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聯網深度點評
近日,全球實時互動云服務商聲網Agora(NASDAQ:API)發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以及2021全年的財務業績報告,盡管營收增長不錯,但聲網的虧損也持續到了第六個季度。
然而財報發布當日,聲網盤中漲超10%,收盤也漲超7%,尤其是在納指和大多中概股都下跌的情況下,聲網的股價更是保持了三個交易日的連續上漲,似乎投資者并沒有看到聲網虧損的一面。但聲網從去年2月受Clubhouse的影響股價攀至最高點后,其股價走勢一直是下行狀態,財報公布后的這份漲勢能否一改其跌勢也是個未知數。
而且在財報發布的當天,聲網也公布了一項由董事會授權在未來一年里最多2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也就是說聲網希望股票回購計劃能夠改變二級市場持續的低迷,但在如此背景下,聲網股價在財報公布后的漲勢很可能更具偶然性。一邊是連續的虧損,一邊是未來成長的低確定性,聲望的API故事還能承擔起市場的信任嗎?
營收雖長,虧損也在拉大
財報顯示,聲網2021全年的營業收入為1.68億美元,同比增長25.8%,第四季度的營收為4039萬美元,同比增長了21.5%。盡管聲網季度和年營收均保持了增長,但相比以往增速已經出現了放緩態勢。
比如聲網2020年的營收為1.31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03%;去年三季度聲網營收同比增速為46%,與之相比,第四季度增速相差過半且環比下滑了10.3%。
營收增速放緩的同時,聲網的凈虧損范圍也進一步拉大。財報顯示,聲網2021年第四季度的凈虧損為2117.5萬美元,同比擴大243%;2021全年聲網凈虧損為7235.6萬美元,相比2020年310萬美元的虧損額更是翻了數十倍,凈利率也從2020年的-2.33%擴大至2021年的-43.07%。
如果細看聲網的盈利狀況,盡管聲網季度性有所盈利,大多數都在虧損。比如聲網曾在2020年的前兩個季度都實現了盈利,但兩個季度盈利水平僅在300萬美元左右,2019年更是全年虧損,2018年也是盈虧各半。
也就是說聲網的盈利能力一直都不樂觀,隨著營收的增長,虧損范圍反而呈現出了擴大的趨勢。
究其原因過高的成本是其虧損的重要因素。財報顯示,聲網2021年第四季度的收入成本同比增長13.7%至1495.9萬美元,全年收入成本更是增長35.5%至6397.5萬美元,也進而導致聲網的毛利率下降。
而不斷增長的運營費用也是聲網虧損的重要原因。財報顯示,聲網去年運營費用為1.873億美元,同比增長100.9%,除了聲網賴以為重的研發支出外,聲網的營銷費用也同比增長79.9%至4630萬美元,一般與行政費用也同比增長68.4%至3030萬美元,兩者相加不過7660萬美元,而運營損失就達到了8070萬美元,聲網盈利之難可見如此。
隨著營收的增長,聲網2021年的全球活躍用戶數量也同比增長27.4%至2670個,相比2020年同比增速的104.5%相去甚遠。而且正如虧損的拉大一樣,聲網的活躍用戶凈擴張率也出現了頹勢,2018年到2020年聲網的活躍用戶凈擴張率分別是133%、131%、179%,到2021年這一數字僅為104%。
也就是說聲網的活躍用戶擴張率放緩的背后實際上是營收增長的乏力,與此同時高企的運營費用和成本并沒有得到緩解,虧損仍會繼續。而聲網預計了2022財年的總收入將在1.76億美元至1.78億美元之間,按最高額計算,聲網2022年的營收增速預計為6%,也就意味著其盈利繼續承壓,也同時說明聲網的未來越發不樂觀。
從Clubhouse到元宇宙
更多人知道知道聲網是馬斯克站臺Clubhouse,隨著Clubhouse火遍全球,為其提供音視頻通訊服務的聲望也走向了更多人的視野。在馬斯克為Clubhouse造勢的當天,投資者將對未進入資本市場Clubhouse的熱情轉移給聲網,當天其股價便上漲了30.29%,隨后一周更是保持增長態勢,最高價更是突破一百美元,但隨后便快速回落。
然而Clubhouse的火熱并不長,隨著這把語音社交火的熄滅,聲網股價也回到了受影響前的水平。聲網股價隨后雖然局部有所起伏,但整體處于下跌狀態,市值也大幅萎縮到如今只有13億美元,股價也更是徘徊在10美元上下。
如果說Clubhouse帶給聲望的是股市的變化,那么在線教育的崩潰帶給聲網的則是業績上的變化。
7月份雙減政策正式落地,在線教育公司紛紛裁員轉型應對危機,像新東方、好未來、滬江CCTALK等知名在線教育企業都是聲網的客戶。據聲網財報電話會議披露,其二季度營收來自于在線教育行業的比例為25%,而2020年聲網收入占比14%的大客戶也是在線教育機構,也就說假若沒有雙減政策的影響,聲網的大客戶將會越來越集中在線上教育。
