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悅然
時隔三年,韓華新能源(下稱韓華)和隆基股份(601012.SH)的專利糾紛仍在繼續。
隆基股份3月6日公告稱,荷蘭時間3月3日,荷蘭海牙上訴法院向荷蘭隆基正式送達簡易跨境臨時禁令,判決荷蘭隆基六款組件產品不得在歐洲11個國家銷售,理由是它們侵犯了韓華EP2220689歐洲專利。
這11個國家分別是比利時、保加利亞、德國、法國、匈牙利、列支敦士登、奧地利、葡萄牙、西班牙、英國及瑞士。
該判決還要求荷蘭隆基向上述國家的客戶發送整改函,告知相關產品可能侵權,產品可返還給荷蘭隆基,費用由該公司承擔。
隆基股份認為,此判決內容缺乏法律基礎和事實依據,將根據相關法律立即提起上訴。
隆基股份稱,本次判決的主體僅針對荷蘭隆基,其它分子公司的行為及客戶不受限制,不會對該公司經營及未來發展造成實質性影響。
該公司還表示,目前已完成銀川等地工廠14條產線的升級改造,年產能超過6 GW,生產的產品曾被韓華明確確認與涉案專利無風險爭議,并已向歐洲及澳洲客戶供貨。此外,其它16條產線的改造將視市場需求而定。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分析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隆基股份產線改造后的產品,若出口后對方不上訴或訴訟后法院判定未侵權后,才能真正確認無風險爭議,目前尚不清楚更多細節。
歐洲是中國光伏組件出口第一大海外市場。根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統計,2021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歐洲45.3 GW,同比增長54%,占出口總量45%左右。
隆基股份和韓華均為組件頭部企業。
光伏行業媒體PV-Tech最新公布的《2021年全球組件供應商top10》排名中,隆基股份位列榜首,韓華位列第九。隆基股份同時在硅片環節登頂全球。
韓華為韓國十大財團之一韓華集團的子公司,曾是全球最大光伏電池制造商。該公司于2015年2月由韓華Solar One和韓華Q CELLS合并而成,后者曾是歐洲最大的光伏產品解決方案提供商。
上述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稱,韓華Solar One和韓華Q CELLS合并后,實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韓華和隆基股份的專利糾紛已持續三年之久。
2019年3月和4月,韓華宣布其美國子公司、德國子公司,分別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美國特拉華州地方法院、澳大利亞聯邦法院,以及德國杜塞爾多夫地區法院提出訴訟,指控隆基股份存在專利侵權行為。
韓華認為,隆基股份生產的PERC電池,非法使用了其專利鈍化技術。
2020年6月,ITC裁定隆基股份未違反337條款并終止調查,韓華上訴無果。截至目前,隆基股份在美國特拉華州地區法院的案件處于中止狀態。
同期,德國法院的判決截然不同。德國杜塞爾多夫地區法院一審宣判稱,隆基股份侵犯了韓華的專利權,要求其召回2019年1月底以來在德國發行的侵權產品。
2020年7月14日,隆基股份向德國杜塞爾多夫高等地方法院提起上訴。
截至目前,德國隆基與韓華的專利案仍處于暫停審理階段,等待歐洲專利局專利異議審查結果;在澳大利亞聯邦法院的案件處于訴狀答辯和證據調查階段。
去年3月,韓華還向巴黎法院對荷蘭隆基、德國隆基和香港隆基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案件尚處于訴訟答辯階段。
同年7月,韓華向荷蘭鹿特丹地方法院提起針對荷蘭隆基的簡易跨境臨時禁令申請。三個月后,隆基股份收到正式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