球規?;瘍瀯?,在工程開發、采購、制造、車輛測試和世界一流的安全、操控、靜音和舒適以及車輛可靠性的能力建設等方面,為Ford Model e和Ford Pro提供支持。
此外,Ford Blue也會對這些成功的實踐操作進行適應性改進,提升燃油車汽車用戶的體驗,把客戶溝通和滿意度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大致可以理解為:電動車部門Ford Model e負責創新,而燃油車部門Ford Blue則負責優化與鞏固原有的業務,憑借多年的積累為Ford Model e和Ford Pro提供支持。
法利表示,新的電動汽車業務將“與任何純電動汽車競爭對手一樣令人興奮,但其規模和資源是初創企業無法匹敵的”,而傳統業務將成為公司的“利潤和現金引擎”。
福特計劃在2023年之前公布新部門及其Ford+業務的財務業績。
隨著這一系列戰略調整,福特汽車也相應調高了公司長期的業務運營和財務指標:
到2026年公司預期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率達到10%,比2021年高出270個基本點。
電動汽車的年產量到2026年將超過200萬輛,相當于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并預計到2030年進一步提升到全球銷量的一半。
福特的野心就是要做電動車的老大。
“我們的期望是,通過Ford+計劃,再次成為一個能夠改變世界、真正偉大的公司?!?/p>
03、領導層調整
伴隨部門分拆的是領導層的變動。
作為福特公司總裁,并推出Ford+計劃的吉姆·法利將兼任Ford Model e總裁。
Doug Field被任命為Ford Model e首席電動汽車和數字產品官,全面負責產品開發。作為前特斯拉與蘋果高管,Doug Field曾分別負責過特斯拉Model 3與蘋果泰坦計劃的開發。
福特應該期待著Doug Field能為其貢獻一款如Model 3這樣的大爆款。
Marin Gjaja將擔任Ford Model e首席客戶官,負責產品上市、客戶體驗和新業務計劃等。
Ford Blue則將由葛皓華(Kumar Galhotra)出任總裁。
Stuart Rowley將出任首席轉型和品質官,唐浩泰被任命為首席工業平臺官。他將負責為燃油車和適用于Ford Blue、Ford Model e、Ford Pro和Ford Drive的通用系統的產品開發、供應鏈和生產工程管理。
04、結語
福特并不是第一家尋求通過分拆業務來實現價值釋放的企業。
比如,去年,緯湃科技從大陸集團獨立出來,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集中在更具有前瞻性的、有利于電氣化發展的領域。
而此前,還有德爾福將原動力總成部門分拆成獨立公司,剩下部分改名為安波福。
從本世紀初延續至2015年,各家企業都熱衷于合并,“制造”碩大無朋的巨無霸集團。
而今天,勢頭反過來了。大集團們開始玩“一變多”的游戲。
基本的邏輯都是在于將新興業務與舊有的業務分離,既可以讓新業務在資本市場上甩掉累贅,又能繼續保留并發揮老業務的優勢。
無獨有偶,就在不久前,大眾集團傳出保時捷可能獨立上市的消息。雖然與福特的分拆業務部門不盡相同,但同樣,保時捷作為一塊吸金招牌,獨立上市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
而國內傳統車企單獨創辦電動車品牌的案例更是常見,比如吉利下屬的純電品牌極氪,廣汽下屬的埃安。在從傳統車企中獨立出來后,可以作為獨立的新勢力品牌輕裝上陣,同時實現獨立融資。
有媒體猜測,未來福特會怎樣發展?是維持今天的部門分拆?還是整個集團革新?還是最終會將電動車業務作為單獨的公司分拆出來?
可以肯定的是,當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加大對電動車業務的投入,今天的市場格局確實極有可能再次發生大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