但是沒有假如,在線教育的衰落也讓聲網的業績大受影響。財報顯示,三季度聲網營收增長了46%,環比增長只有6.4%,而凈虧損同比擴大624%至2110萬美元;四季度同比增速僅有21.5%,環比下降10.3%,虧損也再次拉大。
很顯然隨著在線教育行業的式微,聲網營收的增長來源渠道將會變得狹窄,營收增長動力將會變弱。而Clubhouse和在線教育的影響也逐漸成為過去,聲網又看上了去年下半年開始火的元宇宙。
隨著Roblox的上市以及Facebook改名Meta,元宇宙一下子成為2021年最火熱的風口,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企業都對元宇宙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作為元宇宙架構之一的云服務顯然更有機會靠近元宇宙,由此聲網推出了基于元宇宙場景的社交、k歌、直播的Meta三個解決方案。
然而盡管元宇宙有著非常大的想象空間,但元宇宙能否在未來短期內實現依然有著非常大的不可預知性,甚至連其基本概念都存在爭議的情況下,元宇宙顯然很難成為聲網新的增長動力。況且即便是元宇宙時代能很快到來,聲網是否能突破行業巨頭們的競爭占據新的制高點依然充滿了未知,尤其是在其業績股價持續的下行中。
細分賽道下的不確定性
回看聲網過去的股市表現,除了剛上市以及受Clubhouse的影響,股價一度跑到新的高點外,其余時間上基本乏善可陳,尤其是Clubhouse影響減弱后的時間里,聲網股價更是一路下跌。到如今股價相比其最高位已經跌去了近九成,究其原因,聲網本身的市場表現并不受投資者討喜。
作為一家以RTC(實時音視頻通訊)為主的云服務通訊服務商,聲網的客戶主要是新東方等企業用戶,B端生意不僅很難被外界投資者所熟知,也很難在市場規模方面有大的進展。比如聲網2021年第四季度活躍客戶數量環比增加106家,僅增長了4%,而三季度活躍客戶數量則環比增長了4.7%。
除了聲網的活躍用戶數量增長緩慢外,前面提到的營收增速也在減緩,股市長時間遇冷就是其市場空間增長有限的真實反應。而且在B端求盈利和C端求市場的投資思維下,聲網長久虧損且虧損范圍同比拉大,投資者用腳投票顯然并不難理解。
即便是與聲網同賽道且創立更早的Twilio也面臨同樣的困境。2016年登陸資本市場的Twilio,盡管跌跌撞撞,但依然保持著股價的上揚,到2019年初便突破了百億美元市值,受Clubhouse的影響股價更是突破450美元,然而到如今只有167美元,跌幅超過60%。
即便是Twilio的營收是聲網的十多倍,但凈虧損也是其十多倍,更是連續九年虧損。作為行業巨頭的Twilio也處在虧損和股價下行的境地,體量更小的聲網處境顯然更不樂觀。
盡管在線教育市場的萎縮大大降低了聲網未來的增長空間,但Yalla、Castbox、Shopee、The Meet Group等海外平臺的拓展也讓聲網的增長變得更多樣,此外聲網還收購了在線互動白板公司Netless以及軟件服務提供商環信。
然而出海和收購確實為聲網的增長添加了新的可能性,但從營收數據上來看并不樂觀,而且基于RTC的B端市場天然面臨著規模增長壓力,技術上一旦沒有保持優勢,聲網可能就很快出局。即便聲網在2021年上半年的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遠遠超過第二名,但護城河深度依然不夠深。
據IDC的數據顯示,全球CPaaS市場在2023年將增長至172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9.3%。艾瑞咨詢預計全球的云通信市場規模將在2024年達到182億美元,年增速會保持在40%左右。也就是說,聲網無論是在RTC賽道繼續拓展,還是想要在實時互動云服務市場(RTE)尋找新方向,但是二者同樣是云服務市場下的細分賽道,依舊處于市場的早期階段,也就意味著更多玩家會伺機進入,競爭會更加激烈。
目前除了同賽道的Twilio,聲網的競爭對手還包括騰訊云和阿里云、Tokbox、ZOOM、甚至是WebRTC這樣的開源項目,顯然聲網想要在這樣的一眾競爭中突出重圍并不容易。
而且小體量很可能會導致聲網在技術迭代的競爭中失去優勢,畢竟云服務的建立對于互聯網企業并不難,潛在競爭對手更多,尤其是日漸擴大的虧損很可能會引發投資者更大的不信任,可見聲網的壓力未來會與日俱增。那么如何在業績和投資者之間做好有效的平衡顯然成為聲網保持競爭力的關鍵,但問題是聲網能做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