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眼
近日,坤彩科技發布年報稱,受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8.47%,為改善不利因素的影響,公司已對部分珠光產品進行提價。
珠光產品下游領域包含了彩妝,作為國內珠光顏料主流供應商企業,坤彩科技提價或許說明,彩妝恐怕也要漲價了。
珠光材料龍頭企業紛紛提價
根據坤彩科技2021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93億元,同比增長19.1%;凈利潤為1.44億元,同比下降8.47%;扣非凈利潤為1.35億元,同比下降11.96%。

對于去年凈利潤下滑,坤彩科技稱,主要原因為人民幣升值、海運費和原材料價格上漲。據悉,這已是坤彩科技自2017年上市以來,第二個年度因原材料漲價、匯兌收益下降等因素導致利潤下滑。
公開信息顯示,坤彩科技創立于2005年,于2017年4月在A股上市,主要從事珠光顏料、鈦白粉、氧化鐵、功能型二氧化鈦、粉體改性等的研發、生產、銷售。其中,珠光材料產品主要包括天然云母基材珠光材料、合成云母基材珠光材料和玻璃基材珠光材料,產品廣泛應用在汽車涂料、工業涂料、化妝品、建筑涂料、塑料等行業。
根據招股書顯示,早在上市前,坤彩科技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全球第二的珠光材料生產龍頭企業,彼時其在全球的市占率約為15%。此后,在2019年半年報中,坤彩科技稱,公司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珠光材料生產企業。
根據2021年年報顯示,坤彩科技的核心產品珠光材料實現營收8.8億元,同比增長18.79%;但毛利率同比減少4.94個百分點,僅為35.24 %。
值得關注的是,坤彩科技還表示,“隨著公司部分珠光產品的提價,2022年珠光產品的銷售均價將得到提高,毛利率將得到提升”。換句話說,彩妝企業今年將會面臨一輪漲價壓力。

事實上,不止是坤彩科技上調了珠光材料的價格,據多家媒體公開報道顯示,“今年年初,國內另一珠光顏料龍頭企業環球新材國際(6616.HK)也宣布上調珠光材料價格,其中主要是天然云母基材銀白產品系列價格漲幅較高,為10%左右”。
多位彩妝工程師告訴青眼,珠光顏料具有較高的色彩飽和度,主要有提亮的作用,是比較常見的彩妝原料,廣泛用于眼影、唇膏、粉底、眼線等產品。坤彩科技和環球新材均為化妝品行業中珠光顏料的知名供應商企業。
原料普漲,缺貨難搶
青眼調查了解到,珠光顏料的價格上漲,只是彩妝原料價格上漲中的冰山一角。“現在是幾乎所有的化妝品原料都漲價。”廣東尚品匯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彩妝研發主任林麗雋表示,“目前漲價幅度比較大的有硅油類原料,鈦白粉,棕櫚油的衍生物如脂肪酸、脂肪醇、甘油、酯類等,這些原料的價格普遍上漲了30%左右。部分原料的價格甚至已漲3~4倍,典型如基礎硅油類原料,已從平常的30元/公斤左右,上漲至100元/公斤左右了。”
據悉,上述原料均在彩妝產品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鈦白粉主要用于物理遮蓋,常添加在防曬霜、粉底液、氣墊、粉餅、BB霜等產品中;基礎硅油的主要作用為改善產品的滑爽度,唇釉、粉底液、眼影、粉餅、腮紅等產品均會用到這個原料。
此外,廣州歆容彩妝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熊永攀還介紹稱,“成膜劑也漲得厲害,其主要在粉底液、口紅、唇彩中使用。”他認為,有科技含量的原料漲價會更厲害,“成膜劑就是其中一種。”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行業人士還表示,部分國外原料不僅會漲價,還出現了斷貨的情況。“如美國的成膜劑有時候就會斷貨。”熊永攀說道。
林麗雋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說,“現在部分原料不僅是價格高,而且買不到。這個現象從去年年末就開始有了。”廣州創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昌建也稱,“現在進口原料沒有貨期。”他甚至表示,“現在疫情、原油價格上漲、國際局勢緊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不確定性更強了。國外有的訂單都不敢接。”
“自去年以來,化妝品原料就一直處于上漲勢態,不過,此前行業的關注度大多在護膚品的基礎大料上,但事實上,彩妝原料也同樣受影響很大。”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如是說道。
另一不愿具名的工程師也表示,原料上漲是化妝品行業都面臨的實際情況,對護膚和彩妝都是一樣的。“只是相對于護膚而言,中低端彩妝產品中用到的彩妝原料大部分都已經國產化,而護膚很多高端原料還處于優選進口的現狀,因此大家對護膚原料的關注度要遠遠大于對彩妝。但實際上,國內的彩妝原料也漲了不少。”
彩妝要漲價了?
自年初以來,護膚品漲價的消息此起彼伏。如雅詩蘭黛已上調了紅石榴系列、櫻花微精華露等產品的價格,漲幅為1.7%~5%不等。而今年1月,寶潔也表示,2022年旗下十大品類將全部提價,包括護發、美容、口腔護理和皮膚護理產品;近期蘭蔻也宣布將于今年4月份漲價。而這些品牌調價的原因均與原材料價格上漲息息相關。
在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的現實之下,彩妝工廠會對下游客戶提價嗎?
廣州一位研發工程師表示,“目前的原料漲價對于大廠而言,價格波動有限,但對小廠來說,就會有較大的影響。”另一行業人士還認為,“雖然原料在整個彩妝產品成本的占比較低,只有10%左右,但由于工廠的利潤率較低,因此部分工廠也會提高對客戶的報價,不然沒法生存了。”該人士稱,“工廠大概率是適當漲價,同時壓縮一部分自身的利潤。”廣州一位工廠負責人即向青眼表示,“已根據原材料上漲的情況對客戶提價了,客戶也比較理解。”
也就是說,下一波要漲價的可能就是彩妝。不過,從市場端來看,如今無論是大牌美妝還是國貨,漲或不漲,打折都已經淪為常態了,如何維持健康的價格體系反倒是行業值得思考的課題。